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者:王长华    更新:2021-11-25 11:35
  一次,主事茹太素上疏奏事。朱元璋嫌写得太长,还没看完就大发脾气。群臣一见皇帝暴怒,便纷纷指责茹太素。惟独宋濂心平气和地说:“茹太素奏事洋洋洒洒万余言,所列的事件很多,且一一开列了改革弊端的具体办法,这说明他对皇帝是忠心耿耿的。如果写得很短,都是些歌功颂德的空话,不一定就好。尤其是陛下刚颁布了广开言路的诏书,就严惩进言的臣下,那后果将会怎样呢?”一席话把朱元璋的怒气打消了。当朱元璋重新看了茹太素的奏章,果然发现上面有不少可取的东西,说:“如果不是宋濂相劝,我差点儿犯惩治谏臣的大错。”
  当然,巧舌和心计并非处处时时都用于利君利国,它也有时不免用于阿谀奉承,谄媚谋私。唐朝的姚崇为人“权谲”,起初引荐魏知古为相,而后又将其挤出朝廷,派往洛阳任职。当时姚崇的儿子只知道父亲引荐过魏知古,就想走魏的门路徇私,哪知魏知古竟向玄宗告了状。有一天,玄宗问姚崇:“你有几个儿子?都做什么官?品行如何?”姚崇十分机敏,一下子就猜透了玄宗的意思,便以攻为守,答道:“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人贪欲又没本事。他们必定会走魏知古的门路。陛下一问,提醒了我,我得提前告诫他们。”玄宗原以为姚崇要为儿子隐瞒,听了姚崇的话很高兴,问姚崇怎么知道?姚崇说:“魏知古落难时我引荐过他,我儿子很可能会因此走魏知古的后门。魏知古如果为了报我的引荐之恩而提拔我的儿子,那就坏事了。”姚崇的话柔中有刚,于不经意中已巧妙地把魏知古给告了。玄宗听了,觉得魏知古不仅不报恩,还告发姚崇,太不近人情,便罢了魏知古的官。
  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时,李NB078
  的巧言也是阿谀巧极的例子。当时武则天为昭仪,高宗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问群臣可否。老臣长孙无忌等坚决反对,许敬宗支持,却说“田舍翁多收十石麦,尚欲更故妇,况天子乎?”虽说对了高宗的心思,但又嫌太过露骨。高宗又问李NB078。李NB078是三朝元老,功高望重,他为了既不得罪
  众同僚,又能讨好高宗和武则天,便耍起了滑头。他既不明确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只是说:“此是陛下的家务事,何必问外人?”高宗听后,心中有底,便堂而皇之地把武则天立为皇后了。
  历代巧言善辩的说士、谏臣,有的一言兴国家,有的一言救众生,也有的一言免去杀身之祸……显而易见,这种特殊本事是一种天生的才能,甚至是自幼就具备的才能。东汉的孔融小时候聪明异常,当时有个叫陈韪的大臣不以为然,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未必有真本事。孔融听后笑了笑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孔融的反问省略了潜台词:“你现在这么愚蠢。”我们可以设想,孔融此时肯定没有学过逻辑学,但他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说出超乎常人想像力的妙语。语言一直是汉民族文化中的权力阶梯,而且又是审美对象,会说话、善说话,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常常成为世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这到底让我们是喜还是忧呢?
  以不变应万变:1.“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虽然说官场如战场,升沉迁徙都是难以捉摸的,而且伴君如伴虎,作为帝王麾下的人臣一般都有“朝承恩,暮赐死”的忧惧,但是中国古代历朝宫廷里都不乏这样一种人物,他们面对仕途险恶,任凭宫廷争斗,包括内忧外患,甚至改朝换代,都不忧不惧、稳扎稳打,既为各种势力所接纳和任用,而且还可能不断高升。虽说古人中多有“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对此种人却无意义。他们的做法是,任凭皇帝易人,社稷易主,我都能以不变应万变,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像正常的生意人做生意,时间越长赚钱越多一样,他们则是任官愈久,地位则愈固、愈高。这就是官场宦海中的“不倒翁”。
  这类不倒翁官僚中很少有精明强干的济世之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往往当官而不主事,甚至有职有权也不干事。唐代就有过这样一位“三不”宰相,他遇事不开口,办事不开印,回家不开门。这种人绝不是无知无识的愚人,他们读书而不死读书和读死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是他们的特长,他们对传统儒家学说有着透彻的了解,而对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更有深刻的把握。世界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干事多错误才多,不干事的人一般也不会犯什么错误。在官场如果真能看透这一点,把为人处世的智慧掩盖在痴呆木讷的外表下,他就已经明白了人生之三昧。
  历经唐、后梁和后唐三朝,侍奉过18个皇帝的张全义属于不读书,却有丰富经验和天生悟性的人。他的祖辈是濮州乡民,他年轻时曾在县衙当仆役,辛苦劳累且不说,还常常遭受官吏的污辱,就是后来当了河南尹,同僚们仍看不起他,有人当众斥骂他为“田舍翁”。就在这种备受歧视的环境中,张全义的机敏心术开始起作用。他看到唐末战局混乱,就弃官投奔了黄巢义军,一度在黄巢义军中当了兵部尚书兼水运使。他又看出义军政权不会长久,为及早脱身另谋出路,便主动投降唐朝的河东节度使诸葛爽。为了消除诸葛爽对自己的戒心,张全义主动请战,率军东奔西突,屡立战功,结果又受重用,升任泽州刺史。从反唐到降唐,两处都受重用,而这一切在张全义身上显得是那样和谐而自然。
  这还仅仅是开始。接下来的五代时期军阀混战,狼烟遍地,皇帝上下轮换如走马灯一般,张全义凭着高超的处世技巧,不但保住了性命、官职,也保住了地盘和实力。张全义的地盘在洛阳,朱温篡唐后对张全义并不放心,封他做东平王,想使他离开洛阳。张全义心如明镜,一再上表推让,表示无心争权夺地,并竭尽财力支持朱温,很快便使朱温消除了戒心。当朱温杀戮功臣,张全义受到威胁时,他把全部家产献给朱温,更为“难能”的是他竟让妻子、女儿和儿媳轮流侍奉荒淫无度的朱温,在朱温榻下随时为张全义辩白。有一次朱温生气,要处置张全义,张全义的妻子储氏竟然当面责问朱温:“全义只是一个种田的老翁,30年来在洛阳周围为你开荒种地,征收赋税,支援你打天下。现在他已老朽,活不了几年了,要背叛你何必等到今天?”说得朱温哑口无言。为了表示歉意和对张全义的信任,朱温还与张全义结成了儿女亲家。朱温政权倒台,洛阳一带为李存勖的后唐所控制。原来张全义支持朱温打李存勖,成了李存勖的宿敌,李存勖一直想诛灭张全义全家。对此,张全义早有准备,临危不慌。当他得知李存勖要到洛阳祭天,便立刻把祭品准备齐全,让人带信说自己早就知道洛阳当归李存勖,几年前就把祭品准备好了。意思是说他张全义身在后梁,心里却忠于李存勖。这一下居然博得了李存勖的原谅,仍然让他继续做他的河南尹,并加封为齐王。为增大保险系数,张全义买通了李存勖的刘皇后,用大量钱财博得刘皇后的欢心,并当了刘皇后的义父。这样一来,便由李存勖的宿敌又变成了岳父,官运也就更通畅了,不久就升至太师、尚书令。到了晚年,为了给儿孙找靠山,他窥测到李嗣源的势力发展快,有前途,便极力上疏说李嗣源的好话,说李嗣源如何有胆有识,雄才大略。以
  致张全义死后李嗣源当了皇帝,还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又追赐给张全义一个“忠肃”的谥号,才算了结了一桩难完的心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张全义,论才论德他全无特长,但他身历数朝、身侍数君、身任数职,不但官运亨通,而且全身而去,这么一个活宝贝的坚韧生存究竟靠的是什么?这实在值得后人深深思索。
  张全义有幸身历数朝,而在位长达54年的汉武帝一朝就更换过若干丞相,与绝大多数丞相被杀不同,公孙弘死于丞相位上倒成了个例外,这个例外与张全义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妙就妙在他能处危而不危、处乱而不乱,看似不温不火、谦恭礼让,但实际上却是对上阿谀、对下踢脚,对竞争对手,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潜在的,他都稳准狠地予以除治。仅举几个例子:中尉汲黯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汉武帝的咏马诗,公孙弘说汲黯是“诽谤皇上作品,应该全族抄斩”。虽然汉武帝没杀汲黯的头,但却为此把汲黯贬到外地去了。董仲舒是当时的名儒,公孙弘因为研究公羊《春秋》不如董仲舒,心里嫉恨,就利用戴高帽子的办法把董仲舒推荐到杀人不眨眼的胶西王手下,从此结束了董仲舒的政治生命。还有主父偃,这个齐相是因为办案办过了头,也被公孙弘推荐到死神那里去了。公孙弘整人是暗里下毒手,表面却从来都是宽宏大量。比如有一次,汲黯在朝廷上当众指责公孙弘身为三公却仍盖打补钉的棉被是虚伪。公孙弘面不改色,缓缓对汉武帝说,因为陛下英明,所以朝中才有汲黯这样的直臣。你看,这马屁拍得多到位。张全义无耻,公孙弘无德,而最终成就政治不倒翁却是完全相同的。
  以不变应万变:2.死人算计活人
  历史上身居要职的人很多,精明一世的人也不少,而身兼二者,既身居显位,又精于算计,其精明程度甚至连身后的事情也能算计到,这样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唐朝的姚崇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
  姚崇起初曾和朝中另一大臣张说争夺相位,经过姚崇的精心策划,硬是把已经坐上相位的张说拉下马来,自己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