第1章
作者:魔法武士    更新:2021-11-25 13:17
  《盛世天朝》
  作者:魔法武士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第一卷 天国—刘十五 石家驹篇
  序章 近代中国
  架空历史的好处就是随便什么都可以信拈来,而不怕什么历史硬伤,遇到敏感的话题,就用一句平行世界来解释,这样一来顾忌也就少了许多,就越发的让想象力可以天行空,任意驰骋了。
  盛世天朝——战国
  1857年6月石达开出走后于1863年大渡河击溃清军并建立了根据地。而而1864年的天京战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大转折点,如果当时清国的湘淮军胜利了,那么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可惜,正当天京即将陷落的时候,一直出走在外的天平天国精锐石达开部突然出现在湘淮军背后,整个战局豁然扭转,湘淮军先胜而后败,湘军领袖曾国番跳水殉国,石达开入主天京。1866年五月,天平天国第二次挥师北伐,除湘淮军外,八旗、绿营全不堪用,然大厦将倾,湘淮军独力难撑,1867年九月,天平天国联合捻军围攻北京,十一月北京陷落,满清大将僧格林沁阵亡,满族贵族势力退出关外。此时,太平天国也元气大伤,加之要处理不少内部的事物,无力填补满清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因此中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有六个分裂的部分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他们是:
  一、太平天国: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政权的法统继承者,拥有分裂各国之中最广阔和富饶的土地,最多的人口,是政教军合一的宗教专制国家。在驱逐了满清政权之后,太平天国不可避免地进行了内部的清洗,以促进意识形态上的统一,除正统的拜上帝教外,其他的都是妖教,信奉其他的宗教就是“变妖”,是砍头的重罪,即使是原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教义也未能幸免,捻军、天地会等组织的首领大多被迫害致死,只有少数得以幸免。同时大快人心的是宣布废除了满清自一八四O年与西方列强签定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并击溃了各国的武装干涉,虽然付出的代价令敌对方都唏嘘不已,但不可否认,当时太平天国的声望确实如日中天。但随后带来的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却使太平天国的经济陷入困境。石达开死后第三代天王登基,实施天国新政,设上海为特区,其经济增长速度之快,被世界称之为“东方奇迹”,军事上,一改军政教合一的体制,并准备组建名为护教军的职业军队,聘请西方教官进行训练,准备编成30个师和40个各种类型的独立团。在外交上,第三代天王主动向西方列强伸出了橄榄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教廷非正式的承认了拜上帝教是基督教的一个不太正宗的分支,但这已经足够。至此之后天平天国的官方文件中,常常称自己为盛世天朝。同时大量外资也进入中国,有西方人开玩笑说,我们没有用武力得到的东西居然被人主动送到嘴边了。
  二、清国。满清退出关外后并未灭亡,反而促进了其进行军事政治上改革的成就,至光绪皇帝,在政体上,清国完成了君主立宪,成为了既日本之后亚洲第二个实行实君政体的国家。1904年2月,迄于1905年9月清日联军击败俄国,驱逐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势力,更促进清国军队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后,清国趁机完全驱逐了俄国在东北的残余势力,并且与日本、朝鲜结成了远东同盟。在军事上,清国仿效日本的师团重新建立了八旗部队,至一战后,清国已经拥有满洲八旗和杂色八旗共计16个正规师团、直属部队和白俄雇佣兵。关于和日本的关系,英国《笨拙》杂志曾经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两个矮个子亚洲人一个拽着另一个的辫子,另一个揪着这个的仁丹胡,却共同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
  三、蒙古共和国。1868年建国。清国败退关外时蒙古贵族借助俄国沙皇的势力趁机独立,想恢复昔日成吉思汗的荣光,但他们作错了一件事情,俄国二月革命后,蒙古贵族居然派兵去进行所谓的“勤王”。当二月政府用手头的那一点可怜的力量用于阻挡蒙古兵的时候,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二月政府,沙皇被秘密处决,二月党人被流放到西伯里亚,最后几乎全死在那里了。德国战败后,缓过力量的列宁政府以蒙古人民不需要保皇党为由,出兵干涉了蒙古的内政,在蒙古建立了共和国,同时自称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四、东突厥斯坦。1870年建国(新疆地区)宗教国家,先受沙皇支持,十月革命后,在西方寻求支持。
  五、雪山狮子国。1868年建国(原中国西藏地区)宗教国家,受英国支持。
  六、炎黄共和国。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1897年由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原太平天国总制陈明在海南发动了起义建立,并邀请流亡海外的孙文担任高级幕僚。在军事上,除警察部队外只有两个国民自卫旅、国民海岸警卫队和航空部长冯如的国民航空队。
  临时大总统:陈明,任期三年;第一任总统:陈明,任期八年;第二任总统:孙文,任期8年;第三任总统:黄兴,任期三年(1916年死与任上);第四任总统:冯如,任期四年;第五任总统:宋教仁。
  第一章 战争与强奸
  卷首语
  只要是战争,就一定有他的战略目的。如果一个国家或组织发动了一场没有战略目的的战争,那么在这场战争的背后一定有一只“手”在暗地里操纵他,而这只“手”的战略目的则是十分明确的,所以说没有战略目的战争是不存在的。
  ——摘自〈〈一个战士的回忆〉〉石家驹著
  1925年春。太平天国北部边界。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诗人的眼睛里,春天代表着生命、爱情和浪漫。不过春天蕴涵着一个可怕的含义——青黄不接。尽管天国的GDP连年上升,上海、天京等城市依然繁华异常,可在这苦寒的北部边境,饥荒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人们眼瞧碗里的稀饭变成米汤,干粮由棒子面窝窝变成糠窝窝,却无能为力,还有谣言说“圣库”已经见了底了。尽管这样,在每天开饭之前,人们还是默默的祈祷,感谢上帝,感谢天王,因为毕竟还有的吃,如果是在凶恶的清妖统治之下,恐怕早就饿殍遍地了。更何况天国的官员们还是能够和普通国民同甘共苦的,至少他们还能坚持和普通的国民一同进餐,而且更让人钦佩的是,这些官员真个道行高深,吃糠咽菜也能养得红光满面,大腹便便。
  尽管这样,“天国新政”还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的。用来组建新式军队的第一批军官已经陆续到达了。天国新政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军制的改革,原本天国实行的政教军和一的管理体制,无论官民,平时都是拜上帝教教徒,战争期间都是军人,现在的军制改革就是要打破这一传统,建一只专业的现代化军队。根据天国新政的军制改革规划,至改革结束时,天国将拥有30个师和40个独立团的现代化正规部队,当然了,由于天国幅员辽阔,这个数字相比清国的16个师团的新式八旗军队并不占优势。
  刘十五对所谓的天国军制改革并不感什么兴趣,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招考匠人衙,以前在牌尾馆的时候,他就听多位老人说过诸如“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子”等名言,而现在的饥饿感有更加使他坚定了这个决心。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有些人命中注定要成为英雄一样刘十五,也不能违抗命运对他的安排。
  一切是从刘十五正在参加匠人衙考试那天晚上开始的。那天刚刚还剩一个人就轮到刘十五应考了,偏偏这个时一名天国的两司马跑了进来,嘶哑着嗓子大吼:全体集合,去领武器!刹那间所有人都作鸟兽散了,虽然心中一万了不乐意,刘十五还是不敢违抗命令,和其他人一样用红帕子包了头,拖着沉重的天王步枪到广场上列队去了。
  与往常不同的是,队列中多了些留短发,穿着和洋鬼子军服差不多制服的人,想必就是最近来的军官了。列队完毕,一个旅帅上台带领大家背诵几圣言后,众人在空肚子塞满了牢骚的情况下,向边境线开拔了。
  在天国的边境上,刘十五他们并不寂寞,清国的军队也在那里列队等候,有时候还作出一些挑衅性的操练动作,大家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从去年秋天就开始了,每当清国军队在边境集结操练的时候,天国军队也集结对峙,大家饿了就回去吃饭,困了就回去睡觉,不光白天这样,每个月也有几天晚上也来这么一下,甚至有时候半夜也这么干,虽然大家从心底把清妖和爱新觉罗氏骂了个体无完肤,可清国军队一集结,大家还得跟着来。有时还暗暗的想:还是早点实行新军制好啊,到时候再有这些情况就直接让新组建得边防团来干就可以了。
  今天的月亮很圆很亮,北国的春风虽然已不寒冷刺骨,但还带着寒意,清国的军旗在风中飘扬着,刺刀闪着寒光。天国的士兵每人发了五发子弹,但是不准上膛,主要是怕擦枪走火引起事端。
  刘十五缩着脖子抵挡着寒冷,没办法,肚子里没食呀,常言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象刘十五这样的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那两碗稀汤早就化成了尿水。现在肚子里早已经空空如也了。“看来今天考试是考不成了”刘十五暗自寻思着“最好眼前的事情早点结束,这样就可以早点回去睡觉,而睡着了就不觉得那么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