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宫变进行时
作者:八无和尚    更新:2021-11-22 21:58
  李沐闻听心中一惊,问道:“难道你召他入宫是为了要杀他?”
  李世民点点头道:“正是。”
  “那为何你最后没有杀他?”
  李世民犹豫了一会,才答道:“那三个夜晚,秦琼与尉迟恭在殿外闲话当年,朕终究没有忍心下令诛杀秦琼。”
  说到这,李世民恨声道:“早知这厮会背弃朕,朕当年就该让尉迟恭杀了他。”
  李沐苦笑着摇摇头,心道,这世上果然多有愚人。想到后世将秦琼、尉迟恭贴作门神,恐怕绝不会想到,出处竟是如何不堪,身为门神的秦琼,差点自身不保。
  “好吧。既然朕必死,那她……。”李沐指指常绿云道,“她和太后还有三个长公主,当然还有李沂和一应诸臣,你又如何安置呢?”
  “诸臣?朕自然不会为难,他们效忠得不会是你,而是皇帝,谁是皇帝他们就效忠谁。”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狞色,“郑观音还有你的三个姐姐,朕会将她们送入教坊司。”
  李沐闻听,眼睛中闪过一抹厉色,“她们可是宗亲。”
  “建成和元吉也是宗亲。”李世民嘴角的狞色更深,“李沂嘛,朕会选个合适的时机,赐其毒酒一杯,留他一个体面。”
  李沐有些坐不住了,起身喝道:“他是李明达的夫君。”
  “那又如何?”李世民斜了一眼李沐,“大不了朕再替李明达选一良婿便是。至于她嘛……。”
  李世民指着常绿云,稍一犹豫,说道:“朕会念在你的面上,赐她与你合葬。”
  “可你就算杀了朕,城外朝臣也不会听你的。军队更不会听你的。要知道,现在朕才是大唐皇帝。”
  李世民微笑道:“所以你暂时不会死,你要重演朕当日那一幕,颁退位诏。”
  “朕不会答应。”
  “你不得不答应。因为你一天不答应,朕就会杀一人,她,还有郑观音、你的三个姐姐、李沂、李靖、李勣……你终究会不忍的。”
  “朕想知道,西南战事,吐蕃大军犯境,真是你在背后搞鬼?”
  “是。不仅是西南吐蕃、党项,还有西北面突厥,皆是朕派人联络。”
  “你是怎么做到的?”李沐脱口问道,问完就摇摇手道,“不必回答,朕明白,有袁仁国在,宫禁对于你来说,如同虚设。”
  “聪明。”李世民笑道。
  “朕无法理解,若尉迟恭策动李慎、周道务叛乱勤王,还说得过去。哪怕策动党项人也有情可原,可你为何要引吐蕃、突厥犯境。要知道,胡族入境,大唐危矣。你真想重演晋末五胡乱华之悲剧?”
  李世民厉声答道:“与你为祸天下相比,朕如此行事,并不过份。你登基逾半年时间,做了些什么?设内阁,君权旁落。设军机处,军权分崩离析。若不是你裁撤府兵,何止于此?朕原本也没有想到,吐蕃、党项大军会攻至大散关,更没有想过,突厥能攻至凉州。朕当初想要的,只是让西南、西北起战事,牵扯你的注意。”
  李沐轻嗤道:“如今,你满意了?”
  李世民用力地一挥手,象是为自己鼓信心,又象是甩开心中的烦忧。
  “朕不怕。待朕重新掌控天下,朕还是能将胡族逐出疆界的。”李世民恨恨地说道,“而你,将为今日西南、西北之祸担万世骂名。”
  李沐慢慢坐了下来。
  看向袁仁国道:“这是你想要的?”
  袁仁国拜伏在地,一言不发。
  李沐叹了口气,转向李治,却摇了摇头。
  又转向武铃,“这也是你想要的?”
  武铃脸色惨白,没有答话。
  ……。
  长安城外。
  一脸风霜的李沂跃下马来。
  不禁打了个趔趄。
  饶是象李沂这样的强壮体格,也顶不住如此高强度的急行军。
  李靖、李勣迎了上去。
  “大将军一路辛苦。”
  “见过卫国公、英国公。”
  “辽东局势如何?”
  李沂有些哽咽,艰难地答道:“苏大将军率五千人正在追击……。”
  李靖、李勣身经百战,闻听哪会不明白。
  “天佑大唐,必会眷顾苏烈。”李靖叹道。
  李勣的脸色阴晴不定,最后终究长叹道:“经此一役,无论苏烈生死,某与他的恩怨都一笔勾消。”
  三人不约而同,向东北方向长揖。
  为苏烈,也为那五千好儿郎。
  “卫国公、英国公……。”远远地传来呼喊声。
  三人齐齐回头,见房玄龄连随从递板凳都等不及,匆匆跳下车来,慌不择路地奔自己而来。
  火把的映照下,房玄龄脸色慌张。
  让大唐首辅慌张成这个模样,必有天大的事发生。
  李靖、李勣和李沂面色凝重起来。
  “城中出了何事,竟令首辅慌张至此?”李靖开口问道。
  房玄龄急喘一口,“快,快……宫中剧变,二位国公赶紧想辙。”
  李靖三人闻言震惊。
  “首辅从何得知宫中剧变?”李靖沉声问道。
  “老夫……欲进宫面圣,却被阻拦在承天门外。”
  李靖一听,反而有些放松下来,“首辅怕是多虑了吧,如今宫中南七门、北二门,皆只有数百守军,或许是陛下担心出变故,提早宵禁了吧?”
  “不。老夫感觉不对,承天门守将居然拒绝替老夫通禀。”
  李靖闻听,脸色又凝重起来,他看向李勣。
  李勣也不安起来。
  这确实有问题,就算宫中提早宵禁,堂堂首辅要面圣,要该通禀才是。
  皇帝就算不见,也会有口谕传出。
  房玄龄连续道:“老夫还在承天门守军中看见一张熟面孔。”
  “何人?”
  “纥干承基。”
  李靖震惊了,他张大了口,迟迟不见合拢。
  李沂在一边听得有些懵懂。
  “卫国公,这纥干承基是何人?”
  见李靖没反应,李勣替他答道:“原李承乾麾下死士,只是有传言,他不仅听命于李承乾,更听命于长孙无忌。”
  李沂不解问道:“如今李承乾、长孙无忌皆亡,他如何进得羽林?”
  此时李靖突然开口道:“李承乾、长孙无忌虽亡,可据某所知,纥干承基真正效忠的并非是这二人,而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