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被否定的剧本
作者:客气的豆子    更新:2022-01-16 23:34
  老张对此倒也不放在心上,不过是开个玩笑。
  “别废话了,剧本拿出来跟咱看看!”
  张谋搭腔道:“对于你写的剧本,我可是期待多时了!”
  打开背包,拿出平板电脑,别问为什么不是纸质的剧本,他还没顾得上打印出来呢!
  将剧本文件点开,放在二张面前。
  张谋和老张相对无言,寂静无声,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周浩的新电影剧本上面。
  张恃?也想要凑过去瞄两眼,奈何面前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叔,不敢挤位置......
  张谋的目光有些凝重,“这个剧本......”
  周浩见状不免有些紧张,“张导,剧本不好吗?”
  张谋摇头,“剧本......很好!”
  一个大喘气,差点让周浩闪了腰。
  “张导,咱说话能不能痛快点?”
  两次了!
  刚才说广视局,就差点没说成蛇盾局。
  如今看个剧本,还要闹幺蛾子?
  张谋继续摇头,“剧本确实很好,但是不适合你!”
  “唉?”
  什么套路?
  怎么就不适合他了?
  难不成他自己写的剧本,自己拍不了?
  “张导,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谋第三次摇头,目光再次看向剧本,没有对周浩做出解释。
  给周浩急的,都想去厕所先蹲上两个小时了。
  张谋越看眉头皱的越深,就好像这剧本藏着什么恐怖故事一样。
  这对周浩而言,简直就是煎熬!
  苦等半天,最后还是老张出声替他解了围。
  “我弟说的没错,你这剧本很好,但是不适合你!”
  “为什么不适合我?”周浩忍不住问道。
  自编剧本,还有不适合这么一说?
  张谋思索道:“这部电影和下半年的《失控NPC》装题材了,你不会是故意蹭车吧?”
  周浩没有丝毫犹豫地点头道:“嗯,是故意蹭的!”
  有成功案例在前,自己第一部电影求稳有什么不好?
  搭个顺风车,捞一把票房,适应下电影圈的规则和节奏。
  张谋道:“电影撞蹭车,不像是影视剧,题材类似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人家给撞死!”
  周浩疑惑问道:“这么严重吗?蹭车必死?”
  张谋道:“题材原因!倘若你拍的是侦探类的故事电影,那肯定是故事为王。可偏偏你选了一个没什么文笔水平的爆米花喜剧电影,风险系数太高了。万一口碑和票房都败给《失控NPC》,你难道还要再回影视剧圈子里磨砺五年吗?”
  周浩挠了挠头,“这么麻烦吗?”
  按照影视剧圈子里的规矩,不必多想那肯定是谁的故事好,谁就能称王称霸。
  可放在电影圈却不现实,尤其是套着喜剧外皮的特效电影!
  最致命的一点在于,特效画面!
  周浩纵然十八般兵器在手,也抵不过好来屋的电影工业水平。
  特效打不过,未战败三成,玩尼玛?
  谁不知道,这年头电影市场里,大片为王,特效称帝?
  想用同题材,高要求的特效片来蹭车,周浩也算是失了智!
  而且他故意蹭车,不一定会蹭上热度,很有可能提前蹭到对方的轮胎,然后被卷到车底下,压死!
  张谋之所以会直接否定周浩的剧本,说剧本不合适,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
  周浩的身份不一样,他不是新入行的小白,他已经是一个拿过潜龙奖的成名导演!
  影视剧方面的早已积累了大批量的粉丝基数,第一部电影不管拍什么,都会有人去电影院支持他一张电影票。
  可这小子不自知,习惯了以稳为主。
  学习那些个新入行的新人导演,模仿抄袭出一部作品,然后蹭东风上映。
  历年来,很多新人导演的首部电影,都有十分明显的模仿痕迹。
  一是因为求稳,借助对方成功案例,为自己积攒粉丝基础;
  二是因为投资,没有成熟(赚钱)的剧本,根本拉不到投资方;
  三嘛......是因为自己创造剧本,难度实在太大了......
  别人可以这么做,可你周浩这么做,就不合适了!
  人家新人导演,为了博出路,抄袭热门电影,同期上映蹭东风。
  赢了一帆风顺,输了也没有名气损失可言。
  你都已经成名了,瞎凑什么热闹?
  何况你的编剧能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原创一个新剧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张导,那我怎么办?”
  “重写!或者大改一遍!”
  大改一遍?跟重写有什么两样?
  有必要给我两个选项吗?A=B,所以都选C?
  没有摆正心态的周浩,吃了没有经验的亏。
  归根结底,还是他成为导演的时间太短,对于导演行业内的一部分潜规则并不了解。
  见别的新人电影导演都这么做,他也尝试东施效颦。
  没有半点成名导演的骄傲,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也不知道到底在畏惧什么。
  如今倒好,让张谋抓住,白白挨了一顿训斥!
  “好吧,我改......”
  周浩老实了,被张谋教育了半天,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办了一件蠢事?
  “对了,待会你跟管二郎打个电话。”
  “管哥?怎么了?”周浩问道。
  张谋道:“宁武和江文都在拍新戏,没时间带你。管二郎这家伙闲着也是闲着,让他帮你一回,毕竟是你的第一部电影,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在身边出谋划策。”
  张谋说的是导演圈的另一条潜规则,老带新!
  这倒不是什么秘密,宁武、管二郎他们刚当导演的时候,也被人带过。
  说白了就是导演身份共同署名,对方再挂一个监制的身份,对外宣传时,可以借助成名导演的名气。
  “谢谢张导!”
  这条规则,大多数用在新人导演身上。
  按理说他周浩身上的“新人”二字,早就被摘掉了!
  不过转换一下思维,对于电影圈来讲,他确实是一个新人。
  之前他没考虑过这方面,还以为自己拍过几句影视剧,就和新人导演不沾边了。
  没想到,他还能享受到这种“特权”?
  有人替自己遮风挡雨,有什么不好的?
  后面又谈了一些电影圈的琐事,张谋有意让周浩加深对于电影圈的印象,避免在闹出什么幺蛾子。
  这一天,周浩过得很难受,自己完全变成了一个犯错误的小学生,就像是被老师揪着站在讲台上念检查书。
  “我错了,我不对,我有罪,我背锅,我不是人,我......”
  3D立体声环绕耳际,有什么错误不能让苍天来惩罚我,非要让张导一点一点纠正呢?
  就冲着张导这习惯性卖罐子的行为,和他谈话聊天,实在累死个人。
  早知如此,提前准备一份三千字的检查,怼到他面前,让他拿回家慢慢看不好吗?
  这算什么?
  一个剧本引发的惨案?
  从老张家离开时,周浩的脸上写满了后怕。
  开车的张恃?忍不住问道:“浩哥,你没事吧?”
  周浩长叹一声,“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