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作者:丹云    更新:2021-11-24 03:27
  原来小飞乃是取字"逸隐"迎亲,使外人不明新郎官真实姓名为何?
  (注:古时男子双十弱冠之年时,除了可另取"字",也可再取别号,例如姓许名鸿飞,字逸隐,号"鬼面修罗"。
  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之中最喜取字、号,而且初识之人,大多也只相互报字、号,甚少道姓名,也因为如此,古时之人常有仅知某位名人的字或号,却不知原名为何?而且久而久之,便连营生之人互称对方店号时,也是以"贵宝号"或是"某某宝号"尊称。)
  再加上婚宴中的许姓公子,并非是"鬼面修罗"许鸿飞本人,而是由心性刚强,且颇有男子英气的"绿罗刹"路飞燕,女扮男装代夫迎娶。
  如此!一位俊逸倜傥的江南富家公子"许逸隐"迎取江员外的爱女,不但顾全了江员外的体面,也无人知晓江员外的爱女,乃是嫁于武林中凶名鼎盛的"鬼面修罗",当然也可避免江员外一家人牵扯入武林了。
  也就在"鬼面修罗"迎娶江天凤之后,夫妇一行人南行不到五日,已在江湖武林中听得一则广传消息。
  据说一个月前,"少林寺达摩院"住持"性觉大师"以及"青城山"山主"白云道长",还有"乾坤一剑"刘知达三人,率两百余名白道高手,原本欲声讨心性凶残杀人如麻的"鬼面修罗"。
  然而万万未料到,三人与"鬼面修罗"在静处相谈之后,竟然已对"鬼面修罗"毫无敌意,并且皆毅然退出了声讨"鬼面修罗"之列。
  来自各方的群雄,虽然不知四人会谈的内情如何?但是心知事出必有因,因此立即相继询问内情,待详知内情之后,皆已相继离去。
  使得即将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激战,已无声无息的消失无踪了。
  可是从此之后,便已无人见过"鬼面修罗"夫妇的行踪,不知他们行往何方了?
  年余之后!人烟绝迹的险耸"括苍山"山区,在数座险陡耸山围绕的一片矮山之中,两座小山的相连之处,恍如是一座山被鬼斧神功一劈两半,形成两方耸陡山岩夹峙的山岩狭道。在左侧山缘,离地约三丈多高的岩壁卜,有一片长形平滑岩壁刻著"隐谷"两个大字。
  另外在靠近山岩狭道,离地丈余高之处有一个大凹洞,内里悬着一只铜钟,旁边尚刻有"内有凶险非请莫入"及"来客请鸣钟"两排小字。
  山岩狭道,高有五十余丈,左右两侧相距十丈宽,深长约有二十丈左右,而狭道地面乃是一条可通行车马的丈余宽木桥,而桥底则是水势湍急的溪流,流出山岩狭道,顺着右方岩壁泄流至远方山下。
  由木桥进入狭道仔细观望,只见两侧夹峙的山岩高耸陡平,寸草不生,在木桥上行有过半之后,却发觉在一大块石桥墩的另一方,乃是铁制桥面,左右各有一条铁链悬连桥面上的一只铁环,而铁链另一头则穿入前方岩壁六丈高的一个岩洞内不见。
  不过一猜便知,岩壁内定然有链条绞盘,可将铁桥卷升悬空,成为断桥无法进入谷内了。通过仅有六丈的铁桥,已然通过了狭道进入谷地,才发觉桥下溪流乃是顺着谷内左右两侧山脚的小溪流至谷口汇聚为一,再经由狭道流出谷外。
  站在狭道底端,只见眼前是一片一人多高,红如烈火的"火枫"树林,狭道口有一条可通行大车的宽敞石板路,笔直穿入枫林进入谷内。
  穿过枫林,眼前豁然开朗,两侧山岭恍如两只手臂前伸环抱,形成一片深有一百五十多丈,宽阔约八十余丈的狭长大山谷。
  只见四周山坡遍布着火枫、古松、耸柏,或是如盖巨榕,在右方一处耸陡的山壁虽无树木,却由三十余丈高的山顶上倾泄下一道匹练,使得整个山谷增色不少。
  由火枫林望向谷地,在宽敞的石板道左方,是一片空旷的空地,有数匹雄骏高头大马或追逐奔驰,或在沙泥地翻滚,或是在远方山缘,一片木造马厩后方溪水处戏水。
  石板道右方,也是一片空旷空地,也有数匹骏马,并且在远方山缘的木棚内尚有两辆宽长大厢车。
  正前方,石板路通达一片高约及胸,各种不同的四季花树,混杂成一片甚为杂乱的广阔花林,想必如此,便可一年四季皆能见到各种盛开的花朵吧?在花树林中街有不少弯曲婉蜓,且条条相连贯通的石板小道,将广阔的花树林分隔成一簇簇,或圆或长或方的花圃。
  七折八转,穿过约有十一、二丈广阔的杂乱花林,眼前则是一大片由谷地原有的巨石、古松、耸柏、花木果树以及人工增建的假山、水榭、凉亭、荷池、茅屋、菜圃、鸡舍,再加上种植着五颜六色,各种不同花草的花圃,由不知有多少,难以数计的石板小道,将各景一一串连贯通。
  而且如此宽有二十丈左右的庭园,竟然由谷口之方分由左右,沿着两侧山缘延绵,通达谷底一片约有七十余丈高的耸陡岩壁处,如此宽阔的巨长园景,除了谷底的耸陡岩壁之外,等于已将整个正中谷地全然包围住了。
  扣除了园景占地,正中谷地虽然尚余不到四十丈宽,但是尚有近丈深的狭长谷地。穿过园景,宽敞石板路前方十余丈,足以一人合围,漆着朱丹的粗木为柱,再环抱粗木及木板,搭建成一座大牌坊,牌坊上的横区刻著"虹霞仙居"四字。
  穿过了牌坊正中的石板路,两侧空旷无物,而石板路通达谷底一片高有丈余,宽有二十四丈,深有三十六丈的巨大石基座前。
  石基座上,则是一幢雕梁画栋,廊庑雕栏的三厢双层楼宇。
  昔年古陈落难皇室,缅怀皇室的威严盛况,因此在谷中建造了有如皇宫的雄伟广阔巨楼,但是被烈火焚毁之后,仅余此座贴壁而建的广阔巨楼石基了。
  因此建在广阔石基上的三厢双层楼宇,除了贴壁而建的正厢外,左右两厢后方皆留有三丈宽的廊道,而正前方则距石基边缘尚有十五丈左右的空地,便已建妥如此宽敞的三厢楼宇。
  可容十余人并行,丈八宽阔的九级石阶,通达上方空旷宽敞的石基地,而正厢及左右两厢的楼宇,皆是以粗有一人合围的巨柏为柱,且漆以朱丹红漆,因此甚为坚固。
  三厢上下两层的廊庑及外墙,以及花门花窗,皆雕有各种日、月、星、云、山水、灵岩、扇、鱼、仙、蝠蝠、鹿、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龙、凤等等祥瑞图刻,代表着光明普照、水生、善裕仙福禄、睦友、长生不老、辟邪祥瑞等等,并且皆漆以金漆,在阳光映射下闪闪发光,更显得气派非凡。
  顶方青瓷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生光,屋脊左右各有一头"螭吻"在正中登顶抢珠,四方飞檐雕景更为精致,使整幢巨楼更显得雄伟壮观。
  正厢底层正中大堂虽不宽大,但是深长且高达及顶,正对堂门底端乃是一块巨长石基大香案,上面布置供奉着祖宗牌位,堂中是一张十人大圆桌,以及厚重圆木椅,两侧皆有四张宽大大师椅,及一张长桌、凉杨。
  身穿淡素青绸衣,已然比以前丰润白净的赵妈,正清理着客堂。
  正中大堂高达及顶,因此左右两侧的楼层,已被分隔为单独的双层厢房,并且内里皆有梯阶贯通上下两层,因此说是整幢楼宇,倒不如说是,只是将两幢双层楼宇的楼顶及堂门,接合相连而形成的,如此两侧楼内皆甚为宁静互不扰及。
  左侧上下两层,上层除了前面廊道外,乃是整间大卧室,除了数张妆台及两座贴墙的宽大衣橱外,卧床乃是铺着厚褥软垫的厚木大通铺,足可供七、八人同时睡卧。此处乃是"粉罗刹"庄秀云、"蓝罗刹"常幻云、"赤罗刹"吴梦湖以及"红罗刹"小雀、侍女小菁,五人共居之处,但是此时仅有小腹突显的"粉罗刹"庄秀云,独自一人侧卧床上。
  下层则是分隔成内外两间,外间是休闲兼起居室,侍女小菁正抱著"赤罗刹"吴梦湖所生,不到两岁的胖娃娃逗乐着。
  内间则是可供四人共榻的木床,但是也仅有"红罗刹"小雀照顾著"蓝罗刹"常幻云所生,仅四个多月大,在床上熟睡着的幼儿。
  右侧上下两层的摆饰虽然与左侧不同,但是床榻及隔间皆相同,属于"紫罗刹"金秋雪、"绿罗刹"路飞燕、"青罗刹"江天凤,还有"花罗刹"朴玉娥、"翠罗刹"小娟,以及取号"银罗刹"的小萍,六女共居之处。
  此时在上层大卧室中,坐在妆台前,大腹便便的"绿罗刹"路飞燕,不停的双手揉腰,且唉声叹气不止。
  盘坐床上的"银罗刹"小萍则照顾着也是大腹便便的"青罗刹"江天凤,而下层卧房内,"花罗刹"朴玉娥掀起衣襟,露出圆滚饱满的雪白玉乳,满面母性慈色,喂食着尚未满月的女娃儿。
  另一方,天癸已临,身躯不适的"紫罗刹"金秋雪,则是怔怔的望着母女俩。左厢楼,上层则是一间书房及两间客房,下层乃是休歇玩乐及教习之处,此时"蓝罗刹"常幻云、"赤罗刹"吴梦湖以及"翠罗刹"小娟三人,正分别教导五个年约七岁至十三岁的男女。
  原来有一次,小飞与"绿罗刹"路飞燕还有"青罗刹"江天凤及"银罗刹"小萍,驭车同往"杭州城"添购大批日用所需之时。
  在途中,遇到一个拍花恶人,带着拐带的两个小女孩及一个小男孩,欲贩至青楼或富贾人家为婢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