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丹云    更新:2021-11-24 03:27
  难道这些人都是要抢许公子身上玉佩的人呀?"
  "嘘……你别嚷嚷……先看清楚情况再说!"
  由树林内先后掠出的两名年轻女子,正是江天凤主婢两人。
  此时,在楼内的大妞耳闻亲娘的呼唤声,并且也见到爹娘及外公、外婆皆已赶至,顿时欣喜的朝小飞笑说道:"飞!我外公、外婆及爹娘都来了……"
  话声一顿,接而又大叫着:"外公、外婆……妞妞在这儿!你们快来嘛,他们要欺负他呢?"
  然而小飞面对着数十名黑白两道高手毫无惧色,且敢率先动手挑起拚战一决生死,但是耳闻来人是大妞的爹娘及外公、外婆,顿时心虚得头皮发麻,尤其是对"逍遥书生"吴启明有些畏惧,万一他们知晓自己诱奸了大妞,那么……
  再者,方才也已听见树林前的女子声音,似乎就是江天凤主婢两人,万一江姑娘与自己打招乎,且与大妞相见之后,大妞她会……
  因此,小飞此时又怎敢面对他们?心中愈想愈慌急,已然心生脱身之意了。
  当"云梦双星"洪腾龙夫妇以及"逍遥书生"吴启明夫妇,在十余名昔年好友的陪同下,同时往楼前行去,使得围立楼前的二十余人,皆已心生警戒,且有志一同的聚集一起,似乎有对垒之意。
  就在此时,倏听楼内传出大妞的急叫声:"啊?飞……你要去哪里?别走……你等我……"
  众人闻声急望,只见一道黑影正纵出栏外,接而便听落水声哗响,待十余人惊急掠入楼内外望,除了滔滔江水迅速东流,以及江心的一些大小船舶之外,已不见小飞的踪影了!
  --------
  ◆第十一章 重踏江湖诱仇踪 残厉一战扬凶名
  --------
  彭蠡之口,有石钟焉。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若洪钟。
  在"浔阳"下游百余里地,乃是"鄙阳湖"湖口与大江贯通的交汇处,因为可经由湖口水道进入"郡阳湖",然后再经由汇注入湖的赣江、盱水、昌水、信水、鄱水、乐水、修水等数条大河,可通达南方上千里地的大小县城。
  因此由长江进入"鄱阳湖",以及出湖入江的往来船舶众多,使江、湖交汇的水道中,舟船往来频繁,并且在湖口东岸有一处大码头,供往来江船停泊上下行旅或装卸货物。
  因为行旅众多以及百货集散,客栈、酒楼、货栈、车马货行也随之应生,使得大码头附近,已然形成了一个甚为繁华的"湖口镇"。
  在"湖口镇"右方临江的湖畔有一座石山,因为山岩凸伸入湖口的水道中,因此往来长江及"鄙阳湖"皆须沿着山岩而过。
  凸入水道中的岩山,因为久经江水及湖水潮夕起降的往来冲激,因此已被冲激出千百个大大小小的孔洞,另外在水面下的山岩正中,则是早已被冲激出一个贯穿山岩的巨大水洞,并且每每涨潮时便往上方冲激,终于形成中空之状,并且与一些小孔洞相通。
  因此每每水势冲激或劲风灌吹孔洞时,皆会在内里激荡出回声,使得经过岩山舟船上的人,皆可听见有如钟鸣回声,故而便将此座水道中的岩山称之为"石钟山"。
  突然!由"石钟山"岩壁的水面下迅疾冲升出一个身影,接而攀住岩壁上的凸岩喘息不止,并且喃喃说道:"好险……好险……总算浮出水面了:这条水底岩洞,曲折婉蜒,至少也有两三里长吧?险些一口气换不上来,便要溺死水洞中了。"
  由水底冒出的人影,正是由"浔阳"跳江脱身的小飞。
  原来小飞纵身入江脱身后,立即潜入水底顺流而下,只要顺着江水流出数里,便无虑遭众人追及了。
  虽然小飞水性高超,且内功深厚可屏息甚久,但是他却不熟悉长江水道的凶险,也不知湍急的江水两岸有甚多的沼泽地,以及少有人知的漩涡、暗洞。
  小飞潜至水底,任由湍急流水带着身躯顺流而下,正默默估算已流出多远之时,倏觉身躯流速加骤,而且有一股巨大的吸力,将江水及自己的身躯吸入一个漩涡中。
  心中一惊!立即提功欲冲,然而任凭小飞的功力已达任,督贯通之境,但是江水流速迅疾且吸力巨大,手足划动毫无着力前冲之状,身躯依然被巨大吸力吸入水底暗流之中,流向不知凶险的何处?尚幸小飞身历险境数度,已有了临危不乱的历练,心知已然无能脱出漩涡,便立即停止手脚划动,以减少气息的损耗,任凭江水吸力带着身躯冲流。
  (注:一般不会游泳而溺水的人,十之八九俱是在惊慌心骇中狂乱划动手脚,因此反而使身躯下沉,并且使肺部空气损耗甚速急须换气,但是在水中如何换气?因此便会遭水呛入肺内,以致呛昏窒息。
  习练游泳的人,依序,首先须练习如何潜水屏息,如何使头部浮出水面,如何换气,尔后才能习练各种不同的泳技,因此纵然不会游泳的人,只要能镇静不慌的保持清醒,放松身躯,减少空气的损耗,若是也知晓如何才能利用水的浮力以及手脚的划动,使头部浮出水面,如何屏息换气,如果能偶或的换一口气,不被水呛入肺、腹,便不会被水呛得窒息昏迷,以致沉入水中溺毙。
  也许有人认为说来简单,若是身处危境之时,岂会不惊慌?岂会想到如何自救?可是事实便是如此,不论身在何等危险之中,能镇定思考的人,生机必然比惊慌的人多出一些时间,或许只差这一点点的时间,便能自救脱险,或是被人救出危境。)
  小飞随着流水迅疾冲入一个黝黑无光之处,虽然看不见四周景况,可是由水势以及偶或碰撞到平滑的岩石,心知可能是被吸入一个洞穴内。
  既然水势如此湍急,且吸力如此巨大,另一方必然有更大的出口,因此只要气息足够,或许便可被冲流出洞穴,或是又回流至江中了。
  可是被汹涌湍急的水势不知冲流了有多远?小飞已然觉得体内气息逐渐不足,若是尚未能浮出水面换气,可能即将气尽遭溺了。
  正当小飞心中开始惶恐之时,水势突然减缓,并且朝四方扩散,似乎已进入一个突然宽阔之处。
  接而水势疾泄而下,小飞的身躯也已被湍急冲流之势冲出水面,并且凌空疾坠而下。
  至此,小飞虽是心中一惊!但是也狂喜无比的立即凌空吐气、吸气,并且提聚十成功力连连振臂上冲减缓坠势,虽然身躯依然下坠,但是坠势已减缓甚多,终于又坠入水中了。
  此时的水势虽然依然甚为迅速,但是已平稳得并无吸力了,因此小飞立即由腰囊内取出野宿时常用以为光的明珠,霎时使周围景况入目。
  只见身处一个甚为高阔的大山洞中,前方是一片有如一片巨大水帘般的瀑布,另一方则是黝黑得看不见底端。
  "啊?好大的一个山洞!"
  惊呼出声时,只见身躯已然顺着流水,又将冲流入另一个更大的水洞中,因此立即暴冲出水面,并且斜掠向看不见景况的另一方。
  凌空斜掠中,藉着珠光由上而下观望,已然发现前方有一片白色的地面,顿时欣喜的往前下落。
  但是尚未落地,才发现白色的地面竟然是遍布着枯木、舟船的残片,以及无数的枯骨铺成,因此心惊中急忙顿止掠势,落在一片小舟残板上。
  有明珠为光,迅速观望立身之地的四周景况,才知晓密布着无数人、兽枯骨,以及枯木舟船残片的地面,竟然是被波涌流水围绕,凸出水面仅有三、四丈宽阔的一块凸岩而已。
  左前方五丈之外,由七、八丈高处顷泄而下,如同一片巨大水帘般的十余丈宽阔水瀑,自己大概就是由水瀑上方,湍急的流水中冲坠而下。
  而右方离凸岩三、四丈外便是岩壁,便是方才见到的那个水势流泄而去的大山洞。
  再环望一圈,已无流水泄流的洞道了,因此除了冲流至此的水洞外,仅有那个大水洞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了。
  续又缓缓环望四周岩壁上方,突然发现左侧约莫十三、四丈高处的岩壁间,也就是靠近水瀑顶端水面,约有五、六丈高之处,似乎尚有一个岩洞?于是仔细的注视一会儿后,发觉岩洞约有一人多高,岩洞下方约一丈左右的岩壁较为光滑,似乎是经过流水冲激。
  再仔细望向别处,果然也是相同,终于恍悟不知多少年代之前,此山洞中的水势比现在还高有十一、二丈左右。
  岩壁经年累月的遭水势冲激,于是逐渐平滑,但是水面之上依然是凸岩零乱。
  观望一会儿,再也看不到其他岩洞,于是纵身入水,游至岩洞下方的岩壁前,再顺壁纵身而上掠至洞口。
  藉珠光内望,只见洞内棱石甚多,与一般的岩洞相似,但是突然发现一块略平的岩石上有一堆异物?因此好奇的行近观望,竟然是一些衣物?伸手欲提起观望,但是手指刚触及衣物,竟然已化为腐灰。
  再仔细观望,才知晓不知历经了多少年代?衣物早已腐朽,但是因无风且无物碰触,因此依然保持着初时放置的状况。
  既然有衣物放置于此,便表示曾有人大难未死,进入此洞,因此心中已涌升出一丝希望,可能洞内另有出路?但是深入不到四丈,岩洞突然折转,而且前方竟然是一个仅有丈余深的一个死洞,并且在洞底有一堆乌黑之物,仔细观望,竟然并放着一柄约有双拳大小的八角乌锤,以及一片两尺左右的圆盾,还有一件怪异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