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于江    更新:2021-11-25 12:32
  国旗的降旗时间同样也分为
  逐渐推迟或提前的两个阶段。
  担任升旗的武警战士严格掌握这些时间,不论风起雨落,不论飞雪飘舞,三名武警
  战士总是准时从天安门城楼拱形大门气宇轩昂地走出,在千百双眼睛的注视下让国旗伴
  着朝阳升起。
  这样的升旗仪式一直采用了近8年时间。1986年中央电视台还将天安门的国旗升旗仪
  式作为电视节目的片头。
  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各界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旗
  升降仪式的呼声日趋强烈。北京市市政府十分重视群众的意见,新的国旗升降仪式的确
  定开始在各有关部门展开讨论。
  从1989年起,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根据群众的要求,经过认真规划论证,于1990年
  3月首先对国旗杆和基座进行改造,旗杆由原来的22.5米增加到33米,使国旗飘得更高,
  与周围的建筑物相映成辉,显得更加协调,旗杆由不锈钢制成,阳光下银光闪烁。基座
  周围有56个铜制隔离栏杆,用钢链连在一起,象征着我们国家56个民族手拉手,紧紧地
  团结在国旗下。里面一层有四块绿草坪,四块草坪四季长青,象征着我们祖国欣欣向荣。
  草坪里面一层是褐红色大理石石带,象征着我们祖国江山万代红,大理石里面一层是汉
  白玉栏杆和汉白玉基座平台,象征着我们祖国洁白无瑕和纯洁高尚。基座四面开口,都
  是三级汉白玉台阶,象征着我们祖国的改革开放,国旗旗杆顶端的金黄色小圆球,能保
  持20年不变色,它是我们祖国光明前程的象征,同时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象征。
  在进行国旗杆和国旗基座改造的同时,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把新的国旗升降仪式提
  到议事日程。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和武警北京总队承担这项任务,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
  任于定,广场处处长赵凤浚武警北京总队参谋长刘红军、内卫处副处长胡广才、参谋何
  跃等人组成了方案起草小组,他们找来历史上各个时期国外的资料,以极大的热情展开
  了工作。
  1990年3月初,方案起草小组在充分吸取外国精华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根
  据天安门广场国旗存放位置和新的旗杆路线和地形,写出了《关于改进天安门广场国旗
  升(降)仪式的初步设想》第一稿。同时绘制了三幅程序示意图。该方案对指导思想、
  仪式规模及时间划分、着装及携带何种武器、具体实施程序等四个方面作了详尽阐述。
  方案出台当天,送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按计划,从199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国旗升降仪式。3月13日,直接担负升降
  旗仪式的武警北京总队发布命令。
  在几万名官兵中挑选思想品德好、政治可靠、身体健康、军事技术过硬、身高1.7
  5米以上1.85米以下的优秀士兵,并将十几人的国旗班改编成40人左右的国旗护卫队,
  按中队建制。解放军总后勤部京内外各大仓库向武警北京总队敞开大门,由他们挑选出
  最好的武装带;西安某军械仓库为他们准备了崭新的枪支;山西某军工厂送来了漂亮的
  金色锦缎缓带。
  l991年5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新改建的旗杆基座正式启用。
  国旗伴着一轮红日升起来,升起来。
  国旗与太阳同辉,这是多么美妙壮丽的象征!
  开国大典上,由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因其特殊
  的历史地位和珍贵的纪念意义,现被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六、为何定都北京
  升国旗鸣放礼炮之后,毛泽
  东激昂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决定北平
  改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
  确立国都,是开国过程中头一件需要解决的大事。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高度重视国都的选址,往往把国都地址选得好否作为国运兴衰
  的一个重要因素。
  翻开中国历史,历代统治者都在选都上下了极大的工夫。选都、定都、迁都还常常
  伴随着血雨腥风。
  商汤,立都于亳。
  盘庚,迁都于殷。
  西周,立都于丰。
  西汉,立都于长安。
  东汉,立都于洛阳。
  唐朝,立都于长安。
  北宋,立都于开封。
  金、元、明、清,迁都或立都于北京。
  北京雄踞于广阔的华北大平原北端,位于北纬39.9度和东经116.3度。
  古人形容北京雄伟的地理形势是“北倚山险”,“南控江淮”,“右拥太行”,
  “左环沧海”。
  北京山川富丽,气候宜人。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东南为北京平原。地势西北
  高耸,东南低缓。城中心的天安门广场海拔44.4米。全市最高处为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处为通县柴厂屯一带,海拔仅8米。
  北京属中纬度暖温带,具有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
  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冬季寒冷少雪但天气晴
  朗。
  拥有如此优势的北京,当然是国都的理想地址。但是,新中国的国都究竟定于何处,
  经历了一个酝酿的过程。
  1.西柏坡首次议定都
  按照毛泽东的最初推算,解放战争要打五年,而战争的实际进程大大提前,建立新
  中国的问题自然提上了日程。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北迁到河北平
  山县西柏坡村。图为中央领导人办公处所俯瞰。建国,首先要考虑的是首都设在哪里。
  首都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国家首脑机关所在地,“关乎大局”,必须选好。历代王者
  兴,都把国都选址作为头等大事,国都的选址也确实影响到了一些朝代的盛衰。
  毛泽东不是封建王者,但他也开始考虑国都的地址。
  毛泽东开始考虑国都地址始于转进中原之际。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粥时等率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晋绥解放区,
  结束了转战陕北的历程。
  随后,毛泽东等一行在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山西兴县蔡家崖村停留了十来天。4月
  4日,他们离开兴县,过五台山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城南庄进发。
  转进路上,毛泽东不止一次地想起明朝的迁都问题。明朝朱元璋建国定都在南京,
  传到朱棣的时候,迁都北平,这一政治中心的变化,对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均发生了积
  极的影响。
  新中国的首都建在哪里呢?
  五台山上刚刚下过一场春雪。
  经过清扫的公路仍然很滑。毛泽东看到山路难行,车轮空转,就从车上走下来,徒
  步往山上爬去。
  当晚,毛泽东等一行在山顶的塔院寺借宿一晚。民间对这一晚传说很多,如与僧人
  论古,请高僧算命等等,但无准确的考证。第二天,毛泽东又参观了山上密集的寺庙群,
  然后离开五台山进入河北。
  广义上说,这是进入了中原地带。
  4月11日傍晚,毛泽东等一行到达城南庄。
  当毛泽东等一行快到城南庄时,正在翘首以待的聂荣臻带着警卫员前来接应,然后
  一同走进军区司令部的小院。
  在这里,毛泽东一面委托任粥时主持召开有一部分县委书记和区委书记参加的会议,
  以调查和了解土改、整党工作的情况;一面把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如何建立新中国的问题
  上来。
  一天晚上,毛泽东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同聂荣臻进行了彻夜交谈。
  毛泽东听取了聂荣臻对晋察冀边区的土改工作情况的汇报,并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在谈到关于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一些设想时,毛泽东对聂荣臻说:“抗日战争打日
  本,只能是持久的。现在打蒋介石,不能拖得太久,解决得越快越好,这样对我们有利。”
  毛泽东进一步展开了自己的思想。
  他说:“我们现在的设想是,第一步,先解决东北和华北。为了引开国民党的力量,
  让刘邓大军出大别山,陈粟大军打过长江去。第二步,西北野战军到西北、西南去。华
  北除抽调部分兵力增援西北、西南外,其余部队仍留在华北地区,准备在华北搞两三个
  兵团。到那时,因为华北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敌人只固守着几个城市,部队建制用不
  着那么大,待解决了东北敌人后,再解决华北剩下的城市。”
  策略四方,独善华北,用意深刻。
  聂荣臻聚精会神地聆听和领会毛泽东的每一句话,思考着如何具体策划和运作华北
  的战局。
  5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在西柏坡定居下来,先借用群众的住房,后来组织人力
  物力,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在柏坡岭下建起了几十栋和当地群众住房一模一样
  的土平房,作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办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