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苏联同志
作者:血蝠    更新:2022-01-12 04:21
  ,最快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这趟张楠派往前哥伦比亚的人中有两个华夏人,其中之一就是长得有点像块头大了点、会被人误以为是带有黑人血统南美人的秦建东。
  秦大块头迫击炮玩得溜,长相合适外加胆子大,到哥伦比亚担当炮手正合适。
  至于另一位也很合适,就是那位一般情况下会让第一次和他打交道的人觉得很有意思,单单一个名字就会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因为他叫施苏联,喊他“苏联”都没问题;至于“CCCP”就免了,这哥们不认。
  没看错,这位姓施名苏联,剡县人,1958年出生。他还有个大他三岁的姐姐,当然也姓施,名字同样极有特点:四个字的,叫施莫斯科!
  你说这名字怎么叫顺口呢?
  没啥问题,老家镇子里的亲戚朋友和街坊同学老师有办法,姐姐就叫莫斯科,弟弟喊苏联就成了,就是这俩名在60年代和整个特殊时期绝对惊世骇俗,特别是对对不了解这两位、第一次听说这姐弟俩名字的人而言。
  你说这两位名字起得…
  姐弟俩的父母在搞啥?
  好玩呢?
  向老大哥学习都学习到名字上去了,还用人家国名、首都名来取名,超级崇洋媚外?
  名字是姐弟俩的父亲起的,他们的父亲不是没文化,没文化也不可能在50年代被派往苏联工作。
  这老施是个有能耐的,至少当初那个时代在追老婆的问题上有两把刷子,工作几年就娶了个苏联老婆。
  第一个孩子叫苏联,生在苏联嘛,至于第二个生在莫斯科的儿子就成了莫斯科。
  后来嘛…
  60年老施带着两个混血非常明显,甚至更偏向白种人外貌的孩子回国,这倒霉催的,老施这驻外人员是当不成了,回老家镇子成了丝厂里一名永远不会升官的基层小干部。
  别问他老婆去哪了,除了组织知道内情,这一家三口也不愿提。
  特殊时期算是平安度过,你说这“亮晃晃”的一家三口够显眼吧,显眼到别人都懒得拿他们当典型:太显眼了,要是拉老施去挂牌子,那这头头领导们都会被镇子、甚至全县老百姓当250!
  “都苏联、莫斯科了,你以为我们不知道这一家的情况,这一拉去当典型就是侮辱普通大众的智商…”
  得勒,这家人就这么还算安稳的过着自个略微有点战战兢兢的日子,还算平安。
  姐姐莫斯科初中毕业进丝厂成了普通职工,苏联的运气不错,居然有机会推荐上高中,大概是丝厂的革-委会主任认为这一家也算是厂里一面有意思的招牌。
  高中一毕业就运气更好了,苏联同学居然政审合格当了兵,这接兵、接收的干部都晕乎好一阵,有关他的会议也没少开。
  最后…不搞特殊对待,当炮兵,大不了伺候“低科技”火炮,高科技就别想!
  能当兵是条好出路,不然苏联同志就得去上山下乡,绝对没他姐姐那样当工人的机会:都照顾了,一家孩子里已经有个工人,还想两个?
  做梦吧!
  施苏联同志知道军营锻炼的机会来之不易,那真是努力训练、虚心好学、刻苦钻研…
  几年后提干?
  不指望,79年打越南猴子,之后转成志愿兵,隔开几年再打仗,80年代末复员回家分配去了丝厂保卫科,运气还是不错。
  苏联同志志愿兵那会就结了婚,至于爱人嘛当然是他姐介绍的,谁让丝厂里最不缺的就是蚕丝、热水和女人。
  不过他这保卫科的工作也没当多久,熟人介绍出国当保安赚大钱,一到非洲还是玩他在部队里的老行当,还天天吃牛肉、啃番茄青瓜胡萝卜,外加还能将源源不断的美刀寄回家。
  这哥们玩炮在非洲玩出了名,被弄到美国短期培训,不是他学什么,其实就是个福利,在美国转转,教那些承包商如何使用他所熟悉的装备。
  他用的家伙在美国可没法实弹射击,真要学习得去非洲。
  很巧,红魔鬼里的约瑟夫在非洲见识过他的拿手绝活,这趟到哥伦比亚貌似用得上,就提议带上这人。
  一问愿不愿意,为了美刀他都没意见,不然出来当雇佣兵干嘛;这边对他也放心,老板老家知根知底的人,嘴巴严得很。
  再说施苏联同志长得好,这在南美一出现,你说他是华夏人,压根就没人会信!
  而红魔鬼们也喜欢和他打交道,这人能说不算流利的俄语,父亲从小偷偷摸摸教的。还有一半同样的血统,总感觉比较顺眼,而且这名字听着就亲切。
  这就到了哥伦比亚,施苏联同志不管其它,就负责放炮。
  等红魔鬼们给出了两处伪装阵地任其选择,施苏联选了貌似并不是特别好的:卡塔赫纳港一两公里内基本都是平坦的码头区同居民区,而两公里多之外是山地,上头的建筑分布就比较稀稀拉拉。
  红魔鬼还是通过游击队弄来了装备,迫击炮有,还是M29,有35发炮弹。
  施苏联不玩迫击炮,约瑟夫等人弄来了11箱的火箭弹,和“搜索者”号上有的一个型号:华夏63式,全世界工人的游击队三大法宝之一!
  哥伦比亚的游击队怎么会有这玩意?
  别误会,不是华夏直接出口的,天晓得被什么人通过N道手、经过多少年之后才到了哥伦比亚。
  一拿到火箭弹,这约瑟夫就问施苏联:这些1976年生产的火箭弹还能不能用。
  一箱一发,拆开几箱看了看,施苏联很明确道:“能用,再说打了就知道。”
  等选完隐藏阵地,施苏联开出清单:电线一大卷,铲子5柄,还要买上点文具店里有的胶带和大头针,顺便再去买上几盒干电池。
  约瑟夫和几名红魔鬼在阿富汗见识过这种丧心病狂的63式火箭炮,但一道来的林曼是美国海豹出身,没见识过。
  这会听到要准备的物件,有点好奇的问:“我说苏联,这里只有堆火箭弹,你到底行不行?”
  然后,林曼被一群人华丽丽的鄙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