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不好了,大嫂打上门了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2024-05-11 07:09
  于是,刘阿坤找到了李郁。
  “军师,那老头招了。”
  “找张纸,让他都写下来。他要是磨洋工,你就狠狠的抽他。”
  “哦。”
  得了圣旨一般的刘阿坤,去库房寻了纸笔,返回牢房。
  往五叔面前一拍。
  “写!”
  于是,被松开了手臂的五叔,忍着剧痛写字。
  “你别耍花样啊,写认真点。”
  “俺看你这字,有点丑。你再这样,我揍你啊。”
  五叔算是服了,他真的怕被这个小弟整死。
  根据他行走江湖几十年的经验,文盲小弟往往没轻没重的,容易听不懂大哥的意思。
  大哥只是想要火药配方,不会轻易要命。
  而这个老实人小弟,迫不及待的想整死自己。
  被开水泼过的地方,已经开始溃烂。
  这样下去,最多两天,自己也会死于感染。
  “让你的大哥来,就说我有机密,他一定感兴趣。”
  刘阿坤这次总算是听劝了。
  李郁进了牢房,差点作呕。
  “这屋里是什么味道?我才离开了1个时辰啊。”
  “李爷,救救我吧,我保证什么都告诉伱。”
  ……
  李郁看了一眼已经不成人形的五叔,又看了刘阿坤。
  内心竟然有一丝丝的歉疚。
  “换個房间,我和五叔聊聊。”
  “再弄点烫伤药,给五叔敷上。”
  吩咐完这一切,他觉得自己的歉疚少了几分。
  作为一个(前)社团分子,能够讲人道主义,尊重对手,已经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了。
  若是在水浒里,绰号起码也是个玉麒麟。
  虚弱的五叔,斜靠着椅子,两眼失神,开始招供:
  “我爹生前是兵部的一个小官,管着一家火药作坊。”
  “他把平生所学都写了一本书,可惜没人赏识他。”
  “后来,他因工作纰漏获罪,被流放死在了边疆。”
  “我继承了他的衣钵,做的一手好火药,在黑市里打出了名声,不愁销路。”
  李郁有些激动,但是按捺住了,假装不经意的问:
  “那本书在哪儿?”
  “你对天发誓,帮我治伤,别杀我。我就告诉你。”
  李郁瞅了他一眼,正在盘算可信度高不高。
  五叔又急切开口了:
  “我可以先大致复述一遍,你找个人记录,我的手不行,疼的很。”
  李郁还是不做声,因为优势在我,可以尽情的吓唬老人家。
  “为了表示诚意,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和你有关的。”
  “你那位前大嫂,在我这买了40斤火药。”
  ……
  “什么?”李郁这下破防了,猛地站了起来。
  “半个月前,因为是大宗买卖,我找人查了他们底细。”
  “你怎么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
  “都被你绑到这维格堂了,我眼睛又不瞎。江湖上的恩怨,多少也听说过。”
  李郁沉默了片刻,说道:
  “我会让人给你治伤,但你也别耍花样。”
  “否则,我会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变.态。”
  五叔虚弱的咳嗽了一下,疼的直抽抽:
  “就刚才那个打手,已经是世间少有的变.态了。你放心,我想活。”
  出了屋门,李郁就想喊范京。
  堡内识字的人不多,让他记录一下五叔的火药配方。
  不过,他又犹豫了。
  转悠了片刻后,恰好看到了杨云娇。
  她正在指挥几个妇人,儿童做三合土试验。
  “你,来一下。”
  杨云娇连忙提起裙摆,小跑着跟着进了屋子。
  几个忙着搅拌三合土的妇人眼睛亮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虽未出声,已完成了八卦的交流。
  懂的都懂,不懂的就算了。
  ……
  “三合土做的怎么样了?”
  “还需要时间。”
  “现在你去帮我做一件事,记录一下俘虏的供词。他说什么,你就写什么,写完了直接交给我。”
  “好的。”
  杨云娇带着纸笔,去了。
  五叔那屋门口有看守,不怕他不老实。
  堡内的机密,还是尽量注意分工。
  除了自己,任何一个下属掌握太多的机密都不是好事。
  五叔的颗粒火药配方,绝对称得上是机密。
  李郁从火枪的射程和威力,能够猜测到他的配比和工艺非常科学,丝毫不落后于洋夷。
  高手在民间!
  只不过真正的人才,大多没有出头的机会。
  所谓是金子就会发光,实际是一句p话。
  只要被一块抹布盖住,或者一把尘土盖住,这辈子都不会发光。
  被人当做土坷垃,踩在脚下。
  没有人会低头多看一眼,都盯着遥远的星空。
  极少数人才,遇到了伯乐,贵人。
  从此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换个角度来看,人才其实是过剩的。
  治理天下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才。
  若是将一个王朝的中枢机构全部撤换,用一个县的官吏体系去填补空缺的位置。
  相当于从知县到里长,所有人官升10级。
  王朝秩序不会有一丝的混乱,依旧会安稳的运行。
  天下黎民也不会有一点感觉,还是一样的生活。
  所以,人才永远稀缺;人才又永远过剩。
  ……
  傍晚时分。
  杨云娇来了,记录了足足10张纸。
  娟秀的小字,很有条理。
  从颗粒火药的原料,到配比。
  所需工具,工具的材质,形状样式。
  制作工艺流程,每项工艺的注意点,所需时间。
  甚至连季节,温度,阴晴都考虑到了。
  而比例,也远远不是化学书本上的那一句话。
  五叔的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不同用途的火药,比例也有差异。分枪用,炮用,爆破用。
  在此,不做赘叙,不宜多写。
  李郁翻阅了一下,心中已经大体信了。
  五叔的爹若是被清廷重用,怕是清军枪炮的威力能增加5成。
  不过,就算是乾隆知道了,也不会提拔。
  相反,很可能会赏他爹一刀。
  因为我大清人才济济,不需要什么无聊的科技人才。
  东华门唱名、科举折桂、懂人情世故的才是人才。
  其他的,朕不承认!
  更不必说,这是会动摇国本的科技了。
  ……
  “你回去后,此事不必和别人提了。明白吗?”
  “奴家明白。”
  李郁看着这个安静的女人,突然想点拨一下她三合土的制作方式。
  基建需要大量的三合土,以节约成本。
  石块,砖头,糯米太贵了!
  正要说到关键,门外一阵喧嚣,有人扯着嗓子鬼叫:
  “不好了,大嫂打上门了。”
  李郁一愣,随即大骂:
  “来就来呗,让她进来,有什么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