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作者:全威    更新:2021-11-23 12:55
  税高了无以养民,都按什一之税算了。”
  伍傲续道:“单计田产,以大亩种粟而论,按莱夷壤质,上熟每亩十四石四斗、中熟十石八斗、下熟七石二斗石,小饥二石四斗,中饥一石五斗,大饥七斗六升。平均而计,每顷可产粟三百六十石,税收按什一则每顷有三十六石。是以公子每年税收当在五百六十万石上下,约合八十七万钟。这还是按低于下熟、略高于小饥之年所算,若是大熟之年,可收约二千三百万石,合三百多万钟。”
  伍封皱眉道:“我们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
  伍傲道:“若是将万顷海沿的渔盐之利算起来,就更加可观了。公子领地的海沿之地多于他处,占了齐境海沿的二成,这或是国君特意的罢。将渔盐交给官盐之署以换粮食和金帛,粮按例交给民用,往最少的算,每月除了入公室,剩下的便值二万金以上,若是将邑收的粮食发下去,用渔盐在官盐之署多换金帛,那就更多了。”
  伍封吓了一跳,道:“一月便有二万多金?”
  庆夫人点头道:“齐国的渔盐之利,天下列国无不眼红。单是封儿每月交给国君的渔盐便值三十万金,二万金又算什么?国异虽会用兵,却不识商货之理,这莱夷宝地根本未能治好。”
  伍傲笑道:“这还没有算那座铜山哩!齐国的渔盐铜铁均属于国君,那铜山虽只离主城二十余里,却无人开采,公子向国君取一道君令,找人开采铜山,八成交国君,二成留下来,日后铸造兵器也足够了。我们伍家向来铸剑制陶以获巨利,眼下夫人已经在齐地设陶窑十余座,连燕、晋、王城都有我们的陶窑,这莱夷自然也要设二三座陶窑,再有铜山之产,设金坊铸兵,获利必不下于五百里地之邑收。”
  玄菟灵打量着伍傲,赞道:“伍总管原来能商擅算,真是少见的人才。”
  伍傲道:“小傲是夫人一手养大的,夫人和渠公都是齐国有名的商营奇才,小的见得多了,略识一些而已。”
  庆夫人道:“封儿,适才我与亲翁商议过,这主城的外郭可居二万户,内城可居一万户,日后得迁一些民户在主城。”
  玄菟灵笑道:“莱夷的齐人前年才二万户,眼下有了近四万户,大都是为工商之户,只要我们将外郭的市肆搞起来,这些人大多会迁入主城。再在主城中留下一些隙地,各族之中地位较尊的大户自然也会迁入,加上我们玄菟族、天鄙族的大多户众,必可让主城的民户胜过它城。”
  庆夫人道:“都辅军的大营营便建在外郭,内城中有一个练兵场,营房也可容兵五千。”
  伍封点头道:“我正有此打算,二千五百人的都辅军并不敷用,我得国君和田恒的允许,还可有一支一千人的亲卫军,日后以备它用。至于莱夷境内各族的士卒,日后设法收了回来,统一调度。”又问道:“娘亲来时便没有带多少人,这些天是从何处调集的人数营建主城?”
  庆夫人笑道:“这都是乐浪声和索家牛调来的人手,他二人因为族中事烦,自回族中去了。”
  伍封点头道:“如今九族之长中,我只有这两人未曾见过了。”
  玄菟灵笑道:“封儿今日到了主城,他二人明日自会赶来罢。”
  三人说话时,却见伍傲正拿着箸草计算,伍封问道:“小傲又在算什么?”
  伍傲道:“小人在算公子每年的开支,除了府中开支,如果公子所养之士有五千人,再加上府中开支和五千士卒的开支,就算倍给禄秩,总共也不及每年所收的三十之一!这还未将每年的赋收算进去,大有可为哩!”
  伍封道:“赋就算了,既然所收甚多,日后非不得已,便不用收赋。那些兵车兵甲,若要收起来,夷人从何处寻觅?”
  玄菟灵赞道:“若不收赋,只怕天下庶民都会赶到莱夷哩!其实庶人隶臣最烦的便是赋了,就算三户出一甲,也是极为头痛的事。国异每年收以重赋,赋之所出还倍于税出,惹得夷民人人愤怒。封儿若能减少赋收,这真是造福于夷民了。”
  伍封笑道:“当年晋国六卿互相倾轧,孙武叔叔就说过范氏和中行氏赋重,必会先亡,结果果然如是。我养兵极少,都辅军的开支又由国君直接划下来,便不用从领民中收赋了。如今要建城和垦田,大量调用力役,日后大事已定,力役之征便尽量少些。”
  众人说了好一阵,见天已太晚,才各自休息。
  次日一早,众人一起用过了早饭,庆夫人先派人赶回临淄给鲍息报讯,伍封的婚礼上要多娶一人,自要先作好准备。
  玄菟灵向伍封和庆夫人道:“日后这主城之中,丁户要有数万,这些人自不能全是工商之户,需得为他们在主城近处另觅良田山泽。我对地形颇熟,这两日便在主城附近找寻善地,以为主城民户的生计,两日后便可回来。”又对伍封道:“巫金五人和另四十名遁者便留给你,日后他们便是你的亲卫,他们视我为父,对你和迟迟定会极为忠心。问儿是迟迟的表兄,与公主也有亲,可以重用。”
  伍封大喜道:“天下间任何精兵都能招纳来,唯有这遁者是找不到了,日后我便将他们带在身边。”
  玄菟灵向公输问、巫金等人仔细吩咐了一阵,又将迟迟拉到了一边小声说了好半天话,这才带了族人离开。
  庆夫人见他全心全意为伍封做事,自是因与伍封是一家人,便将伍封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伍封与三女将玄菟灵送出城后回府,让三女自去玩耍,自己与庆夫人、伍傲、冉雍商议兴教化、立市肆的事情。
  庆夫人道:“若能在莱夷大兴教化,必可授民以聪、使民知礼,从而减少争执。”
  冉雍道:“师父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便是要将学问、礼法授于庶民。不过,小人所想,除了要教以书礼之外,还要授以律法,更要授农、工、商之学,书礼使人知德,律法使人守礼,农工商之学更能使人温饱,不可不为。”
  庆夫人与伍封都动容道:“先生说得极是,不知要如何去做呢?”
  冉雍道:“兴教之前,先要为政,以便政令明晰通达。因莱夷地多民少,以户数分州乡,则会因丁户之增而常改,产生混乱,是以大者如州,非得按地划分不可。小人之意,先将莱夷五百里之地分为四州,为莱西、莱南、莱北和莱东,东海之名与齐东之东海相同,不宜再用。”
  伍封点头道:“此议甚好,便分为四州吧。”
  冉雍道:“每州一百二十五里,即一百二十五个十里,每州四城,四城之中,一为州城,余者有邑城。州城墙高一丈,邑城墙高六尺。最大者是都城,即为这主城,是五百里之都。只因城以盛民,是以非建城不可。五百里地方则有都城一,州城四,邑城十二。”
  庆夫人皱眉道:“如今莱夷仅有七城,依先生之依,岂非要大兴土木增十城?”
  冉雍笑道:“这倒不一定,小人之想法是从各村寨而来。当年齐国灭莱之后,不许夷人建城,是以只有村寨,不见夷城。如今九族之人各有村寨,其村寨以木栅为凭,不防雨水,每逢雨季便倍受冲击。不如划出地来,许各族自建一邑城,各族必会欣喜若狂,不需我们调动力役,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建城只是需要大量土木,而无须太多金贝,我们只需拿出少量金贝,定下邑城建规格。这些城都是大将军的,自不好由庶民出金,以此扰民。此邑城仅用以盛民,不作防御之用,是以城墙不能过六尺之高。大将军这便有了九座邑城。”
  伍封笑道:“我正愁如何为各族重划其地,若是硬着来反而不妥。如今以建城之名,将各族迁移,正是极好。如今各族丁户有异,正好巧作安排,使户多户上之族相邻,正要是民自流其居,以利各族相融。”
  冉雍道:“如今主城是莱夷都城,莱北需另建一城为州城;其余的休城、莱邑、夷维、北口可分别为莱东、莱西、莱南和莱北之州城;剩下的赢城、博城堕其城墙为六尺,改为邑城,北口残破,正好整修为州城。”
  庆夫人笑道:“这么一来,便只须再建一城了,莱北是新设之州,州城需得我们自建。”
  伍傲道:“那座铜山便在莱北,离主城不过二十余里,不如将莱北之州城建于山下,也好督管铜山的开采。”
  冉雍赞道:“此议甚好。”
  伍封问道:“那就将州城建在那里好了。”
  伍傲道:“我看铜山附近有一个湖叫王屋,州城也不如叫王屋好了。”
  庆夫人点头道:“王屋之名字不错。”
  冉雍笑道:“大将军从胡胜和许长蛇营中搜到了万金以上,正好拿来建城,虽然有些不足,总还是用得上。”
  庆夫人笑道:“原来封儿这么跑下来,连人带物还赚了不少。”
  冉雍道:“主城之外的四处险隘,须得建四座关隘,为东关、西关、南关和北关,各驻兵二百,兼守主城。”
  伍封道:“这四关一建,其实又将主城的外郭扩大了一少。”
  冉雍道:“除城隘之外,还建村寨,以为城邑之辅,每十里一村,五里一寨,民必能聚矣。”
  伍封问道:“营建之后,又如何去管呢?”
  冉雍道:“莱夷分为四州,各设一州宰,居于州城;每州的三座邑城,各设一城宰;城外之地,五户为邻,五邻为里,村设村宰,寨设寨官,里有里长;城内之地,每五户为比,设比长一人,每五比为闾,设闾宰一人,掌每闾的晨开暮闭、击鼓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