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阿越    更新:2021-11-25 12:11
  甚至他部下的契丹军队,也称得上是精悍之军。但让他担心的,则是那些部族军的战斗力,还有自己部队的士气脚冬不高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耶鲁斡攻又不攻,退又不退,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说话的人是耶律伊逊军中大才绷界律连达,这人是军中勇将,长得五大三粗,说话声音洪量。他本不过是一个奴才,是耶律伊逊一手提拔起来的,因此对耶律伊逊甚为忠心。耶鲁斡是耶律浚的小名,耶律伊逊军中常直呼耶律浚小名,以示轻蔑之意。
  “王爷,耶鲁斡的确让人莫测高深,这小小的满河边上,他己经停了将近一个月。数十万大军对峙于此,多毛粮晌,于他有什么好处?难道他的补给就那么充足?”说话的人细声细气,似乎有气无力的样子。此人是耶律伊逊府中幕僚,叫姚孝友,却是个辽国汉人。
  耶律伊逊骑在马上,皱了皱眉,没有出声。耶律连达却已粗声说道:“我军军粮充足,怕他何来?”
  “王爷,将军。”组津友依然不紧不慢,细声细气的说道,“学生担心的,是耶鲁斡可能在等待什么。大军在外,利在速战,以他之明,不可能不知。”
  “他在等什么?在等下雪,等潢河水结冰。他没有那么多舟船来渡十几万军队。”耶律伊逊重重的“哼”了一声,脸色越发难看。所有的人顿时都不敢做声,大家都知道,潢河结冰,是迟早的事情了。数月之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校,竟然将上京搞了个天翻地覆,虽然似耶律连达这样的悍将并不服气,但是许多将领都不免暗暗心惊。耶律浚用人不拘-格,帐下许多将领都是他一手简拔,虽然为了避免士兵不服,将领失和,没有人能够单独统领一军,但是从那个叫耶律信的表现来看,委实不可轻视。若人人都能如此勇悍果决,进退如风,那么己方的前途,便己经注定。历来叛逆者的下场之悲惨,想想都让人心寒。
  耶律伊逊一方,真正的依赖,是利用时间与险阻来拖垮耶律浚。只要时间一长,南方的宋朝、东方的高丽、西方的夏国,甚至杨遵勋、女直部落,都会嗅到风气,一起来抢夺,到时候耶律浚就算是阿保机转世,也无力回天;而耶律伊逊一方便有机可乘。这一点,不仅耶律伊逊心里明白,很多将领也明白。耶律浚本身一向有“英明”的贤名,毕竟又是天下公认的辽国太子,他的正统地位远远强过耶律伊逊拥戴的小皇帝。这一点,本身就给耶律伊逊一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众人口里不说,但是潜意识里,都己自居于叛逆者的角色。不过借着一个小皇帝的名号,来自欺欺人罢了。
  “报……”黄尘之中,一个背上插着一面旗帜的士兵骑着马如同一团烟一般滚到,在山坡下翻身下马。耶律伊逊的几个亲兵立即上前,将他挡住。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一面递上,一面高声说道:“紧急军清察报王爷。”
  耶律伊逊早已听到,在山坡上沉声喝道:“放他上来。”
  几个亲兵验明腰牌无误,喝道:“口令!”
  那个探子立时高声回道:“潢水!”
  有两个亲兵点了点头,领着探子走上山坡。探子在距耶律伊逊四五步远的地方单膝跪下,高声说道:“小人参见王爷。紧急军清!叛军在上游距此处三十里的康香河口,出现大量旗帜与烟尘,似乎有许多人马调动。又有四五百人马,在河上试探。”
  “知道了。”耶律伊逊淡淡点了点,道。“你下去领赏、再探。”
  探子谢恩退下。耶律连达向前走了一大步,粗声道:“王爷,末将愿领三千人马前去监视敌军。叛军若敢渡河,叫似日在演河里喂鱼。”
  耶律伊逊阴着脸,冷笑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若真要主攻,如何会如此大张声势?分明是想分我之兵力。我军只要沿河遍布烽火,敌人在何处过河,便往何处攻之,后发制人,亦无不可。上京城能守住两日,就能让攻城之敌腹背受敌。历来分兵是大忌,决不可分兵。他若处处渡河,我便率大军直捣中京,杨遵勋一直心存观望,痴心妄想坐山观虎斗,不知道唇亡齿寒。但若中京落入我手,杨杨遵勋再无不反之理。”
  “王爷英明,正当女时匕。否则沿河处处设防,兵力空虚,必为敌军各个击破。我军之计,只能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眼下己是冬天,取暖的千柴木炭,还有屯集的军资最为紧要。若让敌人知道所在,必将倾力来攻,大事危矣。惟须加紧守卫。”姚孝友细声说道。
  “你放心,便让敌人知道,也轻易攻不破那所在。”耶律伊逊朗声笑道。
  便在此时,又听到一声:“报……”来察报之人,却是中军负责巡视将领伊撒。伊撒上了山坡,耶律伊逊微皱眉头,问道:“伊撒,你来此何事?”
  “报王爷,沿河巡察小队抓到三个奸细,自称是南京的商人。称有要事察报王爷。”
  “南京的商人?”耶律伊逊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笑道:“本王便见见他们。带他们上来。”
  “得令。”没多时,便有三个被捆绑的商人被带到耶律伊逊跟前。
  耶律伊逊细细打量三人,忽然笑道:“你们都是汉人?”
  为首一个望了耶律伊逊一眼,笑道:“王爷好眼力。”
  “你们叫什么名字?”
  “小人韩先国。这两个是我的伴当。”
  “做何营生?”
  “本在南京析津府做山货生意。”
  “哦?”耶律伊逊冷笑道:“听说马林水当年就是和南京道的商人一起进入耶鲁斡幕府的。后来追随耶鲁斡谋反,不知划可,却又被萧忽古追杀。听说马林水后来竟成了本王的奸细。嘿嘿……”
  “小人却不知道马林水是何人?”
  “是么?”耶律伊逊眯着眼睛死死盯着韩先国,韩先国只是一脸茫然。半晌,耶律伊逊哈哈笑道:“你太沉着了,知道什么是真什么剧段么?”
  “小人不知。”
  耶律伊逊忽然把脸一沉,厉声道:“事异于情便是伪。譬如本王现在质问你,你惊恐万状,自然是伪;但是过于沉着,不合乎你的身份,却也是伪。所以,你必然是在撒谎。”
  “回王爷,小人生性慢性子,不知天高地厚,却不敢欺瞒王爷。”
  “你已经在欺瞒。”耶律伊逊冷冷的说道:“不过你如果和马林水熟悉,必然不会是耶鲁斡的人。马林水为耶鲁斡立下大功,若在我手下,至少封他做枢密副使,不料反被追杀。想来是知道太多机密而又让耶鲁斡不旗心所致。他最后惨死,不能不让人寒心。你说吧,来找本王何事?”
  韩先国沉声道:“王爷太看得起小人,小人不知马林水刹可人,小人冒着生命危险来此,是因为小人在南京的家眷被太子爷派人妄杀,而且家产也被充没。因此才来和王爷做一桩生意。”
  耶律伊逊笑道:“因家人之死,便要向太子报仇,可称得上国士。不料却要和我做生意?”
  “小人是个生意人,自然也要做生意。”
  “你要和本王做何生意?”
  “卖两个消息给王爷,对王爷来说,一好一坏。好消息一千两白银,坏消息两千两白银。”
  “兵荒马乱,给你白银,你带得走么?”
  “所以要请王爷折成等价的东珠。”
  耶律伊逊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奸商。说吧,只要你的消息值,本王就给你。”
  “好。”韩先国问道:“王爷是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先说坏的。”
  “小人得到可靠消息,一个姓章的和一个姓黄的宋使,已经到了大辽。眼下相信已经到了河对岸的军营中。小人和南朝的商人也有来往,听说辽菊雀备重立瞬约,大辽要和南朝全面通商。南朝会卖给大辽许多兵器与军资,甚至是粮食。”
  “啊?”耶律伊逊、耶律连达、姚孝友等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宋朝与耶律浚盟好,必然会制约厦国、高丽、甚至是杨遵勋等国内反叛势力的蠢动。连个别部落与普通的官员,也会被这个信息都震慑,形成一种耶律浚统治非常稳固的印象。如此一来,耶律伊逊这一方的前途,就非常不乐观了。宋朝无论卖给耶律浚多少东西都不要紧,只要不是大张旗鼓的做。眼下看来,事情却是正朝着耶律伊逊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耶律伊逊沉吟良久,忽然笑道:“所谓重立盟约之事,暂时不足为惧。料来南朝不会如此大方,胜负未分,就急忙订约。眼下耶鲁斡尚未向天下诏告,可见既便此事是实,双方也还在讨价还价。”众将听到此言,稍稍放心。耶律伊逊又问道:“那好消息是何事?”
  “小人从南朝商人那么得到消息,高丽国顺王殿下和宣下殿下各统数万大军,打着代辽征蜜的旗号,开始向西攻击女直部落。听说他们会越过鸭禄江,进入东京道境内。”韩先国话音刚落,众人皆已喜动颜色。耶律伊逊笑骂道:“这些高丽龟孙!终于忍不住趁火打劫了。本王在东京道境内布了许多眼线,怎的竟不如你消息灵通?”
  “这也不足为奇。高丽国有任何动静,南朝的商人立即就会知道。小人恰巧之前认识一些南朝的商人。”
  耶律伊逊摆摆手,笑道:“本王知道了。”一面向伊撒说道:“你给这位韩先生松绑,请他去帐中休息。晚上本王还有事要问韩先生。”说罢也不多留,挥鞭驱马而去。众人紧紧跟在他周围,一齐下坡。
  姚孝友驱马紧随耶律伊逊,低声说道:“王爷,叛军既然可能和南朝盟好,又多了高丽在东边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