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作者:全威    更新:2021-11-23 12:55
  这个徐乘四处害人,想来就心烦。”
  伍封点头道:“迟迟之言最有道理,‘田鸡’便暂不管他,先找徐乘算帐吧。”
  妙公主疑惑道:“你与他有什么帐可算?”
  伍封笑道:“他既然让迟迟心烦,当然是大大地得罪了我,我怎能忍气吞声,放过此人?剩下的盗贼像什么长蛇小虫也一并剿灭算了。”
  迟迟格格一笑,忽一眼看见楚月儿插在铜车上的笔管矛,顺手摸了摸,叹道:“月儿和公主剑术武技都很高明,可帮公子之手,只有迟迟最为没用了,连骑马也不会,剑术也练不好,是否我太蠢了呢?”
  平启在一旁道:“迟迟姑娘怎会这么说?你没有剑术根基,以如今的进展,算是相当不错了。”
  众人吃过了饭,继续上路。平启索性不再乘车,骑马跟在铜车旁边。
  楚月儿见迟迟仍有些不乐,道:“迟迟若是喜欢,我便教你矛法吧。”
  迟迟看了看那支矛,道:“此矛铜铁相渗,铸冶甚精,是谁打造出来?”
  楚月儿道:“这是陈音将军制出的,与寻常的木杆矛不同,偏又不会重。”
  迟迟赞道:“这位陈音将军很了不起,手艺只怕比得上义父。”
  妙公主也点头道:“陈将军造出的连弩更是厉害哩!”
  迟迟道:“昨日我听你们说过连弩,那是样什么东西,迟迟怎从未听说过?”
  妙公主得意地道:“那是封哥哥想出来的,然后由陈音将军打造,厉害得紧。”
  楚月儿从铜床下将她那支小神连弩取了出来,递给迟迟,道:“迟迟看看这连弩。”
  迟迟盯着这连弩看了许久,越看越是惊奇,叹道:“想不到公子能想出这样的武器出来!”
  楚月儿从箭袋中抽出了一支箭,道:“迟迟试试射箭也好,甚有趣哩。”她心肠软,见迟迟有些不乐,便拿出连弩来哄她。
  迟迟自然明白楚月儿的心意,用力将弦拉满,放了三支箭在匣上,对着远处的一颗大树,“嗖”地一声,一箭发出。
  妙公主和楚月儿见她不须教便会用连弩,十分诧异,再看那颗树不住地晃动,居然被迟迟一箭射中。迟迟将另两箭射出去,居然又被她射中。
  众人“咦”了一声,十分惊奇。
  平启策马上前,将箭从树上拔了出来,回来道:“迟迟姑娘原来学过射箭。”
  迟迟摇头道:“只是误打误撞吧,何曾学过?”
  伍封奇道:“就算学过射箭,用这连弩也未必立即顺手,迟迟一射便中,倒是少见的事。迟迟要不要再射几箭试试?”
  迟迟摇头道:“这连弩力大了些,拉弦太过费力。”
  妙公主让平启到剑姬车上拿了一支连弩过来,道:“刚才那小神连弩是月儿用的,比我的力大。这支连弩的力小些,迟迟看是否能用。”
  迟迟拉了拉弦,点头道:“这一支便恰到好处。”又搭上一支箭,觑准一树,将箭射出去,只见那树急晃数下,又被她射中。
  她一连射了六箭,居然都能射中。
  众人无不讶然,伍封赞道:“原来迟迟是天生的射手哩!”
  平启也道:“虽然高高低低地还不大准,却能每箭中树,若是再练些时候,多半会成为神箭手了。”
  伍封大乐,笑道:“想不到迟迟是羿中妙手,当真意想不到。一路无事,迟迟先不要骑马了,便练练箭吧!”
  众人如此一路缓缓而行,到第三日巳时,才到莱邑城。
  莱邑城是莱夷中离临淄最近的城,也是昔日莱国之都,当年齐景公为立晏孺子,将众公子尽数移到此城中安居。后来,众公子陆续回了临淄,仅余公子骜在城中,公子骜即位成了齐平公之后,莱邑中再无公子,仅余公子骜昔日的公子府。这便成了齐平公在莱夷百里自领地的中心。
  伍封先派人入城中公子府报讯,自己大队人马进了城,只见城中人户并不太多,不过城中所居,大多是齐人,夷人较少。
  到了公子府,只见大大小小上百个仆佣侍婢在府门外列队相迎。为首一个老人迎上前来,妙公主远远便叫道:“老总管!”
  老人抬着昏花的眼睛从马车群中找到了大铜车,迎上前来,道:“公主!”
  众人下了马车,妙公主扑入那老总管的怀中,道:“老总管,我很挂住你哩!”
  老总管呵呵笑道:“公主还是老样子,一般地顽皮。”
  伍封走上前向她施礼,老总管连忙答礼道:“这位定是大将军了,令堂在府上停了一日,过了一晚才走,如今已去了夷维城。”
  众人入府,妙公主是府中主人,自然一一安排。
  妙公主带了众女去后堂安顿,伍封与老总管便坐在堂中,平启、赵悦、蒙猎、吴舟、招来和二鲍也在堂中坐定。
  老总管道:“大将军镇抚莱夷的事早已传遍了各地,有大将军前来,老朽也可以安心了。自从国君入都之后,并未派人来,这四百里之地的税赋和军政全由老朽代管,老朽年纪高大了些,甚是难为。”
  伍封笑道:“老总管老当益壮,居然能将四百多里之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下佩服得很。”
  老总管笑道:“老朽哪有这么大的本事,若不是小儿墨爱与夷人有些交情,怕是不大容易。”
  伍封忙问道:“令郎现在哪里?”
  老总管道:“明日是倭人族与东屠族一年一度的比武,小儿被请了去挑选比武之所,眼下在三十里外的新水,一时怕还回来不了。”
  伍封好奇道:“倭人族与东屠族每年比武干什么?”
  老总管叹道:“当年齐灵公灭莱之后,将莱夷分划给夷人九族,各居一地,并不相接。本来这莱邑附近是倭人族群居之地,东屠族原在大界石,再迁到东海。后来东屠人渐多,他们霸道之极,坏了齐制,将族人移居各地,东屠族长的次子东屠苦领了三千户族人到了莱邑地方,这便引起了倭人族不悦。本来这两族就颇为好战,于是常有争斗,国君在莱邑为公子时,常常为此烦恼。后来国君以新水为界,将水北划给倭人,水南划给东屠,暂时安定下来。”
  这时,妙公主、楚月儿和迟迟从后院转了回来,老总管迎了她们入座。
  老总管续道:“两族在新水旁各耕其地,交赋收之余,各自能足。如今倭人农耕之术日佳,又擅用肥,是以所收甚丰。东屠人初来时仅三千户,而当时倭人族全族在此,共有不到四千户,因新水之南的地仅水北一半大小,国君才会让东屠人居于水南。东屠人喜用肉食,将四成之地畜养羊豕,农耕之地仅六成。”
  伍封道:“这么算起来,东屠人每户之地比倭人还多些哩!”
  老总管又道:“东屠人的风俗,与它族大不相同。其人除本族女子外,又从它族娶女,每男之妻妾十到数十,又大开其内室,宾客亲属出入不禁,有客到访,常以妻妾陪寝,由此人丁兴旺之极,如今新水之南的东屠人已过五千户,倭人全族也有五千余户,是以水南之田,东屠人不敷其用,见倭人用田肥美,渐生侵占之心。”
  众人都感愕然,这东屠人的风俗听起来也让人大生反感。
  老总管道:“本来两族隔水而望,东屠人虽然贪婪,却也不能无缘无故夺倭人之田,事情就坏在这条新水上面。这新水是山泉汇成,由南向北,转而西上入海。既是山泉所汇,每年冬春水少,夏秋便泛,水南靠山,水北近海,常在夏时泛滥改道,每过一年,新水就北移一点。若以水为界,每年倭人之田便减损十余顷,而东屠人就会多出十余顷。若是以最先所划之田来定,东屠人用水又会不便。两族之争,便由新水改道而生。”
  伍封听得大皱眉头,道:“这可就有些难办了。”
  老总管点头道:“若以势力而论,倭人勇士和精兵为九族之冠,新水南岸的东屠人比倭人虽要多些,若是交战,东屠人却不能敌;但此处的东屠人仅是一支,莱夷的东屠人全族如今有两万户,若是全族交战,倭人之数只有东屠人的两成。是以双方虽然都好战,却各有顾忌。国君便依倭人族之长倭人武之请,定下了法度,两族每年冬天各选三名族中高手比武一次,那方败了便输田二十顷,水道仍然共用,田也依最早的规界。”
  妙公主这时问道:“老总管,墨大哥怎未见着?”
  老总管笑道:“明日便是东屠与倭人的比武,小爱身为见证,预先去挑选比武场地,怕要到晚间才会回来。”
  妙公主对伍封道:“封哥哥,墨爱大哥是老总管的儿子,在莱邑城中剑术第一,我自小便是向他学剑。”
  伍封讶然道:“原来这位墨兄对公主有授剑之德,倒是失敬了。”
  老总管道:“日今莱夷五百里都是大将军的采邑,小儿自也是大将军的人了,大将军不必太过客气,反而见外。”
  众人说了一会话,用了午饭,各自休息。
  老总管拿了莱邑之地的图版户契过来找伍封,道:“莱夷共五百里地,除了东南方的夷维城附近百里原是晏老大夫的封邑,剩下的四百里原来都是国君自领,如今这五百都是大将军的采邑,此处是莱夷五百里的图版和莱西、莱北和东海共四百里的户契。”
  伍封在书案上打开那一卷竹简,见上面刻着莱夷五百里之地的详细地势形貌,赞道:“这图是谁绘制的,竟然如此细致?”
  老总管笑道:“这是小儿墨爱之作了,每副图简小儿都花了八九个月堪舆,单是绘制也要用月余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