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唐世贵    更新:2021-11-24 01:20
  克又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出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以封、钜、封父、富父为氏。伯陵生蜂氏和逢,逢生殳(为殳氏)、延(为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后以氐为氏。与伯陵为兄弟的另一支祝庸氏更加人丁盛兴,支裔发达。祝庸生求嚣,求嚣生条和句龙,句龙也即后土。后土因平水土,人民纪念他,尊他为社神,后来社稷这个名称即代表国家之意。句龙之后有句氏、句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后衍生出共氏和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于商周分封,有吕、申、隋、淳、向、雹甘、州、文叔、岳氏、先龙。先龙生玄氏,为乞姓,今西南民族多以乞为族名,如仡佬、仡佤,瑶族称仡尤,苗族称仡熊等,皆为其支裔。玄氏之后代为羌氏、符氏、杨氏。羌戎氏。州生淳于,淳于之后为淳氏、于氏、淳于氏。文叔之后封于焦、许,焦有焦氏和谯氏,许之后有许、鄦、叔、函、礼、容成、锡我、买、止、文、苴、苴人等氏。申之后为申氏、申叔氏、申鲜氏、宇氏、谢氏、射氏。吕之后为吕氏、甫氏、旅氏和吕尚。旅氏又衍生出李氏。吕尚即姜子牙,建齐国,其后为齐氏、井氏、章、牙氏、尚氏、吕相氏、丁氏。章之后为章氏、章仇、鄣、申章、赤章、赤张。丁氏之后更衍生出百里、西乞、白乙、余、余丘、蛇丘、鉏丘、闾丘、咸丘、籍丘、梁丘、廪丘、卢蒲、艾、剧、檀、高堂、灌檀、糕、崔、、移、若、丁若、陆、大陆、将其、东门、东宫、西宫、南史、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丙、邴、子囊、公牛、公牵、毋知、祭公、仲长、诸儿、士强、乐、利、齐季、子旗、子功、子公、子泉、子乾、公旗、翰公、子雅、子尾、雍门、子剡、卢、隰、茶、骆、明、弦、旗、灵、彦、恒、亘、威、盖、铎、李、畅、子渊、厉、襄、子襄、献、易、坚、栾、子牵、捷、青、营、柯、析、壬、角、丘、左、湃、国、晏、宾、平、纪、癸、柴、庆、贺、苑、掌、高、望、绍、汲等一百来个族姓的后代。所以炎帝氏族的后裔和黄帝氏族之裔一起构成了今天汉民族的主干,今天的中国人也就自豪地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由于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南迁湖南,所以今湖南酃县塘田乡出现了炎帝陵,传说是神农氏之墓。即《舆地纪胜》所说的,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路史·后纪四》认为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茶陵”,即庆甲和来的子孙都迁到茶陵发迹。罗苹注云:“今陵山尚存二百余坟,盖妃后亲宗子底在焉。”这一群神农氏宗族古墓,正是氏族公墓的丛葬之地。到公元967年。宋太祖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了炎帝陵,因加以修理,并立庙奉祀。开宝四年置陵守七户,明嘉靖间置圣容殿,以奉祀神农氏。以后的各代,也都重视对炎帝陵的祭祀。
  第八部叶落归根
  第一章 黄帝封禅及战争余波
  黄帝战胜了天下所有有能力与他争夺帝位的人,把他们杀的杀了,赶的赶到了南方瘴烟之地,或者那寒冷的北海。如今,那最后一个反叛者郴夭,也被他把他的头砍了下来,他这最后的后顾之忧,也不存在了,于是,他在轩辕之丘会盟天下诸侯,万帮会盟之后,他又驾上龙车,如文献上所说的开始了巡狩,以显示他这天子之威。伟大的黄帝,他战胜了他的兄长炎帝后,他曾经在西泰山会合天下的鬼神,然后在那里封禅。那时他坐在大象拉的宝车中,六条姣龙跟随在他的后面。毕方鸟给他驾车子——这毕方鸟,形状象鹤,人的脸,白色的乌嘴,青身子,红色的斑纹,足只有一只,鸣叫的声音就是“毕方、毕方”的,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起烽火;蚩尤带领着一群群虎狼在前面开路;稍后一点是雨师和风怕打扫道路上的尘埃——风伯名叫“飞廉”,头像雀,长着一对角,身体象鹿,蛇的尾巴,豹子的斑纹,雨师叫“屏翳”,又叫“蓱号”,他的身体长得很奇怪,象一只蚕子,但这小东西却不能小视,只要他使法,天空中就会浓云密布,顷刻间就会降下倾盆大雨来,可惜这两个马前是瞻的人物后来却背叛了他,投入到蚩尤的怀抱里去了。而所有其余的鬼神们便通通跟随在黄帝的车子后面。这些鬼神,有的马身人面,有的鸟身龙头,有的人面蛇身,有的猪身牛足蛇尾……。奇形怪状、种种不一而足,还有凤凰飞舞在天空,媵蛇(一种生有翅膀的神蛇)伏窜在地上,这支队伍的仪容是多么盛大而威严了。黄帝高兴起来,就制了一支名叫《清角》的乐曲,命乐师为他演奏。这乐曲悲凉激越,真是能够“动天地、泣鬼神”。
  黄帝的威武和尊严,这已经是他作天帝时候的光景了,在这以后,还有过一场与炎帝的部属蚩尤等作斗争的过程,直到把他们都战胜了,黄帝这才坐稳了中央天帝的宝座,成为天下至高无上的首领。
  作为天帝的黄帝,他又是中央的天帝,其余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个天帝主管着。
  黄帝不仅有神荼、郁垒两个鬼头子为他值更,而且还有和神茶、郁垒这两个神有点类似的,在南方的荒野,又有十六个神人,一个个都是小脸颊、红肩膊,手臂和手臂互相挽连起来,在那里为黄帝守夜也就是要巡察巡察有没有什么妖魔鬼怪晚上出来惹事生非,以免惊动在某一处行宫里酣眠的黄帝吧。白天他们便隐去了,到晚上他们又开始出现,人们叫他们做“夜近神”。
  忽一日,黄帝驱车来到东海,登上恒山,如《云及七籖》卷一百《轩辕本纪》上称:“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黄帝就在桓山下的海滨得到一只白泽神兽,这兽能说人话,了解万事万物的情况。黄帝因向他询问天下鬼神的事情,凡是自古以来精气所凝聚而成为物象、游魂所接触而成为怪变的,共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兽说了出来,黄帝便叫人把它们画为图画并加上说明文字,用来昭示天下。黄帝又亲自作了祝邪文字来咒咀它们。
  因为这白泽兽知道天下万事万物,所以,黄帝便从它口中得到了炎帝已死的消息。黄帝为了确证白泽兽的话的准确性,便派出快马到南方去打听。
  黄帝在巡游途中听了从南方赶回来的探子的报告后,证实了他的同父异母之兄炎帝已经死后,他既没有悲也没有喜。他悲不起来,炎帝是他的长兄,为与他争夺部落首领,落得此下场;他喜也喜不起来,因为他自己也老了,两鬓已经斑白了,再没有年青时候那种光彩了!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一件事就是:他成了真正的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必须在西泰山行封禅之礼。
  这一次到西泰山,却没有第一次那么威武雄壮的排场了。因为过去前扶后拥的人,死的死了,背叛的背叛了,不过为他驾车的却是四匹宝马:夸父国的首领在秦山得到的,献给了喜欢巡游天下的黄帝。秦山的北边有一片周围好几百里宽广的桃林,据说是他们前首领夸父追日渴死后扔下的手杖变化成的。这片桃林形成后,上天的玉皇大帝,便把他的那些多余的不中用的马遗弃到这里,所以,这里便有了野马,那些野马,原都是在天宫里受到宠幸的骏马的后代子孙,虽然变得野性更加难驯了,可是它们英武高贵的禀性还在。不过黄帝有这四匹宝马驾车,也够威风了,这些马奔驰起来,如腾云驾雾似的。其实,这些宝马原本就是上帝有意把它们赶下界来,好为黄帝驱使,只不过假夸父国新首领之手罢了。
  此时的黄帝也不像他年轻时乘坐龙车,在这车中总是嫘祖与素女陪伴着他,如今这车中空出来一个位子,就他和草原美女。他虽然有三位妃子,然而,他对她们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了,车中的另两个位置就永远留给他的爱妃嫘祖和素女罢!他的龙车在前面飞驰,后面紧紧跟随着他的卫队和随从们的车子。
  在西泰山上,因为要修封禅台,黄帝又想到了被闲置的仓颉,所以便起用仓颉前来监工,先期修好一座高五丈,长与宽各九丈的封禅台。台的高、长、宽取八卦的九五之尊之象征。
  黄帝由草原美女扶上封禅台,坐上那华盖之下的宝座。
  乐队首先演奏《棡鼓曲》,以壮声势。前面已叙述过,此曲共分为十章,有什么“雷震惊”、“猛虎骇”、“灵蘷吼”、“雕鹗争”……等等。单从这些歌曲的名目看,已经可以想见那勇武和雄壮了;又还配以“棡”这种特制大鼓,就更是气势不凡了。
  黄帝的随从,那些来受封的人及观光的百姓一齐跪下恭听。
  乐师是没有资格登上封禅台的,他们只能在台脚下演奏。
  台前专门修建了一块平地,可以容纳数百人。这块平地不仅有乐队的地方,而且还有表演的人的位置。这时,十几个青年男子,头戴面具,伴随着音乐的节拍便在那场中央舞了起来。
  黄帝的大臣岐伯、天老、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容成、仓颌浮丘公兄弟等一干人就跪在最前面。
  这种音乐当然不是庆功,而是一种悦神音乐舞蹈,特别是那鼓由黄帝的那些大力士敲得震天响。棡鼓声不仅在那山涧回漩,而且还在那云彩间缭绕。这如此大的鼓声正是要让坐在那灵霄宝殿中的上帝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