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朱安之谋
作者:深山修道人    更新:2021-11-21 14:31
  “行了,那便如此吧,本王下次再来。”
  秦王朱樉对着朱安说道。
  “草民恭送殿下。”
  朱安连忙起身,与秦王朱樉一同下楼。
  早点并没有吃太长的时间,朱樉喝了一碗胡辣汤,吃了几个灌汤包就结束了。
  然后简单的询问了一下朱安的生平,随口聊了几句。
  朱安目前也是一头雾水,这秦王,来的时候气势汹汹,现在又给他一种很是亲热的感觉,着实奇怪。
  “殿下!”
  朱樉下楼,茶楼大厅的二十名带刀侍卫同时起身。跟随朱樉一同往茶楼外离开。
  这时,茶楼门口,一阵呼啸声传来,朱樉看去,只见蓝玉带着数名侍卫直奔而来。
  “哟,这是凉国公嘛,这是要来作甚,也是跟本王一般过来享用早点的嘛。”
  朱樉看见蓝玉,笑着说道。
  就目前来说,蓝玉对于朱樉还是很有压制力的,虽说现在朱元璋,已然开始对蓝玉等淮西集团动了杀心。
  但是目前这个事,也就朱元璋自己知道,朱安也能猜出一些。
  “蓝玉见过秦王殿下。”
  蓝玉抱拳说道,看见朱安毫发无损的站在朱樉旁边,身后是朱樉带来的数十名侍卫。
  这个时候蓝玉才反应过来。
  这朱樉乃是朱标的亲弟弟,对于朱樉的事情,蓝玉也听闻过一些,要不是懿文太子,恐怕现在日子都不太好过。
  见到朱安,怎么可能认不出来,哪怕认不出,仅凭这张极为相似的脸,朱樉就不可能对朱安下手。
  是他心中太过于焦急了。
  “朱安见过凉国公。”朱安在一旁,认真的作揖道,心中有些感激。
  蓝玉这般赶忙过来,他自然能猜到肯定是过来救场的。
  朱樉深深的看了一眼蓝玉,没有多说,侍卫牵来骏马,转身上去带着大批的侍卫离开了。
  “凉国公,里面请。”朱安客气的说道。
  “不必了,我只是路过一下。”蓝玉道了一声,转身就直接离开,没有多留的意思。
  自从知道朱安基本上就是朱雄英后,蓝玉明白现在的自己,不能和朱安有太多的交际。
  包括淮西集团的这些老将们,都要和朱安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是为了不让当今陛下多疑。
  蓝玉当然没有这等政治目光,不过淮西集团里,还是有很多能人,否则也不可能帮朱元璋拿下这大明天下。
  朱安看着蓝玉离开的身影,眉头微微皱起。
  ......
  秦王府。
  邓氏看到朱樉带着侍卫回来,却没有看到其他人,问道:“殿下,那茶楼的东家呢,莫不是你给直接斩杀了。”
  想到这里,邓氏就有些紧张了。
  现在他们可是回去的关键期,要是朱樉怒而杀人,被陛下知道,这回去藩地的日子,可就寥寥无期了。
  这秦王府虽然豪华,可哪里比得上在藩地当土皇帝的日子。
  朱樉却是摇摇头,说道:“日后莫要去招惹那茶楼了。”
  邓氏闻言一愣,道:“殿下这话是何意。”
  朱樉沉吟片刻,并未将朱安的事情说出,而是道自己过去没多久,那蓝玉就赶来解围了。
  邓氏一听,顿时就没了脾气。
  她乃是宁河王邓愈之女,自然知道如今蓝玉的地位。
  就朱樉秦王的身份,自然无须害怕,只是现在的时机,要是招惹到了蓝玉,对于回藩的可能,就会扑所迷离了。
  邓氏没有多想,但是心中对于平安茶楼,却有些不爽。
  心中暗暗决定,待返回封地后,就遣娘家人,好好整治一下这卑贱的商人。
  ........
  蓝玉和朱樉离开后,茶楼的生意非但没有冷清,反而更加的火热起来。
  大家纷纷猜测,这茶楼的背景真是强大。
  连凉国公和秦王陛下,都来此就食。
  世间永远不缺乏聪明人,很快有人联想到之前巡捕的头上。
  这分明就是给茶楼镇台来了。
  顶着凉国公和秦王的名头,再加上这早点的味道,也是非常的精细,堪称南京一绝。
  要不了两日,茶楼的名声必然会传遍整个南京城。
  朱安坐在三楼窗口,看着下方越发热闹的客人,微微有些叹息。
  我只是想简单的在南京做个生意,咋就这么难呢。
  看来人要是聪慧,到了哪里都掩盖不住光芒。
  想到这里,朱安不由从怀中掏出一块小银镜,看了看自己帅气的脸庞,一股子自恋的气息,顿时涌了上来。
  明初现在,只有铜镜,这巴掌大的银镜是他季度签到所得。
  脚步声传来,朱安把银镜收了回去,这东西他并不想他人知晓。
  上来的是掌柜刘伯,此刻的刘伯,完全没了商人的气息,反而显得有些草莽气。
  “东家,有密信。”刘伯声音有些浑厚的说道。
  朱安点点头,接过刘伯手上的信件,拆开浏览起来。
  这密信里的内容,多是如今大明天下发生的各种事情。
  如哪里受了灾,哪里的官吏又被以贪污罪处死了。
  各地一些流民的情况,甚至于正三品以上官员的调动,都有记载。
  古代不如后世,没有网络。所有的信息只能凭借口口相传,书信记载。
  朱安守孝三年,秘密的培养了很多行商队伍,为他打听这天下各种大事。
  来到这明初,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如今天下民心思定,百待废兴,造反那是自寻死路。
  但以现代思维的智慧,培养一批有用的人才,自然还是不错的。
  在朱安的打算中,准备在大明赚上一批足够的银子,培养出可靠的帮手。
  等朱元璋去世,朱棣靖难的那个时候。
  到时大明一片混乱,他就有机会带上一批人马和足够的财富,到那海外之地,开辟以一个小王朝来。
  作为自己地下组织的头目,他亲自坐镇京师,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
  火器!
  签到十年,朱安最想签到的火器图纸和配方,一点反应都没有。
  虽说是现代人,但是谁知道自己会穿越啊,哪里可能去关注一些火药配方之类的。
  他只是个文科毕业生,又不是理工男。
  对于火器的研发方向,他倒是心知肚明,但要说做出来,靠他自己完全不可能。
  最为重要的事,火器才是朝堂违禁品,接触到火器的工匠,都在这京师里。
  他想要在海外搞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肯定离不开火器。
  作为商人的身份,他可没有权利去训练什么士兵,一旦被发现,肯定会招来官府的围捕。
  他自个倒是能跑,但也就只能走上流寇的路子了。
  士兵的训练至少都是数年才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即便采取后世的训练方式,就目前的大明来说,也翻不了什么风浪。
  但要是有了火器,那就可完全不一样了。
  只需带上三千青壮,训练个两月,他朱安就敢在这大明之外,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
  我不造你大明的反,那我去外面打总行了吧!
  既然穿越了,怎样都要在这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