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长弓女主月伴行    更新:2021-11-25 10:10
  不可能。皇太极轻蔑地笑。
  为什么?
  朕爱的是宸妃,是死去的宸妃,你不是。你没有我们满人的高贵血统。
  那你还指名要娶我。
  这不是朕的意思,是多尔衮的主意。是多尔衮要你。
  陛下容得下这样的臣子?
  他是朕的亲弟弟。
  皇太极像是喝醉酒,说了胡话:朕连他和庄妃的事都睁只眼闭只眼。不能因为女人而坏了兄弟情义。
  这样的兄弟君臣关系,真是骇人听闻,野蛮。
  你说朕野蛮?朕的爱新觉罗氏靠二十副铠甲起兵,统一建州女真,消灭北元,与你们分廷抗礼。这是何等的伟业,这是野蛮?你们汉人自高自大,如今落到和亲的地步,却要把公主嫁给一个野蛮的民族。你大大地伤害了满人的自尊心,朕要报复你。你,脱衣服。
  你会后悔的。
  朕决不后悔。这是盛京的皇宫,不是紫禁城。你也不是公主,只是朕泄欲的工具。
  含玉退到我的位置,脱得一丝不挂。她看的是我。她对两个男人说,你会后悔的。
  我别无选择,她是我的。我只能给皇太极致命一击,若他敢来。
  他来了。这个雄霸关外的皇帝,沙场上的统帅,妄想征服一个女人,尝尝我的拳头。
  他看到我,先前的醉意一扫而空,露出大梦初醒的眼神。我一拳砸上------
  他倒了,倒在女人的脚下。
  我试探鼻息,没气,虽然不显外伤,但他死了。
  含玉从容穿上衣服。
  怎么办?
  含玉不像从前的娇弱,说:逃。
  我一个人还可以,带上你就不行了。
  你一个人。
  不,要死一块死。
  不。能在这里看到你,我知足了。
  我锁住她合在一起的手腕压在她胸上:我决定与你同生共死,你不想吗?
  她犯犹豫。
  我查看死者的衣物,也许搜到有用的东西。只找到一本折子,算是遗诏:
  大阿哥豪格聪慧过人,文武卓绝,颇有先主遗风,立为太子。
  皇太极一死,豪格就是皇帝。他极端仇视汉人。姑姑和皇太极之间的密约很可能被废除。朝中能为我们说话的只有睿亲王多尔衮,他阴险狡猾,很不可靠。
  门外突然发出兵马攒动的声音,刀枪摩擦,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把死者放在床上,用被子遮严实。外面又传出这样的声音:
  臣弟多尔衮给皇上护驾。皇上,宫里出了刺客,请移驾永福宫。
  刺客?说我?不可能。
  皇上-----
  如果多尔衮破入,我们就完了。
  含玉开门。多尔衮进来,当她合上门时,我自门后把剑架在他肩上。
  他仅微微一怔,不愧是令明军闻风丧胆的睿亲王。
  皇太极被我杀了。
  他看床上的人,问:真死了?
  真的。我们不想死,你得救我们。
  你们杀了我皇兄,我会救你们?
  你想做皇帝吗?
  你什么意思?敢挑拨兄弟君臣的关系。
  人都死了,就不算挑拨。你别装君子,我只问你想不想。
  可皇帝应从众位皇子中选出,轮不到我。况且皇帝已写下诏书,立豪格为太子。
  诏书在我手里。
  我把诏书给他看,看完后他还给我,因为我的剑一直没离开他。
  我说:皇帝龙子虽多,能做皇帝的也只有豪格。只要我藏着诏书,你还有希望跟他拼一拼。诏书的事有谁知道?
  就我一个人。
  这便更好了。
  容我想想。
  门外又多了一个声音:皇阿玛,儿臣豪格来给您护驾。请准许儿臣进去伺候。
  另一个声音说:睿亲王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内。护驾!
  我是豪格,是皇长子!多尔衮,你安的什么心?
  于是两方对峙。
  我说:睿亲王,你出去可以翻脸无情,做个忠心的奴才。当不当皇帝全在这一念之间。我放开他,他开门出去。
  我把皇太极踢下床,抱着含玉温存。
  大阿哥,你不去抓刺客,到飞凤阁来干什么?
  我来守株待兔,皇叔,您不也来了吗?
  我这是护驾。
  我也是护驾。我要问皇阿玛圣安。
  皇上在里面休息,有事明天说。
  事关皇上安危,我现在就要见。
  皇上不见。
  恐怕刺客正在胁迫阿玛,你和刺客串通一气。
  你血口喷人。
  你要再不让我见,我可要杀进去护驾。
  你敢造反?
  造反的是你!------
  含玉,他们要打起来了,真好,弄几个做陪葬。你听,又有一队兵,这是第三个声音:大阿哥,睿亲王,你们别打搅皇上休息,我已抓到刺客-----
  渐渐平息。
  多尔衮进来,他出一身冷汗,良久才说:多亏阿巴泰及时抓到刺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吻含玉额头,没事了。
  这是上天的恶作剧,偏巧这个节股眼上来了刺客,又在万分危急下化解。这是天意,天叫我做皇帝。
  这用来考验我和含玉的爱情。
  事情还没结束。皇上不能死在飞凤阁。怎么办?
  我们造个假象,使皇上暴死永福宫。
  接着,他叫来鸾轿,安排亲信。我把死皇帝推入轿中,送进寝宫,精心布置一番。
  这一天,是崇祯十六年,九月初三。
  你要尽快立刻这里,但不能带走公主,皇上毕竟在飞凤阁里呆过。等风声过了,我就送公主出去。
  含玉,你愿意吗?
  她点头。
  多而衮,咱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你要照顾好她,别耍花样。
  放心,我给你安排住处。
  不用。
  诏书-----
  等我们安全了,我自然会给你。
  我们怎么联络?
  我找你就是了。
  当夜,我潜出宫,留下爱人含玉。
  哎呀,有一个藏友下架了,蛮难过的。
  第一卷 第十一章:政变
  我开始后悔,犯不着弑君。我当时哪来这般的勇武?现在只是害怕。
  凌晨,我回将军府。
  姑姑和将军还在聊。看到我时却一言不发。
  姑姑,我杀人了。
  她当没事似的问:杀谁?
  皇太极。我声音很小,但他们已然听到。姑姑惊蹙起身,又缓缓坐下:你被发现了吗?
  多尔衮知道了。他帮我瞒天过海,造成皇太极暴卒永福宫的假象。
  将军低声问,除了你和他,还有谁了解真相?
  我不能供出含玉,我说没有。
  你为什么杀皇上?
  因为----因为姑姑说过,中原将来是明教和满人的天下。我以为杀了皇太极,就能保住汉人江山。
  皇太极死了,还会有新皇帝,政策不会有多大的变化。杀了也好,谈判桌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会慢慢的解决。我将尽力扶植一个亲善我们的政府。空灵,你亲手制造一场难以想象的变故。不过,多尔衮为何不杀你?
  我递上诏书,一目了然。
  姑姑得意地说:清朝命运操于我手,大事可成一半。
  皇帝的突然驾崩,在全国引起巨大的骚动。各地军队调动频繁,对明作战也一度终止。周将军有三千兵马,属汉营,按制调不进城。为了安全,我们一起搬到军营。
  鉴于我的胆识,姑姑准许我对时局发表议论。讨论的焦点是豪格和多尔衮。豪格做皇帝名正言顺,我们没有钳制他的资本;多尔衮又难于应付。
  谁会料到,一个女人改变清王朝的命运。
  她就是庄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庄皇太后。
  她伏下瘦弱的身躯:庄妃参见教主、公主、周将军。
  将军连忙叩头:奴才不敢。
  姑姑说:都起来。
  她说:请教主救救我们母子。
  我问:这话从何说起?
  当今天子莫非豪格和多尔衮。他们谁做皇帝对我们都没好处。
  豪格与你有什么仇?
  这-----
  将军见她为难,代说,庄妃与先皇七年未有子嗣。我有一秘方,进献娘娘,今已有一位五岁皇子,是为九阿哥。宫中小人谣言娘娘与睿亲王关系暧昧。所以大阿哥容不下娘娘。
  照理说,多尔衮总得放你条生路吧。
  他是过河拆桥之辈,迟早置我于死地。
  我说:皇帝只能从他们两个中选,我们也没办法。
  将军说:按理代善王爷也能做皇帝,可他已经八十高龄,且无意于皇位。
  庄妃说:就让我而儿子福临做皇帝。
  姑姑正在饮茶,听她一说,杯子摔到地上。她沉思良久。
  这一刻,仿佛时间都停滞了。大清帝国将走向何方?
  五岁小孩做皇帝对我们更有利。可以同时对付他们两个,姑姑说。她应还有话。
  庄妃接着说,说破我们的真正意图:更利于明教左右满洲政局。
  姑姑怔一下:好,我能够把你们母子扶上九五至尊。只是我想知道你为什么找我,相信我。
  盛京兵力空虚,禁军是我的人马,可惜不够。城内的军队向着睿亲王或是大阿哥。单凭我的力量,即使拥立福临,也难保长久之计。现在数旗重兵正在赶往盛京的路上,恐怕远水难救近火。汉营军就在城外。我知道周将军和教主关系密切,所以到这里来求教主。
  不过,我和贵国的和约需要修订,你们大军破入中原后,与我们明教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