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进度飞快的新舟60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2024-05-06 16:36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第88章 进度飞快的新舟60
  就在常浩南转身的时候,一阵嗡嗡声忽然从远处传来。
  不是涡扇发动机的那种高频啸叫声。
  他下意识回过头,便看到了一个不大的黑色小点从天边正在缓缓下降。
  阎良这个机场除了试飞院之外就是603所在用,除了像是之前他们过来的时候乘坐的运7之外,很少有“正常”的机型出现在这里。
  好奇心让他选择驻足观看。
  飞机的进场速度不慢,加上年轻时候常浩南的眼力还行,因此没过多长时间,他就看到了那架双螺旋桨的飞机。
  外形乍一看和他们那天乘坐的运7区别不大,但并没有涂装,显然不是一架量产型机。
  因为夕阳的关系,常浩南抬手遮住有些刺眼的光线,并微微眯起眼睛。
  然后他便看到了那架飞机安装着一对他十分熟悉的机翼。
  说是熟悉,但他之前实际上并未亲眼见过,就连在设计图上面,也只是看过一天而已。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那一天的时间,让他获得了参与八三工程的机会。
  虽然机翼设计本身并非出自他手。
  没错,这应该是一架新舟60。
  不过……
  “怎么会有一架没涂装的新舟60?”
  常浩南捋了捋头发,双腿几乎不由自主地开始活动,朝着那边的试飞场地走去。
  根据他的记忆,新舟60在整个适航试飞过程中都只有一架在飞状态的验证机,那架飞机涂着相当有特点的涂装。
  当那架飞机的机轮触碰地面并发出“吱”的一声时,常浩南也越过了一片灌木丛,看到了机场内部的情况。
  停机坪处正站着一群人。
  随着飞机在跑道上缓缓减速然后驶上滑行道的时候,他听到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看架势跟前几天歼8-3的04号原型机首飞成功的时候差不多,只是规模小了不少。
  毕竟新舟60分量本就远不如八三工程。
  靠着自己身上带着的证件,常浩南顺利进入了试飞区域。
  这里并没有什么大人物,因此只有正常的保密需求而没有额外的安保需求。
  而常浩南目前的保密等级是足够高的。
  他在停机坪周围徘徊了一段时间,看着那架飞机滑向停机坪,然后试飞员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本来,他作为一个局外人,在这里看一会之后就应该离开了。
  但那边结束了欢迎仪式之后正在散去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常浩南十分熟悉的身影。
  “常浩南?”
  “呃……刘教授?”常浩南摸了摸鼻子,看着面前同样一脸惊讶地朝他走过来的人:“真巧啊,您也在这里?”
  来人自然是刘洪波。
  “都是杜老的学生,叫我师兄就好。”
  刘洪波摆了摆手:
  “你应该知道的,我们组负责这个型号发动机短舱的设计,所以首飞仪式也把我叫过来了。”
  刚一开始的时候,常浩南其实很想说自己不知道,但他的关注点很快就被转移到了后半句话的关键词上面。
  “好吧,刘师兄,不过您刚才说首飞?”
  理论上讲,每架飞机在出厂后的第一次升空都可以算首飞,但常浩南知道对方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就在刘洪波准备张嘴解释的时候,一个身材瘦高的老人走到了他的身后。
  “洪波啊,这位是……”
  常浩南的工作证还挂在胸前,但那上面的字体并不明显。
  “易总工,这位就是常浩南,杜院士的学生。”
  在航空系统内部,易元和的名字并不如同宋闻聪、杨威、孙琮或者罗洋那么如雷贯耳,事实上常浩南在重生之前并未关注过新舟60的总师是谁,因此他花了大概半秒钟才从记忆中搜索出对方的名字。
  那是他完成机翼颤振分析的当天,杜义山说要去镐京找的两个人之一。
  不过在常浩南刚准备开口之前,刘洪波就回头介绍道:
  “这位是易元和易总工,新舟60项目的负责人。”
  说来有趣,尽管常浩南帮着整个项目组解决了一个最大的课题,尽管易元和把常浩南作为先进技术成果的第一完成人申报了上去,但二人此前其实并未见过。
  “易总工,您好。”
  “常浩南同志。”
  易元和上来握住了常浩南的手。
  他确实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年轻。
  因此沉默半晌之后才再次开口道:“虽然我们两个是第一次见面,但新舟60这个项目能够走到今天,你应该算是居功至伟。”
  上来这第一句话直接把常浩南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您谬赞了,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贡献。”
  他并不是个羞于承认自己功劳的人,新舟60能装上这个更先进的新型机翼确实是因为他的精确计算,以及给出了可以大大增加振颤速度的一套主动控制律。
  但相较于整个项目,他确实还谈不上居功至伟这四个字。
  给出控制率跟设计一套飞控系统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或许在八三工程,或者后面的什么工程上他能够当得起这种评价。
  看着面前这张年轻的面孔,易元和微微笑了笑:
  “年轻人没必要这么谦虚,你虽然并没有给这架飞机设计出什么,但伱精确的计算盘活了整个项目。”
  说着他回头看了看那架刚刚停稳没多长时间的飞机,在飞行员离开之后,一群工程师开始上去记录飞行数据。
  即便真正的首飞并无太多科目,但哪怕多一点飞行数据都是宝贵的。
  “呃?”
  “新舟60是全世界第一架使用融合式翼梢小翼的飞机,相比于传统的单片式翼梢小翼效果更好,设计难度也更大。”易元和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自豪:
  “我们的工程师独立完成了这个设计,但如果不是你的话,那它必定无法被装在飞机上。”
  “所以,你们又新造了一架验证机?”
  “不,那架验证机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换上新机翼试飞了。”易元和摇了摇头:“这是新舟60的01号原型机。”
  验证机和原型机,听上去似乎差不多,但担负的任务却截然不同。
  有些项目甚至还会细分为技术验证机、工程验证机和原型机。
  类比汽车工业的话,验证机相当于概念车,原型机相当于样车。
  “因为那架换装机翼之后的验证机,我们直接收到了北疆航空的一笔投资和8架飞机的订单,还有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提交的合作意向。”
  “!!!”
  兄弟们,实在肝不动了,两章歇一天,明天再给新舵主加更
  (本章完)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