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唐世贵    更新:2021-11-24 01:20
  都城的十里大道上一片悲哀。当时天空阴沉沉的,一会儿便飘洒起了菲菲细雨。为这悲戚的人们更增添了一层悲凄的氛围。一个人从那里来,又回到了那里,这就叫做叶落归根罢,或许就是轮回!
  西陵国首领亲自带领臣民渡过黄河,迎接黄帝的正妃娘娘嫘祖的灵柩。
  嫘祖被安葬在大海边的龙门山脉下金鸡山上——那是她与黄帝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嫘祖的英灵屹立在这里,由此,得名嫘祖山,成为确保一方之平安的象征。
  嫘祖山的对面是龙门山余脉马头山,此山是徐家大山的一个独特山峰。山形很像一只蚕,身子很长很长,紧紧连着徐家大山,故名蚕山。远远望去,此山看不见山影,好像是从天上吊下来的一只马头,所以又名马头山。山右连将军坡、上马咀、兵马桥,兵马塘。山左上接剑门山,下延打鼓山的下马咀。西陵河曲折流经山麓。山脚有块平地,嫘祖曾在那里操兵练马。
  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之战后,炎帝有一股败兵逃回了姜水,然后,伙同炎帝原先退伍返回姜水的将领们,很快成为一股恶势力,接着穿过秦岭的原始森林南下“飞来峰”,进入了西陵国,在大海边的马头山占山为王,打着金二伯的旗号,招兵买马。他们满以为占领了嫘祖发迹的龙门山脉,就能称霸天下。为此他们落草为寇,昼夜鸣钟,严重扰乱了西陵国护桑养蚕抽丝织绢的正常秩序。嫘祖被安葬在金鸡山后,她托梦给西陵国首领:先在点灯山放火点灯为号,再在打鼓山、青龙山,打钟山击鼓助战,大张声势,并在西陵据点调集大批人马,前哨驻扎将军坡,大队人马驻扎上马嘴、兵马桥、兵马塘,再从营盘山调来人马,把守马头山十二峰和下马咀,断绝通道。然后从王岗咀调一支兵马,把守西陵河渡口,控制水源,然后叫兵士们扬言;只准马头山的人马下山取足五天的饮水,五天以后不准到河边取水。到第五天,首领派人又送去五天的食粮,还口传一信;五天以后愿意归服的,全部下山在候旨坝等候黄帝的圣旨。
  首领按照嫘祖显灵时的指示,迅速在马头山一带布置军队。
  马头山的将领受到感动,果然,最后一天,山上一阵钟响,将官们率领人马齐集在候旨坝。这一来,点灯山、烟台山的灯火一齐熄灭,呐喊声止。其它山头一片肃静。唯打鼓山的钟鼓声打得更响,庆祝胜利——这是欢庆将领们愿意接受黄帝的统领。
  后世川北盐亭县有童谣曰:
  水丝绣二龙,三观飞来峰。
  嫘祖吾乡里,织绢保龙门。
  当时,临魁带领炎帝部落投靠了黄帝,此时正在南方的江汉平原,而炎帝却一直扣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里。蚩尤要向黄帝发难,自然打着炎帝的招牌“名正言顺”。
  这样,蚩尤便劝说炎帝再次出来主持征讨黄帝的大政,这样便可以了了未竟的心愿。可是,炎帝毕竟年老力衰了,宁愿守着眼下的一点基业,安分地做个良民,利用有生之年精究他的医道,为部落再尽一点绵薄之力,所以,再也没有雄心大志去进行军事冒险了,去和壮年力盛的黄帝争什么高下——他不可能把父亲少典氏传下来的权杖带到土坑里去。而且他知道,战争如果发动起来,不论胜败,世间的百姓首先又要遭殃受害,这也是仁爱为怀的炎帝所不忍心再见到的。因此,便没有听从蚩尤的挑唆。
  这样,蚩尤便假借了炎帝的名号,自称炎帝,正式揭起了反抗黄帝的旗帜。他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从东方、北方向黄帝杀奔而来。
  黄帝由草原美女陪着,此时正在昆仓山的行宫里游然自得的散散心,因为他早年失去了母亲,壮年又丧失了爱妃嫘祖,而他最宠爱的素女又离他而去,他虽然已经得到了父亲少典氏的权杖,并坐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宝座上,但他并不幸福,而有时更使他痛苦。有时他真想在这昆仑山中,高兴时,由着侍女搀扶着到悬圃去游一圈;累了就躺在那辅有虎皮的白玉床上睡一会儿;饿了,那些侍女立即就会献上白玉膏来。黄帝过起了这种悠然自得的日子,再不想过问政事,当起太平天子。一天,行宫总管陆吾向黄帝报告了蚩尤私自逃跑回去发动了大兵,要来和他争部落首领的宝座了。黄帝得报后,不免大吃一惊。
  黄帝是善于“讲道德、施仁义”的,起初他还想用他那一套仁义道德来感化蚩尤,可是顽强而又固执的蚩尤,却不受他什么仁义道德的教化。黄帝没有办法,终于,也只好用战争来对付战争了。黄帝走下昆仓山,回到轩辕之丘急忙集合兵马,并迁都涿鹿之阿,(《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邑于涿鹿之阿”。)以示他抵御蚩尤的进犯的决心,这样,双方便在中原大地展开了又一场恶战。
  这一场战争是猛烈无比的,蚩尤这方面的军队,有他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弟兄,还有许多勇敢善战的苗民。黄帝这方面的军队,有天女魃和应龙,有四方的神怪,还有人熊、狗熊、大老虎、小老虎、狐狸、豺狼……种种凶猛的野兽。正所谓棋逢对手,便有一场好戏看。因为,黄帝的精锐部队集结在大草原的,所以,他们主要的战场还是在东北的阪泉,就是上一次黄帝和炎帝交过战,打败了炎帝的一带地方,以后才转移到南边的涿鹿的。
  蚩尤不听炎帝的劝告,向黄帝发动战争后,炎帝也没有能力来阻止蚩尤的军事行动,所以,炎帝便趁机带着他的随从,向南方逃去,准备去与他的长子临魁会合。因为,他知道黄帝的厉害,蚩尤迟早是要失败的。
  战争一开始,果然表现出了蚩尤这方面军队的强悍,黄帝虽然有一大群野兽冲锋陷阵,又有四方的神怪和许多诸侯来帮他的忙,还有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随时准备出击,究竟也还不是蚩尤的敌手,所以接连吃了好几个败仗,致使黄帝的军队很狼狈。
  蚩尤所统领的军队里的这些妖魔鬼怪都有一种发出怪声来迷惑人的本领,专门摄取人的灵魂。而且,还不知从何处飞来两只怪鸟来为蚩尤助战。
  几日后,双方再次交战。蚩尤命令自己军队中的妖魔鬼怪一齐发出怪叫声,这怪叫声使黄帝军中的虎、豹、狼、熊心惊胆颤,四散奔逃,使土兵迷失本性,束手就擒。人听了这种声音,就会昏昏糊糊,失掉知觉,跟随着怪声发出的方向走去,结果便做了妖魔鬼怪的牺牲品。这些妖魔鬼怪大概可以分做四种:一种是感爆,人的脸,野兽的身子,四只脚;一种是神槐,也是人的脸,野兽的身子,却有一只手,发出的声音好像打呵欠,第三种,却象个三岁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红,长耳朵,红眼睛,乌黑光亮的长头发,喜欢用学人说话的声音来迷惑人,第四种就是那不知名的两只怪鸟。那凄厉之声更是吓人——四种妖魔都不是好惹的东西,黄帝的士兵被他们迷惑去的不知道有多少,这种战争形势对黄帝越来越不利。
  后来,黄帝的大臣容成子亲自到崆峒山请教了广成子,才知道蚩尤的妖魔们虽然喜欢发出怪声来迷惑人,自己却最怕另一种声音,就是龙吟的声音。容成子又问了那两只怪鸟的来历。广成子说:鼓与钦鸊那两个凶徒还阴魂不散,钦鸊化作一只大鹗,白脑袋,红嘴壳,老虎的爪子,背上有黑色斑纹,形状象鸱枭,鸣叫的声音象鹄。鼓也变化作了一只鵘鸟,形状有点象猫头鹰,红脚爪,白脑袋,直嘴壳,背上有黄色斑纹,鸣叫的声音也和黄鹄差不多。它出现在世间,世间一定就要惹起猛烈的战争。容成子听后,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鼓与钦鸊这两个凶徒趁机也想来报仇。
  得到广成子的指教,危难之时,于是,黄帝就叫兵士们用牛羊角做军号,从中吹出低沉的龙吟般的声音来。这种声音吟吟婉啭,响彻整个战场,蚩尤统领的山精水怪们,那些发出怪叫的妖魔鬼怪倾听到了龙吟,一个个浑身无力,魂飞魄散,赶忙停止怪叫,一个个都心惊胆寒,如痴似醉,再也不能兴妖作怪了。亡命地向后逃窜,黄帝的大军才得以保全。黄帝的骑兵部队立即拥上前去,骑士们挥舞长剑,杀得蚩尤的人四处逃窜,便打了开战以来的一个小小的胜仗。
  那两只怪鸟是从昆仓山飞来的——鼓和钦鸊变成了两只大鸟,这两个叛逆的出现当然是借机向黄帝寻仇,本想与黄帝作对到底,然而,这两个叛逆与其他魑魅魍魉一样怕听龙吟声,仇未报成,反而夹着尾巴逃回了昆仑山,但两个坏蛋并不死心,他们想:黄帝在人间作战,顾不了他的行宫,不如称机一把火给他烧了,也可以出一口恶气。然而,这两个坏蛋刚好潜入宫中,正准备放火时,竟被行宫总管陆吾的手下抓个正着,然后,陆吾亲自把这两个两个坏家伙押到了幽都,交给了黄帝的属神后土惩治。
  蚩尤虽然受了点小小挫折,但他的实力还很强大,战争的主动权仍然还在他手中。有一次,当双方的军队在原野上战斗正酣的时候,蚩尤不知道弄了一种什么魔法,忽地从鼻孔里喷出漫天漫野的大雾来,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困住,不辨东西南北的方向。
  在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雾中,一个个铜头铁额、头上生角的蚩尤兄弟就更勇猛了。他们在雾中或隐或现,时出时没,逢人便砍,见人就杀,只杀得黄帝的军队马嘶人叫,虎窜狼奔。
  “冲出去呀!冲出去呀!”黄帝手里挥舞着宝剑,站在战车上,大声地喊。
  “冲出去呀!冲出去呀!”四方的神也应和着黄帝的喊声,齐声呐喊。[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 1 7 Z . c O m]
  老虎在吼,熊在咆哮,对着这片威胁生命的大雾,大家都希望早点冲出它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