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姚广孝的迷茫
作者:深山修道人    更新:2024-03-23 09:48
  最快更新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最新章节!
  “姚广孝接旨!”
  噗呲。
  正在安心喝茶的姚广孝,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长而尖细的声音,喊的正是自己的名字。
  一口茶水还在口中,顿时就彻底的喷了出来。
  他此刻的脑子有些懵,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怎么圣旨就到了我这里了。
  此刻的姚广孝,有些激动,也有些坐立不安,不知道刚才的自己是否出现了幻觉。
  “姚广孝,还不赶紧出来接旨,你要作甚,莫不是要抗旨不成!”
  就当姚广孝还在自我怀疑的时候,那道声音再次响起,隐约中带着一丝怒气。
  作为传旨的天使,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入门去找人的。
  而是在门庭前,发出消息,等候接旨的人过来。
  这是圣旨的威严。
  若是来得慢了,便是藐视圣上,当治大不敬之罪。
  大不敬之罪,看似好像问题可大可小,实则在封建社会时期,可是连杀头都不是问题。
  听到此话,姚广孝哪还有半分犹豫,一个踉跄,匆匆忙忙的就朝着前庭走去。
  王府前庭,传旨太监手拿圣旨,站在中央,旁边两侧是两列锦衣卫。
  就连燕王朱棣,也是站在旁边沉默,以示对圣旨的尊重。
  “草民姚广孝,恭请圣躬安。”
  姚广孝没有迟疑,立即快步小走到传旨太监的面前,双膝跪地,额头触地,开口说道。
  快步小走,是对圣旨的尊敬,要是看到圣旨大跑过来。
  不好意思,圣旨不用接了,等着菜市场砍头吧。
  朱元璋为了保持皇室的尊严,不仅仅在各方面把控极为严格,于礼法上,更是有着诸多严厉的要求。
  接圣旨这一方面,要求更是极为繁杂。
  自明前,接圣旨并不需要双膝跪地,如宋朝时期,士大夫只需躬身表示敬意即可。
  朱元璋则规定,凡是圣旨到达,不仅仅是接旨的人要跪地迎接,就连全家亲属,都要一同跪地迎接,以示天威隆重。
  如果是加恩,赐封等圣旨,更是要摆上香案,接旨后要将圣旨摆在家中供奉起来。
  从这个方面,其实可以看出朱元璋本人,是有很强的虚荣心,很好面子。
  一般没给他面子的,基本上都埋土里去了。
  或许是因为乞讨的那段日子,让朱元璋丢失了所有的尊严,所以他站起来后,比任何人都需要尊严。
  大部分严苛的礼法,都是在维护皇室尊严的前提下制定而成。
  主要的制定人,就是朱元璋本人。
  这次对于姚广孝的圣旨,是属于传唤的类型,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随意些。
  传旨太监看到姚广孝了,脸上的怒气也消失掉。
  并不是他真的要发怒,而是如果他不发怒的话,回去指不定就要遭到锦衣卫的弹劾。
  作为洪武年间的宦官群体,他们是根本不想得罪任何人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召僧人姚广孝,即刻入京,不得有任何耽误,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姚广孝低头双手伸举,接过圣旨,这才起身。
  周边单膝跪地的锦衣卫也纷纷起身,包括燕王府的一些奴婢仆从,在之前也是双膝跪地。
  唯有朱棣,这是躬身低头。这是他作为亲王的特权。
  对于自家儿孙,朱元璋还是很照顾的,基本上皇室成员,都不需要跪地迎接。
  “好了,收拾一番,即刻出发吧。”传旨太监随口说道。
  这等圣旨,接到的人,不能有耽搁,顶多带两件随身衣物,就要跟着一同离开。
  姚广孝此刻的心情极为复杂,他转头看了一眼燕王朱棣,面色上有些迟疑。
  显然有些话想跟燕王朱棣私下交谈。
  只是传旨太监和锦衣卫在场,根本不可能有给他说话的机会。
  朱棣看向姚广孝,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已然知道姚广孝的意思,不必多说。
  姚广孝见此,神色有些感动,点头回应后,便随着一同离开。
  一介僧人,他也没什么东西要携带,一路上的吃喝用度,都是驿站报销。
  再次踏上去京师的路程,姚广孝的心情,常人难以理解。
  他有着大抱负,想要在这大明天下,施展腹中才华。
  奈何从未受到过重视,连个小官的位置都捞不到。
  他选择了朱棣,是因为老早就了解到了朱棣的不敢,精通阴阳术数的他,感觉自身的机缘,就在于燕王朱棣身上。
  这也是他跟随燕王来到北平,并且时刻出入王府的目的。
  只是如果有选择,他又怎么会想着走造反这条路呢。
  曾经,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知县,对于姚广孝来说就是满足。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不满足了。
  面对圣上这次的召唤,在姚广孝看来,必然是想要用他了。
  可是他的心,已经是属于燕王殿下了。
  “如果能早十年,那该是多好啊。”
  姚广孝今年已经五十七了,十年前,洪武十五年那天,他入京面圣。
  便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僧官之位,便是如此,也不可得。
  现在作为燕王殿下军师一般的人物,他已然看不上那些小职位了。
  当然,此刻的他并不知道,陛下对他根本没有任何要重用的意思。
  完全是因为大孙提起过,对其有些重视,就随口召唤过来。
  要是姚广孝知道这些,恐怕现在的心情就截然不同了。
  .......
  “这,这,这怎么可能,这些全都是吗,这满山遍野,天佑大明!!!”
  工部尚书沈溍,看着荒山附近的甘薯,土豆叶片,整个人都呆愣住了。
  这些叶片,旁人看来或许如同杂草一般,但是沈溍知道,这些叶片下面埋的,全是土豆,甘薯。
  还有山上那些如同小树苗一样的玉米杆子,已然有玉米成熟露出。
  不仅仅是沈溍,随同而来的那些文官,一个个都露出狂喜的神色。
  其中某个户部侍郎,更是如同疯子般,不顾自身仪态,疯狂跑到那甘薯叶子下刨土,赤着手就直接开挖。
  “这人,怕不是疯了吧。”
  武将还有诸多兵卒,有些纳闷的看过去,就跟看傻子一样。
  然而下一刻,以沈溍为首的十多人,都如同前面那位一般,咆哮着跑过去,对着地面就挖了起来。
  沈溍挖了几下,见到这些兵卒傻乎乎的站在旁边看戏,不由怒吼:
  “尔等愣着作甚,还不给我赶紧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