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铭记历史!
作者:雪花有罪    更新:2024-05-10 05:32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射雕”时的南宋,外有强敌,内有奸臣,看似和平,实则危在旦夕。
  江湖里的纷争,争名号抢秘籍,实际上是爱国者与卖国者之间的斗争。
  江湖看似游离于朝廷的体系之外,可仍然是国家的一部分!
  而《射雕》中最最明显,在林秋看来,同样最直接的细节,就是关于郭靖与杨康。
  ……
  林秋登上了老贼的博客,对于界前辈们的夸赞,林秋都是来到了他们的博客下礼貌回复。
  而老贼自身的博客,林秋就转发了一则对于《射雕英雄传》的解读。
  那就是:“靖康之耻!”
  【两个主角分别叫“靖”与“康”,勿忘靖康之耻!】
  所谓靖康之耻,知晓者,听闻者很多,可真正了解者非常少。
  有关靖康之耻的惨状,甚至用语言都难以去叙述。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汴京被破,宋徽宗并宋钦宗二帝被俘,与诸多宗室、大臣、后宫嫔妃一同押解北上。
  皇后等女眷成为金军的随军慰安妇,饱受耻辱。
  太上皇做灯油,皇帝惨遭马踏死。
  惨状,耻辱,都一幕幕刻在了夏州历史之中,刻在了每一名夏州儿郎的骨血之中。
  ……
  即便靖康之耻过去许多年后,南宋的爱国将领岳飞还在《满江红》中这样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郭靖与杨康,祖上都是英雄好汉,根正苗红,又各有名师传道授业。
  按照正常的发展,他们应当肝胆相照,外御胡虏,内诛奸臣,屹立在抗金最前线,成为如同岳武穆般那样的英雄人物,建立可歌可泣的光辉事业!
  可命运却同他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个流落至蒙古,一个生长在仇家。
  可即便成吉思汗对郭靖视如己出,四王子与郭靖情同手足,华筝与郭靖更是青梅竹马,可郭靖自始至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宋人,可杨康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这是老贼有意塑造的两个互为参照物的艺术形象。”
  “一个为大义而舍生忘死,一个谋私利而认贼作父!”
  这就是网络上诸多读者们,对于郭靖与杨康二人的评价。
  郭靖代表的不仅仅是江湖,不仅仅是武侠,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
  就算当蒙古的铁骑要踏平羸弱的大宋之际,即便知道可能无法挽回,郭靖依旧站在了家国的最前方,保家卫国!
  因而《射雕》这本书才被赋与了不一样的意义,何为侠?!
  隐世不出,武功天下第一便是侠吗?
  《射雕》中给出了答案,为国为民,才是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危难之际,需要千千万万个郭靖站起来,不计生死,共赴国难!!
  【铭记那些惨痛的历史!!】
  【无论是内乱还是外敌!】
  ……
  《射雕》“爆”了。
  而且“爆”的没有任何悬念。
  从看到《射雕》第一章文字质量的时候,就有很多读者预料到了这一点,可却没有想到区区一本武侠,竟然能够凝聚出如此强大的民族能量。
  一时间,整个夏州的网络上,处处都是对于《射雕英雄传》这本书籍的讨论,而夏州各地的中学历史课上,所有的历史课老师,几乎都不约而同的在这个时间段拿出了宋朝这段时间的历史!
  讲述着耻辱的“靖康之难”!
  各大中学的历史课上,所有学生从来没有这么专注过,在听闻那些赤裸裸,血淋淋的历史之时,无数年轻热血的学生们都攥紧着双拳,内心之中有一股怒火无处发泄!
  现在生活的是和平年代,吃喝不愁,可曾经的那段岁月有多少凄厉的惨嚎声?
  当时的靖康之耻却并未激发赵氏后代血耻之心,统治者仍旧是歌舞升平,偏居一隅,官员忙于内斗毫无复国之心,成为了夏州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在这种强烈的民族热情加持之下,《射雕英雄传》这部武侠书籍,自然被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七天时间,夏州本土销量,直接媲美《哈利波特》与《福尔摩斯》系列作品!
  这对于通常被认为是“冷门”的武侠题材而言,已经是奇迹中的奇迹,而在九州之中,虽然销量不及《哈利波特》与《福尔摩斯》系列,可依旧有着数千万的销量。
  越来越多的九州民众,通过这部武侠作品逐渐了解夏州的历史,夏州的文化!
  有些情感,这些九州的民众是注定理解不了的,可他们只知道一点,《射雕英雄传》非常精彩!
  【哇哦!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夏州本土武侠作品!我爱夏州武术!】
  【我是在英州的夏州人,看到郭靖的母亲被成吉思汗抓住,临死之前告诉郭靖,要铭记靖康之耻,最后用那把刻着“郭靖”的匕首自杀的时候,悲从中来!我想回家了。】
  【老贼真的是一个神奇的作者。】
  【我听我夏州的朋友说,江湖的尽头,就是家国,这是什么意思?】
  【我真的爱上这个夏州作者了。】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
  【期待《射雕》后的第二部作品,会继续写郭靖和黄蓉吗?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黄蓉了!】
  【黄蓉一定会成为一个温婉贤良聪慧的母亲!】
  ……
  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所能够看到的事物截然不同。
  来自九州的读者,他们能够读得懂《射雕》,可却无法真正读懂《射雕》。
  可就如朱夏华曾经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并不是让人读不懂的作品才叫好作品,能够让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不同教育环境的读者都觉得精彩,都有不同深浅的感悟,这才是好作品。”
  就像是夏州的读者们,他们没有朱夏华,余老先生那么专业的目光以及那么深厚的文化内涵,看不出《射雕》深层次的隐喻,能够读懂的东西其实同样并不深。
  可这些同样是《射雕》中的重要内容,即便是仅仅是一句“牛逼”,一样是重要的认可!
  ……(本章完)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