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作者:阿越    更新:2021-11-25 12:11
  在下只请大人给在下虎符令牌,送在下前往新城镇便可!”
  “去新城镇有何用?”李德泽被他一向所鄙视的细作脸上的决然所震憾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细作。边境守臣,无不有自己的细作,但是大部分细作,贪图的都是厚赏高爵。
  “在下听说新城镇驻扎一指挥骑兵。附近还有一指挥蕃军。若能调动,向渭州境内搜索,便有机会找到慕家叛军。”
  李德泽注视着自己喉结下的匕首,头动都不敢动一下,只是苦笑道:“新城镇并无骑兵,所有马军都在原州城。新城镇原是打出旗号,故意虚张声势的。”
  中年男子吃了一惊,虽不知李德泽所说是真是假,但是此时却已冒不得半点险了。这种用武器威胁朝廷命官的事情做出来后,不论结果如何,自己必受重惩,甚至连陕西房知事都难逃国法。若被人利用,搞不好还会被人攻击到职方馆本身。但是事在紧急,却不得不出此下策。担着如此大的风险,若不能救出石越,不仅对不起死去的同伴,自己更加会成为职方馆的罪人。
  他略一思忖,便说道:“那便也请大人下令,调原州之兵!”
  李德泽道:“那你须放下匕首来,本官才好下令。”
  中年男子手腕一抖,匕首从李德泽的喉结缓缓划至他的背心。一面说道:“便请大人下令救援,在下与大人便在此处等候消息。若石帅得救,在下当任凭大人处置;若石帅有万一,在下与大人,便正好给石帅殉葬。”
  李德泽刚刚略松了口气,听到此语,竟是连冷汗都冒了出来。
  ******
  李十五的刀已经有了几个钝口。
  他的背上在流血,但是很奇怪,并没有疼的感觉。副都兵使马康的尸体就躺在离自己不到十步的地方,他的佩刀旁边,还有一条马腿。马康是在劈断一条马腿时,被叛蕃从背后砍了一刀,然后就倒下了。
  将虞侯邱布还没有死。以前他从来不知道邱布的武功这么好。他的刀法,真的有如行云流水,李十五亲眼看到他砍死了三个蕃兵。他无法想象一个人的身法怎么会如此灵活,他经常从马肚下面如鱼一样的钻过,然后就是战马的悲鸣……
  但是一两个人的勇猛的作用非常有限。
  应当说,所有的战士都很勇敢。没有人投降,也没有人逃跑。虽然李十五心里明白,这些叛蕃绝不会留下任何活口,更不会接纳投降,但是普通的士兵们,却是不会明白的。但是让李十五甚至是有点意外的是,没有人投降。
  所有的人都在死战。包括两个大什押官,都已经战死。
  还有七个人活着。
  敌人,也许还有四五十个吧……
  李十五的眼睛已经看不见对面的山坡。他脑海中,不时闪过的画面,却是大宋汴京皇城的宣德门……
  张淳现在应当在杭州吧?
  这是李十五最后一个念头,他倒下去之前,忽然感觉到大地震动的声音……
  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大地的震动,然后便是灰尘在东方的天空中扬起。
  叛蕃中响起了清脆的哨声,片刻之中,所有的叛蕃都放弃了攻击,迅速的聚集,开始有组织的向西北方向撤退。
  邱布与几个士兵愕然相顾,怔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竟然是从原州来了援军!
  打量着对面的山坡,劫后余生的数十亲兵依然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似乎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逃过一劫……叛蕃的首领决策如此果断,不由让邱布暗暗好奇起来。叛蕃若继续攻击,用不了半刻钟,己方必被全歼。最起码,石越也难逃被俘的命运。但是对方竟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
  如此巨大的诱惑,叛蕃首领竟然没有丝毫的迟疑!
  虽然明知道多停十分钟,叛蕃极可能被援军追上而歼灭,但是邱布扪心自问,换上自己,绝不会撤退。
  那个人,是愚蠢还是聪明?
  “都头!”一个什长的呼唤声,打断了邱布的思索。他的目光循着喊声移去,发现了倒在血泊中的李十五!
  与此同时,在对面的山坡上。
  “咣当”一声,侍剑的刀掉到了地上。紧接着,便是“咚”的一声,侍剑整个人,都倒到了地上。
  *******
  第二日。
  大胡河之畔,原州城,州衙。
  “你叫什么名字?”石越打量着胁迫李德泽派兵的中年男子,温声问道。
  “禀石帅,下官陪戎校尉慕义,隶枢密院职方馆陕西房。”
  “慕义?”石越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怎的与此事有关的人,全部姓慕?
  慕义脸上泛过一丝苦笑,低声说道:“下官也是环州慕家的人。”
  “啊?”石越当真是吃了一惊。
  “敝族一向效忠朝廷,然而自从两位酋长死后,族中大乱,各派纷立。因此便有不忠不义之徒,受惑于梁乙埋,竟然背叛朝廷,使祖先之灵,不安于地下。”
  石越点了点头,道:“你能深明大义,便甚好。”
  “下官世受朝廷之恩,亦曾读过诗书,略明礼义,不敢为不忠不义之事。”
  “君不以贰心对朝廷,朝廷亦不以君为外人。本府会禀明朝廷,因君之故,当宽待慕家在蕃学之子弟,不必连坐。”
  “多谢石帅大恩。”慕义不禁单膝跪倒,认认真真行了一礼。
  石越起身上前,亲手将慕义扶起,又问道:“你是如何得知叛党要袭击本府一事的?”
  “下官是智缘大师介绍,加入职方馆。因下官是蕃人,言语熟悉,便来往于西夏静塞军司与环州、定边军、保安军之间,主要是负责与潜入梁兀乙帐下的同伴联系,传递讯息。数日之前,忽接到叛党要谋袭石帅一事,事在紧急,无法依常法与环州上官联系,且因同伴在青岗峡殉难,下官亦不敢在环庆停留,恐被人侦知,因此兼程来到原州。所幸不曾误了大事。”
  “原来如此。”石越叹息道:“此事说起来,本府要多谢你。”
  “岂敢。”慕义又跪了下来,说道:“下官持刃威胁朝廷命官,罪在不赦。”
  石越轻轻摇了摇头,正容道:“本府问过李大人,不曾听说有人威胁他。李大人还很夸赞你忠于朝廷,义勇双全。”
  慕义不禁愕然望着石越,却听石越又说道:“职方馆的成员,都是忠于朝廷,恪守王法的。本府非常信任君等,君亦当自勉之,不可自弃。”
  “是。”慕义大声应道,隐约明白了石越话中的意思。
  二人正在说话,忽听到门外传来喧哗之声。石越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高声喝道:“石梁,为何喧哗?”
  门外的声音静了下来,过了一会,便听石梁大声回道:“禀学士,是一个将虞侯硬要求见学士。”
  “哦?是哪里的将虞侯?”
  “下官邱布,是昨日与叛蕃苦战那一都的将虞侯,有事求见石帅!”
  石越听到是昨日浴血苦战的幸存者,脸色稍霁,道:“让他进来吧。”
  “是。”
  “谢石帅。”
  须臾,便见一个二三十岁的军官大步走进厅中,见到石越,以军礼拜道:“下官邱布,拜见石帅。”
  “不必多礼。”石越一面打量着邱布,一面问道:“你来求见本府,可是有事?”
  邱布抬头注目石越,脸色微红,大声说道:“请石帅恕罪,下官冒昧求见,是想请石帅前去探望一下李都头。”
  “李都头?”虽然邱布提出的要求在当时人看来非常的无礼,但是石越却并没有在意,只是一时没有明白谁是“李都头”。
  “是下官的长官都兵使李十五,昨日与叛蕃之战,身受重伤,现在生命垂危之中。”邱布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李都头在昏迷中一直念着‘石学士’,因此下官才大胆,敢请石帅能去看一眼李都头。”
  慕义一直凝神听着,此时亦不由动容,忍不住说道:“石帅……”
  石越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向邱布说道:“邱君果然义气深重。李都头是为本府受伤,本府理当前往探视。”一面又向慕义道:“你也与本府一道去看看大宋的勇士吧。”
  “是。”慕义连忙欠身应道。
  ******
  在与叛蕃的战斗中受伤的亲兵与禁军,除了一直处在昏迷状态的侍剑是在州衙养伤之外,其余的都安置在州衙附近的一座庙宇中养伤。当日一战,只有二十余人最终还能行动如常,其余活着的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包括从死人堆中找出来的生还者,一共有五十余人。
  石越把护卫们都留在了庙外,只带着邱布、慕义以及石梁等几个亲卫走进庙中。他并没有直接去李十五那里,而是挨个的察看伤兵们的伤势。照看伤员的军医和僧人,似乎没有料到石越会来这里,一个个措手不及,全都呆呆地望着石越一行人。石越也没怎么说话,望着这些为了自己而受伤、残疾、生命垂危的士兵,他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他的脸色一直很阴沉,只有在正视伤员之时,才会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这些人一定要全力医治,若是落了残疾,让二叔想想办法安置起来。”走出一间厢房的时候,石越忽然低声说道。慕义与邱布面面相觑,石梁却知道这是石越在吩咐侍剑,忙低声道:“学士,侍剑他……”
  石越猛然的醒悟,身形似乎停顿了一下,旋即继续向另一间厢房走去,但是却没有再说话。慕义与邱布等人连忙紧紧跟上。
  到了厢房门口,邱布低声说道:“李都头便在此处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