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杨家将演义》大结局!(下)
作者:雪花有罪    更新:2024-05-07 05:10
  观众们大气都不敢喘,目光紧紧的盯着电视机!
  《杨家将演义》俨然到了最后阶段,十二寡妇征西何其热血。
  在古代社会中,男性地位无疑是居于上风的,就算是史学家或者文学家,大多都是从男人的视角出发,去描写社会发展和现状,去记录历史。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能够留下来的女中豪杰没有几人。
  前世好歹还有穆桂英,花木兰,秦良玉,梁红玉,樊梨花等寥寥几人,可这个世界就更少了。
  所以在看到《杨家将演义》的后半段,以杨门女将为核心之后,对于整个夏州社会的意义都是不同的,而且从目前的舆论来说,不仅仅不会使得男女矛盾更加激化,甚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种矛盾!
  因为在《杨家将演义》里,无论是杨家儿郎还是杨门女将都是同样出色。
  “杨家将”这三个字,绝不单单指的是杨家的男人!
  ……
  宋军在穆桂英的率领之下,一路杀至虎狼峡!
  可虎狼峡乃是险地,穆桂英眼看从峡正面夺关,难以突破,于是乎就朝着虎狼峡西边的山峰望去!
  在那险峻的石峰群众,有一座直插云空,在层峦屏嶂之中,穆桂英就想要攀上它,去以便观察敌情,可上崖无路,大队人马无法向前,穆桂英只得带着两名女将上山查探!
  可谁曾料到,西夏军早就有所埋伏,提前安插了一队人马!
  在穆桂英与两名女将朝着峡内往的出神之际,暗箭袭来!
  “危险!!”
  穆桂英对于危险的感知何其敏锐,在破空声响起的一瞬间,下意识的推开了身旁的两名女将!
  观众们看见这一幕脸色一白,差点以为穆桂英就要死于西夏兵下!
  可下一瞬,观众们却又松了口气。
  因为穆桂英的武艺高强,千钧一发之际,险中又险的避开了这一箭!
  而在山下等待的其余女将们,看到山顶之上穆桂英遭袭,顿时就急了,纷纷朝着峰顶之上冲去。
  ……
  要是在战场上或者是在平地,以穆桂英的高超武艺以及神乎其技的飞刀之术,定然能够寻觅生机!
  可要知道,武学就重要的就是下盘。
  可是在峰顶之上,脚下的崎岖碎石路连战都站不稳,怎么可能还能够予以还击!
  穆桂英的武艺最为高强,尚且能够支撑,可其余两名杨门女将,王兰英,杜金娥却被万箭穿心,直直的朝着悬崖之下坠落而去!
  “兰英!金娥!!”
  穆桂英根本来不及抓住这二人,眼睁睁的看着两人坠落下万丈悬崖!
  要知道这可不是武侠与玄幻,坠落下悬崖不会获得绝世武功,而是真正的十死无生。
  观众们神色一沉,嘴角再度一颤。
  这熟悉的感觉……
  来了。
  当时杨家儿郎在牺牲第一个,第二个的时候,同样是这样的节奏!
  二郎三郎之死,王兰英杜金娥之死,接下来……
  就轮到了穆桂英!
  从山下到峰顶,攀爬起来本就耗费时间,就连穆桂英那般的武艺都攀爬了许久,更不要说其他人。
  可穆桂英即便再武艺高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箭矢之时,一样只能够苦苦支撑!
  绝望!
  万千夏州观众此时此刻的内心之中都是绝望的,因为他们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生机,仿若看到了这部《杨家将演义》的结局!
  ……
  【毁灭吧……】
  【穆桂英!!!】
  【别啊,真的别……】
  就在观众们都在哀嚎的同时,穆桂英翻滚着躲避箭矢的时候没有踩稳,顿时间,一根来自敌将的精准箭矢,直接洞穿了穆桂英的咽喉!
  穆桂英捂着脖颈,鲜血不断的从口腔之中溢出!
  惨烈的一幕幕,将观众们原本再度泛起了热血再度浇灭。
  热血不过是偶然。
  而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吧……
  原本奄奄一息的观众们,内心在这一刻彻底死去!
  那股翻腾的热血,渐渐熄灭,满含泪水的闭上了双眼。
  穆桂英回头望了望后方的万丈悬崖,为了让自己的尸身不落于敌手,遭遇死后的凌辱,穆桂英闭上双眼,纵身一跃!
  “不!!”
  “桂英!”
  “桂英!”
  刚刚赶到山上的其余杨门女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一个个目眦欲裂,满是绝望的喊道!
  “杀!!”
  “杀!”
  穆桂英在军中的威严和何其之高。
  看到穆元帅落下悬崖,整个杨家的将士们都朝着西夏军厮杀而去。
  不是他们不想撤啊,而是根本撤不掉。
  本身上峰顶的路就崎岖陡峭,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这要是回头撤了,等于就是西夏兵的箭靶,会被活活射死,再加上杨家军兵们群情激奋,根本没有撤退的意思,索性就直接与西夏兵在峰顶展开了血战!
  这一战,不可谓不惨烈。
  峰顶这样的地方,易守难攻,而且根本没有退路!
  就算是受伤的士兵都不能够得到救治,更何况西夏军的箭矢上都有毒!
  杨门女将之中,一个接着一个的中箭,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随着大家熟悉的杨门女将们一个个的倒下,观众们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
  这一段配乐,更是令整个战场之上蒙上了一股悲伤的味道!
  杨家十二寡妇征战沙场,为国为民之心,不亚于杨家儿郎!
  ……
  《杨家将演义》进入到了最终的尾声。
  历经千年洗礼,史书上的杨业也罢,文学中的杨家将也罢。
  孰真孰假,仿佛都变得不再重要。
  就如同前世,已经没有人去关注真实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是什么样子,他们俨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符号。
  忠诚,刚烈,不屈!
  至于后世有些人评论的“愚忠”,只能说可笑至极。
  愚忠是愚忠,气节是气节!
  评判一个人,要根据结合其历史贡献和所处时期的历史背景,将领的忠诚,并非愚忠。
  杨业的忠诚,苏武的忠诚,首要忠诚的对象,是朝廷,是百姓,就算以身殉国,亦在所不惜!
  若非有“杨家将们”世世代代的牺牲,只会有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而非指点其“愚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