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
作者:清澜皓月    更新:2024-05-04 04:19
  “可你找不到工作啊!我们这地儿靠着城,家里又不是有正经农田需要种。不过是开出来一点荒地种点东西而已。你爸一个人就照顾了,还有空闲。哪需要你一个大小伙子专门留在家里?你还是得想法子找工作去。姑娘,请吧。我就不留你了。这回城还要些时间呢。”
  都被人当面赶了又赶了,于凌心头自然也有气。
  她道:“钟言,我先回去了。”
  于凌推上自行车往回走,心头十分不是个滋味。
  这什么人啊!
  以后找到工作,他们一定要争取留在城里。
  就逢年过节回来看看,按月给养老钱,把该尽的礼数尽了就是。
  钟言气恼地对他妈道:“妈,她是我老婆!”
  而且是一起在乡下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的老婆。
  钟妈妈一愣,“她是你老婆,那你俩咋回的城?”
  “离婚了啊。”
  “离婚了怎么还是你老婆?离婚了那就是前妻了。”
  “不是,我们是商量好的假离婚。她还给我生了个儿子呢。”
  钟妈妈赶紧道:“那我小孙子呢?”
  钟言静默了一下,“为了回城,我们假离婚,把孩子送给当地没有生育能力的老乡了。”
  钟妈妈伸手打他,“你这是让钟家的子孙流落在外啊。看你老子知道了怎么锤你!”
  钟言梗着脖子道:“他要是跟着我回来了,连个睡的地儿都没有。还不如在乡下跟着养父母呢。”
  烦死了!回来后日子怎么会过成这样?
  于凌回到家比原计划早,杨大妈正端着一方豆腐送过来。
  “哦,于凌回来了啊。你妹要的豆腐,我给你们捎回来了。”
  于凌虽然心头气恼,但对乐于助人的杨大妈还是挤出笑脸来,“杨大妈,麻烦您了啊!多少钱啊?”
  “于朵给了钱的。她这会儿了都还没回来,估计是厂子里有事一时半会儿走不开。你喘匀了气,把饭做上吧。”
  “哎,好的。”
  于凌骑着出去50分钟,骑着回来又是50分钟。
  这会儿鬓角的头发都有些湿了。
  她倒了杯热水喝着,歇歇。
  于朵那里确实是走不开。王科长要求她把标语全部刷完再走。
  刚王科长那么够意思,于朵自然不好拒绝。
  而且,她将来落实工作还得靠王科长帮忙呢。
  大不了,就晚一点吃晚饭嘛。
  家里有饼干和花生糖,回头两个小的知道一人吃一块先垫个底。
  所以,于承和邱新梅下班的时候她都还没有走呢。兢兢业业的在刷最后几个大字。
  见到王科长就站在旁边,于承和邱新梅自然不会说什么。
  这显然是重要工作,而且还非得今天赶完不可的。
  于承还等着间隙的时候,笑着叮嘱了于朵一句,“朵朵,不着急,好好干。我跟你嫂子先回去了。”
  于朵点点头。
  于承和邱新梅加快脚步回去。
  “于承,朵朵这工作看样子应该稳了吧?”
  “反正她挺能干就是了。”
  没有人脉、不靠接班,居然自己能给自己弄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
  这还不能干么?
  于凌也这么能干就好了。
  回到家邱新梅正准备挽袖子做饭,就见到于凌在厨房做小葱拌豆腐!
  于凌看到只他们回来就问道:“于朵呢?”
  “刷标语呢,应该快回来了。”于承高兴地道。
  “那我把菜搁锑锅里闷着吧。”
  “好,我们等一等她!”邱新梅点头。
  又去问俩孩子饿不饿。
  “刚有一点,不过大姑给了饭团子吃。”
  所谓饭团子就是把上了大气的饭捏成团,里头还加了点咸菜、油炸儿、香葱。
  一人一小团,他们吃得还挺香的。
  于凌就是估着这个点都没人回来,恐怕要耽搁晚饭了,先让他们垫垫。
  邱新梅看看于凌。没想到她竟然会把自己的儿女照顾得这么周到。
  于凌道:“他俩跟我一样姓于的。再说什么事,还记到孩子头上啊?”
  “是是是,是这个理。”
  于朵20分钟后回来的,难得吃了回现成饭。
  除了两个小的,四个大人这会儿都饿了,于是开吃。
  两个小的吃了一点点就下桌,和大人打了招呼出去在院子里玩儿了。
  于承垫了个底,然后道:“小妹,你那工作的事稳了吧?”
  路上他还听说后勤部主任都去看过于朵刷标语了。
  说不定,厂长、副厂长坐车下班的时候没准都看到她了。
  于朵道:“王科长还是那句老话,如无意外!”
  邱新梅蹙眉,“怎么还是这样啊?”
  于承想了想,“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人家肯定不会把话说满了的。但他这么使唤你,还让你加班了,应该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于朵点头,应该是这样。
  不过,“大哥,大嫂,如果明年三月我这个工作没落实好,你们打算怎么安排我?”
  于承道:“这不是已经比较明确了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万一我这几年的谋算成空,总不能事到临头再现打主意。”
  万一被别人把这个位置占了。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于承好一阵没有说话。
  于朵忽然就觉得好生气。他就没有为自己好好打算过,或者说有打算也不是为自己好的。
  难道工作没落实好,他还打算让自己继续在家做家务照顾他一家四口?或者要进行到下一步,拿自己去给他的前程铺路?
  她直接道:“如果这个工作没落实好,我要去读高中。”
  大不了自己复习重新参加一次中考。
  邱新梅皱眉道:“朵啊,家里哪还有闲钱啊?你一向是最懂事的,别跟着某些人闹腾。”
  刚不是一切都还好好儿的么,怎么气氛忽然就急转直下了?
  于朵有些激动地道:“之前家里借钱给嫂子的弟弟,那是救急。不借400块给他赔汤药费可能要留案底,所以我没有说什么。但大哥你借给丈人家都能一次借出400。二姐回来闹一场,也能许了20个月还清500块。凭什么轮到我,就连两年上高中的钱都拿不出来了?我也不用你们供,我就用父母留下来的钱去读高中而已。”
  她算是知道了,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这回她也要闹。
  又不让他们额外去挣,用父母留下的钱供她读高中怎么就不可以了?
  该是她的,她不会再退让。
  于凌眉目一凛,‘啪’地一声把筷子拍在桌上道:“什么,借了400块给你小舅子赔汤药费?口口声声没钱,我说爸妈留下的钱花哪去了呢。原来花了这么大一笔在你小舅子身上啊!不行,爸妈留下来的钱,我和于朵也都有份的。凭什么就你们拿着!爸妈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一辈子,存下来的钱是为了老于家的子子孙孙。不是为了给什么外姓人。”
  邱新梅道:“那是借的,又不是给的。再说那钱也不是爸妈留下来的,是我们夫妻攒的。借了那钱,我已经半年没拿过钱回家了。”
  于凌嗓门一下子就大了起来,“爸妈挣得多、花得少,没留下钱。倒是你们挣得少、花得不少,还存了400。你哄鬼呢?还有,你抢了我的工作,挣的钱拿回去顾娘家。还一借就是400这么多!邱家对于家全家上下有活命之恩啊?”
  于朵拉了一下二姐,“大嫂父母养了她,她一个月拿回去5块钱孝敬是应当应份的。你们挣的是你们挣的,我们不望着。就父母留下的钱,我和二姐也要各分一份。”
  如果明年工作没落实好,她就拿那个钱去读高中。
  如果落实好了,她顺利入职。那个钱她也自己攒着。
  钱在哥嫂手里管着,遇到事首先就是牺牲她的利益。
  她这回要自己拿着!
  以前她只有一个人,吵不赢。而且当时确实是救急。如果让大嫂的弟弟落了案底,老邱家一定会记仇的。
  自己还要在大嫂手底下讨生活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可现在不是多了二姐这个天然的同盟军么。
  而且事实已经证明了哥嫂靠不住,她肯定就要争的了。
  于凌道:“好,你一个月孝顺父母5块钱是应该的。逢年过节,过生日多给些也说得过去。咱们就掰扯父母留下的钱,必须平均分成三份!”
  这种大杂院不隔音的。
  于家闹起来,大院里的邻居差不多都听到了。
  大家刚吃过饭,正坐在庭院里消食呢。一个个便都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这老于家咋又开始了?
  大家听了听,还是在闹老于头老两口留下来的钱的事。
  和昨天不同的是今天于朵也加入进来了。
  “于朵昨天不是说不掺和她兄姐的事么?”
  “没掺和啊,她兄姐之间的事昨天不是解决了么。她这是为自己争取呢。要我说,因为小邱弟弟的事,就不让于朵上高中是有些过了。你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于凌回来一闹,就一个月能挤出25块钱分期赔给她了?于朵上学也是分期付学费啊。”
  对于于承不让于朵读高中这件事,大杂院里的人也是有些微词的。
  于朵多出挑啊!成绩一直都很好、很稳定。
  看到于凌回来一闹,就给自己争取到了500块的补偿,她能没想法么?
  于朵这些年在家那可是任劳任怨啊。
  父母不在了,跟着哥嫂过日子,她敢眼里没活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