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梦重生三十年 第46章 结个善缘
作者:易宿    更新:2024-05-04 08:46
  摊主们对视一眼,胖脸苦笑着道,“得了,得了,您给一千块吧,我们回去的路费还有饭钱,不瞒您说,我们哥俩饿了一整天咯!”
  假如张震要玩个一锤子买卖,立刻就会拿一千块买下,但是他想玩长线,趁着翡翠原石价格低的时候多吃进去一些,等到价炒起来后再出手。
  所以这俩人必须维护好了。
  张震沉声道,“这样吧,看你们两个这么辛苦,我也不能做得太过分,石蛋叫小叶过来,给他们俩拿两万块!”
  石蛋差点炸了毛,“师傅,两万块买这些破石头?”
  张震一瞪眼,石蛋立刻闭嘴,一溜烟跑去找叶小妹了。
  两个摊主愣了好半天,忽而惊醒过来,向张震一阵作揖鞠躬。
  “老板,让我说啥好啊,您太仗义了!”
  “老板您真是活菩萨转世啊!”
  张震自动过滤这些马屁,正色说道,“你俩还能弄到这种矿石么?”
  “能啊,太能了,您要多少只管说,我们管够,管饱!”
  “行,不过年前没空了,能留个电话么,咱们年后联系!”
  “电话,嘿嘿,俺们那边穷得掉渣,别说电话电灯都不是每家有!”
  张震明白他们肯定是特别偏远山区的,那边的情况确实艰苦。
  “这样,我给你们留个电话,你们把地址给我,年后抽空我去一趟!”
  二人急忙借来纸笔,留下了张震电话,给他也写了个地址。
  这时候叶小妹拎着钱袋子走来,张震拿了两万递给二人,“这是货款咱们两清了!”
  在二人不停感激的时候,他又拿了一万递过去,“这一万是定金,你们给我打个收到条,等我见到货的时候再细算!”
  兄弟二人高兴得像是捡了金元宝。
  急忙打了定金收到条,还分别签了名字。
  张震扫了一眼,这才知道,他们真是兄弟俩,一个叫杨有义,一个叫杨有情。
  上面留的地址张震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不用问肯定是比张家村还偏远的山区。
  此间事了,也已经到了半夜,这次牛三爷没敢托大,让人用专车将张震送了回去。
  张震也拜托牛三爷,帮忙定个车皮,把这堆石头运到省城泺南火车站。
  这种小事自然没问题,牛三爷一口答应下来,临别之际提醒张震别忘了明年之约,又让手下送来了许多当地特产,算是年礼了。
  回到酒店,老郭叔侄二人正坐在大堂里等他。
  那些瓶瓶罐罐堆满了一地。
  “老弟,你快上眼看看,这些东西买的都对不?”
  “张总,您过过目吧,希望我没出错!”
  张震笑道,“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啊,走去房间里再看!”
  明亮的灯光下,一件件古董氤氲着宝气、宝光,令人心悸神摇。
  张震拿起一件卷轴,打开看了一眼道,“林则徐真迹,一眼开门,这件留在店里就行!”
  “哈,郑燮的翠竹图,好东西啊,这件我带走挂房间里......”
  “这是正经的康熙五彩鱼藻天球瓶,可惜是出口的,留在店里吧!”
  “这福禄寿铜镜不错,宋代的,我带走......”
  满床的东西看完之后,张震留下了多半,每样东西都写了建议售价。
  剩下的几样精品他要全部带回去当做私藏。
  这里面他尤为看重的是一只精美无比的牙雕。
  按理说竹木牙角都属于文玩杂项,上不得台面。
  但这只牙雕只有拇指大小,雕刻的是前赤壁赋为题材的一只小船,上面数位文人正在吟诗饮酒。
  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眉目清晰须发可辨,刀功传神入微,堪称稀世之作。
  张震一眼看出这是清代牙雕大家黄振效的作品。
  而他正巧是当地人,目前故宫中馆藏的牙雕珍品中,就有几件出自他的手。
  这肯定是战乱时期,宫里流传出来的宝贝,将来可以当做传家宝的。
  东西都分好类,这么晚了带走很不方便,于是老郭二人就留下凑合了一宿,打算明天再把东西运回店里。
  郭晓仪和叶小妹住在了一间房,而老郭和张震师徒挤在了一间。
  老郭洗漱完毕,看着张震还在伏案疾书,不由得叹息道,“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老弟能有如此造诣,看来背后没少下工夫啊!”
  张震停笔揉着眉心笑道,“我是把一些心得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郭哥还不休息,我还得写一会儿呢!”
  老郭面带不舍的表情说道,“哎,咱们哥俩相见恨晚啊,可惜你就要回去了,要不然咱们怎么也得好好的醉两场,让我也尽尽地主之谊!”
  张震道,“年后我还来嘛,你有时间也可以去北面,我带你体会一下不一样的风情!”
  像张震这种青春才子,才华横溢而内敛,稳重如山,令人如沐春风,又待人以诚,谁不喜欢结交?
  老郭感觉这半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这位忘年交,他不敢再打扰对方写东西,准备上床睡觉。
  “好,咱们那年后你不来我就去看你,你继续忙,也别太累了,毕竟学无止境啊!”
  张震忽而道,“还有件事麻烦老哥!”
  “你只管说,我赴汤蹈火!”
  “倒不至于赴汤蹈火,我回去前打算进一些这边的衣服、鞋子和电子产品,不知道老哥有没有一手的货源?”
  这些东西主在北方比较紧俏。
  他打算形成一个产业链,从北边收了银圆送过来,然后从这边运东西回去批发给商贩。
  叶小妹跟着来过,算是熟门熟路,以后就有她来负责这条线。
  赚到的钱用来收藏那些真正的好东西。
  储备到将来古董市场火爆的时候,再出手。
  “这事好办,我认识几个厂长,明天带你去转一圈,绝对给个厂价批发,货要多少有多少......”
  第二天老郭租了辆面包车,先把东西拉回店里,然后带着张震一行和侄女跑了一整天,拜访了几家工厂的厂长。
  一听说来进货,厂长们立刻把他当财神爷供着,各种优惠打折,有一家甚至还答应先货后款。
  张震利用前世的经验把价格压到了最低,各种售后条件也拿到了最优,然后开始下订单。
  这期间他去了一趟照相馆,去拿冲好的底片。
  其中一张照片就是几个坏人欺负叶小妹的场景。
  把这张照片交给叶小妹,她只看了一眼就塞进了信封,然后投进了邮箱,脸上甚至没有任何反应。
  很显然这件事已经无法再对她造成伤害,这个女孩的心智也彻底的成熟了。
  连续忙活了两天,张震把需要的东西都订好了,让他们直接发货到泺南货场。
  这些东西花了足足四十万,加上昨天买古董和原石花了二十多万。
  目前张震手里只剩下了二十多万港纸和二十万美刀,华夏币只有牛三爷给的那五万块了。
  原本折合华夏币一百六十多万,现在才两天就剩下不到一百万,这钱花起来真快。
  剩下的钱张震不能再乱用,要都带回去,留作它用。
  牛三爷帮忙订了卧铺车票,虽说不是软卧,但总好过坐三天硬座。
  第三天早上,张震一行来到车站,和前来送行的牛三爷老郭等人一一告别,终于踏上了归途。
  石蛋依旧用秤杆子挑着重行礼,叶小妹带着大量现金,张震背着一些易碎的古董,远远看起来像是逃难似的。
  这边车站有牛三爷的关系,他们连候车室都没去,直接走了通勤通道上了站台。
  此时离着大年夜还剩下五天,如果路上不发生意外的话,回到村里肯定能吃上年夜饭。
  这一趟可谓是收获颇丰,唯一让张震感到遗憾的是,他没有遇到传说中的那件东西,也许是缘分不到吧。
  春运的高峰已经过去,但站台上人依旧不很少。
  张震忽而在重重人影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有些纳闷,她怎么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