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没穿抱肚
作者:神婆阿甘    更新:2024-05-05 09:01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正午时分,崔礼礼如约站在了浮思阁。
  和前几次不同,今日她和春华都带着幂笠,薄纱掩住了面容。
  进了天字号的房间,她才取下幂笠。
  原以为陆铮还那副德行,穿得花里胡哨,再搂着一个女人。
  不想他今日也格外正经。
  天气闷热,连带着空气也黏黏的。他将头发束了起来,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天青色绸衫。
  只是那绸衫太薄了些,布料就这么贴在他身上。
  似乎看到他胸前起伏的线条,以及隐隐约约的......
  嗯......该怎么称呼呢?诗人笔下的相思豆?
  他莫非没穿抱肚?有这么热吗?
  算了,算了,非礼勿视。
  崔礼礼的视线不好乱飘,只得落在桌上。今日他面前放着的竟是文房四宝,看来真是正经事。
  “崔姑娘很是守时。”陆铮指了指面前的椅子,看着她手中的幂笠,笑着道,“也知道掩藏行踪了。”
  “以陆二公子平日的为人,怎会将纸条送得如此隐蔽,想来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你我见面。”
  “崔姑娘果然聪慧。”陆铮提起笔,手指抚过纸面,“陆某今日公务在身,要单独问崔姑娘一些话。”
  他若不提,没人记得他是银台司的执笔。
  银台司掌管奏状案牍,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
  简单地说,整个芮国的消息,都由银台司誊抄成卷,唯有圣人可查。为求真求实,执笔渐渐又多了调查之职。
  所以,今日陆铮是来调查案子的?这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执笔,圣人怎么会用这吊儿郎当的人做这严谨之事?
  “陆大人请问,民女知无不言。”崔礼礼嘴里说得客气,却径自坐下来倒了一杯凉茶,又让春华点了几道好菜,嘱咐一定要有盐水鸭信。
  “十二日前的夜里,柳河边遇到劫犯之事,还请崔姑娘详细讲述此事经过。”
  凉茶下肚,似乎也解不了这屋内的闷热,她从春华手中取过一柄玉骨团扇,扇了起来:“既是公事为何不在银台司里做?偏要到此处来?”
  “银台司又不是审案子的县衙,不过是问问经过,记录在案。”
  好吧。崔礼礼耸耸肩,与春华仔仔细细将那夜之事说了一遍,从卸金饰被刺到撞门板获救。
  “马粪?”陆铮抓住了重点,停下手中的笔,“有何不同?”
  “马料分干料,湿料和精料,军马、官马和宫马,所食之料自是不同。绣衣直使的马,马粪中多干料和精料,而少湿料。”
  “就这样推测出是绣使的马?”
  “哪有那么简单?绣使的马多食木粟,这木粟草料中会带着紫色花朵,所以马粪中也会带着花瓣。加上绣使的马蹄印子也不同,当时情况危急,我也只是大胆一试。”
  “大胆一试......”陆铮放下笔,松间上前掀开写满字的纸,又铺了一张新的。
  他为自己添了一盏凉茶,手指抚平纸张,又将金麒麟镇纸压了上去,才继续道:
  “你可知你这一试,绣衣直使上下百名绣使自请降罪。”
  “降罪?”这么严重?崔礼礼心头一紧,可别把爹给坑了啊,“圣人怎么说?”
  “如今指挥使拿着‘县主的儿媳’作幌子,说是要保护皇亲才出此下策。圣人命银台司彻查此案。”
  “我爹可会受牵连?”
  “令尊何罪之有?是绣使自己忘了隐藏踪迹。”
  “那就好。”崔礼礼松了一口气,夹起一只鸭信啃了起来。这么热的天,吃点咸鲜适口的鸭信,最最开胃了。
  “好?崔姑娘不担忧吗?”
  “你是说‘县主的儿媳’那事?”崔礼礼摇摇头,“我不担心。”娘说了,不让她去县主府。
  “画像找到了?”
  “不曾。”她啃着软骨,嘟哝着。
  忽地福至心灵,她吐掉骨头渣,擦擦嘴,对陆铮露出讨好的神情:“大人不妨将此事也在卷宗里写清楚些。”
  “写什么?怎么写?”陆铮抬起眼对上她清澈的杏眸,知道这副天真无邪的皮囊底下藏着八百个心眼子。
  八百个心眼子的主人伸出纤指,戳戳他面前的纸:“就写:崔礼礼信口雌黄,并不曾与县主府结亲,只是为求自保,信口胡诌。”
  “你这是要将绣衣直使放到火上烤。”还要借自己的刀。
  “事情本就如此,我又不知道他们在办案,我是为求自保,若不是他们要讨好县主,会出这事?”卸磨杀驴的技能真是炉火纯青。
  蠢。
  陆铮令松间将纸笔收起来。
  不愿意写?也是,自己跟他又不熟,还有些过节。见他站起身来,崔礼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在他胸前飘来荡去。
  怎又看不见了?到底穿没穿抱肚?
  不过这起伏连绵的线条,真是让人难以忽略啊......
  春华太了解自家姑娘那直勾勾的眼神意味着什么了,可眼前的又不是九春楼的小倌,她连忙上前用半个身子挡住姑娘的视线,倒了一杯凉茶:“天热,喝口茶吧。”
  崔礼礼接过茶盏,掩饰心虚地喝了两口:“不写也无妨的,无妨。”
  陆铮浑然不觉这对主仆之间的牵牵扯扯,扫了一眼她面前的骨头渣,淡淡地道:“陆某公事已毕,告辞了。”
  出了浮思阁,松间跟在陆铮身后,有些困惑:“公子何不顺水推舟,就将那句话写上去?银台司跟绣衣直使的仇怨也不是一两日了。写上去,绣使必然不好过,首座那里也好交代。”
  陆铮没有回答,只抬头瞥了一眼那扇敞开的窗,翻身上马晃悠悠地向前走。
  松间上了马,也抬头看那窗户,什么也看不见,也没什么好看的。
  回到银台司,熟识的同僚们凑了过来:
  “绣使的案子可查出什么来了?”
  “对,快来说说。那崔小娘子说什么了?”
  “你们又想要陆某挨训斥了?”陆铮懒懒地笑着。银台司的规矩,除了圣人,只有首座可以查看卷宗内容。执笔之间更不能互通消息。
  “这次不会训斥你,昨日我听首座大人说,要将此事办成铁案。”
  “绣使素来与我们银台司处处做对,圣人让我们查,必然就是想要借银台司敲山震虎。”
  “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恐怕指挥使的位置要换人了。”
  陆铮伸了个懒腰,抓着一把纸扇摇了又摇,暧昧地笑道:“今日天热,诸位若无事,陆某请客,去桃花渡吃冰镇的蜜瓜。”
  桃花渡并非渡口,而是京城极贵的秦楼楚馆。
  陆铮是桃花渡的常客,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他为桃花渡的一个花娘与人打得头破血流,连圣人都知道。
  “别去了,外面下雨了。”有人道。
  说话间,就打了一记响雷。
  雨已成河,冲刷着银台司的青石阶。
  空气渐渐凉爽下来,被困在廊下的陆铮,剥了几粒花生,又沏了一壶热茶。
  茶香氤氲,热茶终归比浮思阁的那一杯凉茶喝着舒服。
  他握着茶盏,斜斜地靠在廊下,将花生抛进嘴里,没有半分官吏的仪态。
  不想,银台司的院门外传来一阵急切的“啪哒啪哒”的脚步声。
  紧接着几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人冒着大雨,踩着水花跑了进来。<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