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1-24 21:04
  解缙写道:
  “贼,贼,贼。”
  道士愕然。解缙继续写道:
  “有影无形拿不得。只因偷却吕仙丹,而今反作蓬莱客。”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面上豆”与“肚里草”  常熟人严讷,长了一脸麻子。新郑人高拱作文章时,常常先在腹中起草。当时的人常笑
  他俩一个是“苏州盐豆”,一个是“河南蹇驴”。二人有一天相遇,高拱对严讷说:
  “公豆在面上。”
  严讷反唇相讥:
  “公草在肚里。”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徐广文  明代人徐广文,性情狂放,善调谑,机智聪敏。他年轻时,曾与侍御唐万阳一起游历。
  一天晚上,二人坐在灯下,广文打瞌睡,万阳将他叫醒,并出句子让他对。上句说:“眼皮
  堕地,难观孔子之书。”
  广文对句说:“呵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万阳听了大笑。
  又有一天,徐广文乘船,正值夏月,而天气却很凉爽。船家叹道:“长江无六月。”广
  文马上接过话头说:
  “对,过了五月,就是七月。”
  船家听了大笑。
  徐广文参加科举考试前,地方官设宴为他们送行。第二天,他到督学衙门拜谢,守门人
  勒索他银子,才为他通报。广文给了他银子,等守门人通报过之后,却不进门,要转身离
  开。守门人只好还了他的银子,他才进去。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年老官小  吴中之俗,人们喜次相互开玩笑,不避贵贱。有一个乡官,职位低微,迎接一妓女下
  船,突然问妓女道:
  “人都称你‘小娘’,为何年纪却又老了?”
  妓女反驳道:
  “您既称为老爹,为什么官职又小?”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隐语为对  有个读书人家里很穷,他的朋友过生日,他想去祝贺,却没有酒,只好拿了一瓶水。见
  了面时,他对朋友说:
  “请让我以歇后语给您祝寿:‘君子之交淡如。’”
  朋友即刻答道:
  “醉翁之意不在。”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打便是不打  一个秀才,夏日里到寺中去参拜一个禅师,这禅师却坐在那里,不起身行礼。秀才很惊
  奇,便问他为什么,禅师答道:
  “我不起身便是起身。”
  秀才听了,便以扇柄狠狠敲了禅师的头一下,禅师也惊奇地问他为什么,秀才答道:
  “我打你便是不打你。”
  ——明·潘游龙《笑禅录》
  梦是反的  有个人告诉朋友说:“昨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在大哭,这肯定不是好兆头。”朋友解释
  说:“不妨不妨,阴阳相反,夜里梦见大哭,白天里就是大笑。”
  那人又说:
  “如果阴阳完全相反,那么夜里梦见有我在哭,到了白天岂不是无我在笑?”
  ——明·潘游龙《笑禅录》
  破锅不卖  卖锅的人常当着买主把锅底掷地作声,以表明自己的锅结实无损。有一次,一个卖锅的
  把锅一掷,却掷破了,他便对买主说:
  “像这样的锅,是不卖给你的。”
  ——明·冯梦龙《笑府》
  鹿和獐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pāng)只有几岁时,有位客人把一只鹿和一只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献给王安石。正好王雱在跟前,客人便问他:“你知不知道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
  王雱其实并不认识,他想了一会儿,答道:
  “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上达下达  《论语》上记载孔子说过:“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意思是说君子通达于仁义之理,
  而小人通达于财利。有两个人,一个叫达毅,一个叫王达,二人同为郎中官。一天签署公文
  时,王达开玩笑戏弄达毅说:
  “每次签名时,都以你的上半作我的下半。”
  达毅应声答道: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于谦对僧人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
  后,逗他说:“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立即对出下句:“狗口何曾出象牙。”兰古春听了
  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
  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三角如鼓架。”于谦又对道:“一秃似擂槌。”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戴大宾妙对  戴大宾八岁时在学校里,老师指着厅上的椅子出对说:“虎皮褥盖学士椅。”大宾立即
  对道:“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很惊奇。
  十三岁时,戴大宾在乡试中得中,有个做官的来访谒他父亲,见大宾在庭院游戏,还是
  个稚童,以为不过是个小学生,就出对子试他说:“月圆。”大宾即对道:“风扁。”那人
  问:“风怎么会扁?”大宾答道:“一有缝就钻进去,不扁怎能做到?”那人又出一个句子
  说:“凤鸣。”大宾应声答道:“牛舞。”那人问:“牛何尝能舞?”大宾解释道:“《尚
  书》上说:
  ‘百兽率舞。’牛不在其中吗?”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容易”对  明成祖朱棣曾对学士解缙说:“有一个书上的句子,很难对出下句,这个书句是‘色
  难’。”解缙随口答道:“容易。”
  过了一会儿,成祖还未理解,问道:“你既然说容易,为何这么久还没对上?”解缙答
  道:“刚才已经对上了。”成祖这才省悟,大笑起来。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面貌一样  一个人抱着儿子在门外站着,另有一个人走过来逗乐占便宜说:“可见父子骨血,真是
  一脉相承,只看你抱这个孩子的模样,与我的面貌就一模一样。”
  抱孩子的人答道:
  “你与这孩子原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面貌当然一样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云生足下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
  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
  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
  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
  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
  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
  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
  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
  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