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唐世贵    更新:2021-11-24 01:19
  大水泛滥,土地被淹没,虫灾、草木荒,眼看使他们收获无望。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类妄图靠着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自己的愿望。
  古时候,人们都是吃鸟兽的肉和山上的野果过日子,《白虎通·号》中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耨,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到了炎帝神农时代,人口慢慢多起来了。炎帝站在都城外,面对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心想:鸟兽总会越吃越少,而草木的果实,每年可以生长一次,可以源源不断。要是能把那些最壮实的草木种子拿来种植,就可以年年有更多的收成,不愁食物短缺了。
  听訞见丈夫一直在沉思,过了一会儿问道:“炎帝,你又在想什么?”
  “我在想,草木的果实由我们自己来栽种,那有多好啊!”
  “这有何难呀!”听訞顺口说道。
  石年知道自己的妻子是仙女,天下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她呢?于是,夫妇俩与儿子临魁一起从山上砍来一些木料,炎帝在妻子听詙帮助下,一起创造成掘土锄地的耒铭、耒耨,让他们的琉璃狮子狗在前面拉着走,自己在后面扶着木把掌握方向。土翻好后,听訞领着她的四个女儿一同又从野地里收集了一些草籽,开始试种起来。四女儿女娃虽然人小,她也手捏种子,把它撒进那刚刚犁过的土地里,她当然希望她播下的种子,将会长出茂盛的禾苗来,挂着长长的穗子。中国在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就这样开始了。如《易·系辞下》称之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管子·轻重篇》也说:“神农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
  第二年春天,炎帝夫妇俩与子女们种下的这些种子破土而出,长得很茂盛。到了秋天,收到了比自然生长的多几倍的收成,炎帝为此高兴极了。
  炎帝便教百姓,在秋天采摘果实,从中选出壮实的为种子;利用冬天时日,大造木耜、耒耨,以备来年之用。
  又一个春天,炎帝就叫稻、黍、稷、麦、菽五位大臣,带领百姓,按土地的高低湿干等情况,划分地段,分头大面积种植。
  上帝原本就是派遣他的宫女听訞下凡来帮助炎帝种植五谷的,如今整个部落已经开始试种了,这件事又感动了他。他再打发一只满身通红的神鸟,衔着一株九穗的禾苗,飞到炎帝他们开垦过的土地上空,把种子撒在地里。又命令太阳神和雨神帮助照管。结果,五个地段长出了五种不同的作物。为了便于记忆,炎帝就按五个大臣的名字,把这五种作物叫做稻、黍、稷、麦、菽。这年秋天,长出了一尺多长的穗子,那五个地段,如同五大金黄色的海洋。
  这种五谷种一季可以收三年,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这样一来,许多人就慢慢地懒惰起来了。
  那只神鸟把人间的情况报告给了上帝,上帝知道后,很不高兴,叫米谷神速速收回五谷中长生不死的成分,而且种一年只能收一次。又命红色神乌也留在人间,每年春天催促百姓耕种。后来,那神鸟就变成了现在的布谷鸟。
  人类自从受到上帝的惩罚后,改变了懒惰的性格,开始了辛勤的耕种,从此,便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品格。人们为了感激炎帝夫妇教民耕种的恩德,都尊称炎帝为神农。为了不忘琉璃狮子狗跟随炎帝试种五谷的功劳,后人在新谷登嘲尝新”这一天,家家户户总要盛一碗饭、放一块肉给狗吃,一直相传到如今。
  神鸟把炎帝部落勤劳耕种,喜获丰收之事又报告给了上帝,上帝听后十分高兴。后来,天空中落下粟子,神农部落百姓于是耕而种之。《逸周书》记载了此事:“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这种记载,说明上帝也是很喜欢勤劳的人们,并对他们赐以恩惠。遗憾的是: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上苍对人类的一种警示,因为,黄帝的史官仓颉正式发明了文字,上帝害怕人们从此去追求雕虫小技,而荒废了农耕,必然会造成饥馑,所以,提前给人们降下一些粟米。
  一天下午,太阳西沉了,炎帝一声令下,收工了!雨师赤松子与无名少女一起走到了一个石岩旁,突然“龙井自穿”,许多井泉喷出水来,竟统统流到了刚种下的粟谷地里。无名少女既惊奇又觉得有趣,她立即蹲下去,掬了一捧泉水,洒向赤松子。
  赤松子正在深思,被那冰冷的泉水一刺激,条件反射似的,用脚把那溢出来的泉水一踏,飞溅起的水花全部射向她的脸上和胸部。她没有想到赤松子会如此的狠心,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抓住他得好好惩罚他。可赤松子知道无名少女不会罢休的,他一下子就溜跑了,她怎么追得上?
  赤松子与无名少女的戏嬉,却被三妹瑶姬看见了,于是,她便径直向父亲告了大姐的不规矩的行为。
  在百姓眼中,天降恩惠,自然与首领的英明有关。部落百姓许多人虽然没有见过炎帝和妃子听,但谁都知道他们的首领神奇的经历,而且听还是仙女下凡的。所以,部落成员谁不崇拜他们的首领!把天下所有奇异现象都归功于他们的首领。
  炎帝在位的短短期间,已经发展了农业,因此,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吃的东西越来越丰足,大家都能按照天时地利,从事各种劳动。住在水源好的平原地带的人,主要种稻子,水源差一些地方的人就种麦、黍、稷、菽;靠山的人以狩猎为主,近河的人以捕鱼为生。赤冀人住在干燥的高地,就烧制陶器。人们生活得有条有理,人类开始能够安居乐业了。国家也逐渐强大起来,东方许多土著小部落都来归顺炎帝,最后,就连那巨人族夸父国;凶猛剽悍的九黎族蚩尤部落,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一天,炎帝与妻子听来到一个平原的部落巡视,问大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大家一阵崇拜,三呼万岁后,一位老人说,现在食物充足,就是单调一些。我们这里出产稻谷,别的东西就很少,要是能互相交换一些东西就好了。
  炎帝一听,这个想法很对。于是召集群臣商议,要开劈市场,让大家把出产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根据需要互相交换。当时没有钟表,也没有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确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掉手中的劳动,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
  炎帝想了想,告诉大家拿太阳来做标准。太阳当顶的时候。就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
  这条办法又准确,又简便,人人都欢喜。每天一到中午十分,附近的人都把各自出产用不完的东西,拿到一个商定的中心地点来交换。这一下可热闹了。五谷、鸟兽、鱼虾、水果,还有晒制的兽皮和编好的麻布,粘土做成的陶器、用树杆做成的耒铭等等,五花八门,摆满了一地。大家都挑选自己部落需要的东西进行交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从此以后,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个地方这样做了,别的地方也跟着学样,慢慢地整个部落都推行了这个日中为市的办法。直到现在,许多地方的民间圩场,还保留着日中为市的习俗,据说还是从炎帝时期传下来的。
  在古代人看来,炎帝作为部落首领是带着崇高的使命造福于民的,因此他大力发展农业就会得到上天的帮助。
  第三章 炎帝的女儿们
  炎帝神农原是极慈爱的上界大神,如果说“行仁道”的话,他比黄帝恐怕还要行得多些。当他在少典氏时,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所以他率领他的部落东来,定居于广袤的中原大地,仁爱的炎帝便开始教百姓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活用品。那时候人类共同劳作,互相帮助,没有奴仆,也没有主人,收获的果实大家均分,感情象弟兄姐妹般的亲切。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
  炎帝与妃子听訞生有一个儿子临魁,后来继承了帝位。还生有四个女儿,这四个女儿的命运和遭遇都各不相同。
  其中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没有名子,只说是炎帝的“少女”,即无名少女,因在种植五谷的劳动中,对赤松子产生了恋情。炎帝这个没有名字的无名少女后来追随仙人赤松子升仙而去了。这个赤松子,炎帝时候他做掌雨的官,即雨师,常常服食一种叫做“水玉”——就是水晶的宝贵药物,来锻炼自己的身体。炼来炼去,炼就了一种特别的本领,就是能够跳进大火里面,自己把自己焚烧起来。在熊熊烈烈的猛火的燃烧中,他本人的身体就随着烟气的上下而上下,终于脱胎换骨,成了仙人。成了仙人之后,他就到昆仑山去,住在西王母曾经住过的石屋子里。每当风雨来了的时候,身子非常轻飘的他,就在那高山的悬崖上,随着风雨上下往来。
  炎帝这个没有名字的女儿,为了羡慕成仙,而更喜欢赤松子,因此她钟情于赤松子,但赤松子为了修仙成道,却不领她的情。赤松子成仙后,她也追随他到了那里。赤松子已经成仙,现在的儿女私情,对他不仅没有妨害,反而还能给他增添无穷的乐趣,那真是:“抱明月而长臣卧,挟美人而遨游”。后来无名少女大约也经过了一番服食水玉、焚烧等的锻炼,便和赤松子一样成了仙人,并且跟随着他一同去到了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