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舍瓦核弹    更新:2021-11-25 12:54
  话说完于庆元就回房里了。
  于飞龙见父亲口气与以前很是不同,今天说话声音很低,可是却含有无限的愤怒之义,心道:爹是真火了。
  就想起他娘,想让她给他爹求情这次饶了他,便用乞求的眼神向杜月影望去,叫道:“娘。。。娘。。。”
  杜月影并没有理他,从地上爬起来也回屋了,卢光走到他身旁,用手拍了拍他的头,也用失望的语气道:“飞龙啊!你。。。”话没说完也走了,院子里空空的只有于飞龙一人还在地上跪着。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这是他第一次反思。其实于飞龙并不是成心想当败家子,可是只能怨他命背,有一个大哥,比自己优秀的大哥,有一个老爹,一个总想让儿子功成名就的老爹,对功名要命的老爹。
  在他大哥在世时,他就生活在他的阴影下,他不明白为什么爹娘只对大哥好,不对自己好,直到于飞成死后他母亲将一块红布给他让他看,上面记着于飞龙的生辰八字,上头写道:恶蛟下人间,诅咒全族人,虽为富贵名,却是扫把星。上面说他是个不详之物,他终于明白了缘由。
  对于他大哥,在于飞龙眼里他就是个“伪君子”,他曾亲眼看到于飞成在一天夜里跑到临村去,一夜没回来,第二天回来时背上全是抓痕,当时他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听说临村的一个大姑娘未婚先孕,喝坠胎药死了,于飞龙更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私下里他经常说他大哥是采花贼。尽管从小于飞成对他这兄弟还不错,但于飞龙却知道他的低。
  他生活在天天被人说闲话的日子里,有时他的父母也说他,但他不服,他从头到尾思了一个多时辰,只从嘴里说出了七个字:“是金子就会发光。”
  第二节 救了大人物
  满山遍野都是树山了千年的老树,除了树就是草矮的不能再矮的野草,除了草就是山羊一群不会说话就会叫的山羊,这就是骊山山庄的牧场所在地秦始皇陵,秦皇陵下面下面埋葬的就是昔日横扫六国,北征匈奴建长城,一统天下的嬴政,乱世名臣吕不韦的亲生儿子。当年的秦皇陵可不是这样子,只因项羽当初的一把大火将它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于飞龙在这里放牧是孤单的,如今能陪他在一起的只有这一群山羊。他白天放羊晚上只能在秦皇陵下面的几个废弃窑洞内睡觉,一开始他以为母亲会来看他,可是一连几天都没见人,这使他心里很郁闷。就这样他白天放羊,夜里睡觉的过了两天,饿了他就回骊山的家里拿干粮吃,渴了就喝带在身上的水囊里的水。
  一天早上,于飞龙起得很早,他拿起羊鞭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走在草地上他深吸了一口大自然的空气,这时他的心情如同这天的天气一样好。为了排除寂寞,他便拉着嗓子吼唱起了关中流行的《太平歌》:“山外山那个天外天,过了那个山口子那个就是草滩,远去了刀光杀戮,天边就是好人间,妹妹拉上哥哥的手,哥哥那个带你到天边。。。。。。”
  这首歌是于飞龙最喜欢唱得,他唱了一遍又一遍,很是自我欣赏,自娱自乐。忽然于飞龙望见有三名骑高头大马的,一路风尘而来。很快就到了于飞龙身边,这三人中一个穿着红袍满腮毛鬓,只是有些花白,但却神情威武,年龄有五六十岁。还有一个穿着铠甲,手里拿着一杆长枪像武将,留有两撮小胡子约有三十岁左右,还有一位身着素布衣,头上包着头巾,一番世外高人的扮相。
  那个包头巾的对于飞龙硬生硬气的道:“小子,这里是什么的方,快说。”
  于飞龙听起来很是不爽,他佯装没听见,依然放他的羊,包头巾的见他不搭理自己,骂道:“你这乡野小崽,好生不识抬举。”他拿起身上的马鞭,在于飞龙身上狠抽了一下。
  于飞龙被激怒了,自打来到人世间,只有于飞龙先动手打人的份,还没有人先打他的例子。包头巾的欲打第二鞭时于飞龙一个鱼跃将包头巾的从马上扑倒在地上,摁着他对准脸就是一拳,他还骂道:“你个圣人蛋包着头巾就充诸葛亮,穿个布衣就以为你是神仙,我今天就把你打成诸葛不亮,打成个草包神仙。”
  于飞龙的拳头一次次的在那头巾先生脸上落下,他一边叫向另外两位求救道:“大公子,爷,快救我呀!哎呦,哎呦。。。”那二人不但不救,反而还哈哈大笑。
  于飞龙见到此景便住手了,那头巾先生从地上爬起来,走到红袍者身旁,放声大哭,众人大惑不解,那红袍者问他道:“重悔,为何而哭啊!”
  “爷,整一个月了奴才总算见爷笑了,奴才这是为爷高兴啊!呜呜。。。”
  红袍者心下甚是感动,他骑在马上拍拍那个叫重悔的头道:“重悔呀!别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乖,安重悔乖。。。”这一幕就像亲娘抚儿似的,虽说这代表主仆二人感情深,但是在于飞龙看来这叫“变态”。他不禁小声骂句:“妈的,恶心。”
  安重悔哭完后,那红袍者从马上下来走到于飞龙身旁,拍他的肩和气的说道:“这位小哥,刚才我那属下不识好歹,还望包涵。”
  这话于飞龙爱听,心里的火气也消了,用同样的口气道:“这位爷还得我说包涵才是。”
  “敢问此处可有藏身之所,若有请告知,李某定重谢。”
  “您三位找藏身之所干吗?”
  “不满小哥,我等是打仗落难之人,被乱兵追捕,所以想找个安身之所躲些日子。”
  “啊。。。”于飞龙心想:这三人不是叛兵就是造反之人。
  “如今我等的性命全在小哥手里,如果你想告发,可以,离这里不远就有一座梁国的兵营。”
  “不。。。不。。看你说得,我乞是那种小人,你们跟梁朝的狗官兵打仗那就是英雄,他们曾在这里杀人放火,这里的百姓都对他们恨之入骨。”他鼓鼓气道:“你们只管放心好了,只要我活着,你们就一定能活,不过你那个叫什么晦气的家伙我就不能保证他的安全。”
  这话让那个叫安重悔的听了后,气的他牙咯咯响,心中骂道:小兔崽子等老爷成大官的时候,老子非找到你杀了你不可。
  于飞龙将他们三人秦皇陵一个陡坡处的破窑洞内,因秦皇陵偶尔有几个盗墓贼来光顾外,一般不会有人所以很安全。到了天快黑时,于飞龙下陵回家拿干粮去了,这里只剩下那三位不明来历的来客。
  安重悔看到于飞龙远去后,回到窑洞对那穿红袍者道:“爷,您就真的那么相信一个素未平生的山野小子,不怕他把我们给卖了,让朱梁兵把咱们抓起来。”
  那武将也道:“爹,我看安叔说的不错。”
  红袍者却哈哈大笑道:“你们可真是大惊小怪,我们被王彦章那老儿所败,数万梁军追我们都追不上,抓我们都抓不找,何况这关中现在是三不管的偏远之地,而且还没有人认得我们,再说从这里向西走不过百里就是李茂臻那老小子的地盘,此人与朱梁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到今天,还不是靠我们河东晋兵替他维持吗?就是那小子真把我们给买了,大不了逃到李茂臻去处,以前他还称我是他亲表哥呢!呵呵。。。。。。”
  “我真是被吓糊涂了,爷真有远见,哈哈。。。”
  “可是爹,那李茂臻是个。。。。”
  “珂儿,不用再说,那老小子放他十个狗胆,他也不会把我们怎样,要不然我们大晋的兵马可以踏平他的关西老巢。”
  约过了一个时辰,于飞龙就抹黑回来,背个袋子里面装满了用高梁面做成的窝头。那安重悔他们都饿了一天,见到有吃的赶忙上前将袋子夺下打开,拿起窝头就啃,也不怕于飞龙在里面下药。
  这些平日里吃尽了山珍海味的大官们饿急了跟平常人一样,不管从前吃饭时的斯文不斯文,直个狼吞虎咽。于飞龙看着他们的吃像心中道:看他们吃饭真是一种享受。
  两个拳头大的窝头被他们两口一个的吃了二十多个,几人吃的津津有味,只有那安重悔一边大口吃一边嘴里嘟囔着:“妈的这是什么猪狗食,真不是人吃的,嗝。。。。。。,小孩有水没有,大爷我吃咽着了。”
  不过半个时辰,袋子里的窝头就见低了。三人都拍拍吃的圆滚滚的肚皮打起了瞌睡。一会那个武将和安重悔就睡着了,这窑洞里于飞龙和那红袍者没睡,他向于飞龙施礼道:“多谢小哥救难之恩。”
  于飞龙还礼道:“小民哪敢受将军的大礼。”
  “呵呵,小哥怎识得我是一个将军?我只不过是一个替人打仗的武夫罢了。”
  “将军您别骗人了,您肯定是个大人物。”
  那红袍者一听,不由的得瑟一下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那个假圣人见你一口一个爷,所以我断定你是个大人物,而且还是个来头不小得大人物。”
  “小孩就是小孩,幼稚。”他冲于飞龙笑道。
  “将军您说这天下怎么这么乱,一会是那个李茂臻要当皇帝,一会又是那个叫李存瑁得杂碎要一统中原,真不知是为了什么,到处流血死人,我听我爹说以前关中是天下最繁华得地方,您看现在都成了什么!将军我不知道您替人打仗是为了什么?难道也是为了得到富贵吗?”
  “这。。。”于飞龙得话将那红袍者问住了,他感到惊讶,惊讶得是这个小孩问的问题,是从来没有人问过的。
  “呵呵,你是小孩有些是你不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报复,战争是每个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手段,懂了吗?”
  “不懂。”
  “不懂我也不说了。”
  他看了一下天空道:“天不早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