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2024-05-11 07:09
  第二天,李郁就照办了。
  经过友好商议,每月40两例银,雇佣杜大讼师为存菊堂的法律顾问。
  堂口遇到差役刁难,案子纠纷的时候,杜讼师有义务及时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打赢官司的花红另算!
  存菊堂,再添一员大将。
  一时间,上门委托的土豪恶绅们踏破门槛。
  而“剪辫”案,却还是在发酵当中。
  李郁派人把一柄董记剪刀,悄悄的放到了土地庙睡觉的乞丐手边。
  醒来后,乞丐大喜。
  认为是洪七公他老人家下凡,送把剪刀给自己换顿饱饭吃。
  于是,乞丐立刻送到了当铺,想换几枚铜钱。
  当铺掌柜的知道轻重,立即把乞丐扣了送到了府衙。
  大狱内,方捕头亲自上手。
  用沾了盐水的鞭子,抽的小乞丐死去活来。
  最终,招认了犯罪事实。
  土地庙乞丐10余人,偷盗剪刀,又因为对社会不满,怒剪他人辫子。
  ……
  赵知府大喜,和巡抚大人商议后决定结案。
  无知乞丐偷盗剪刀,后剪他人辫子泄愤。
  供状送到紫禁城,引来了乾隆的愤怒。
  他在乾清宫愤怒的摔了茶碗,吼道:
  “下面的人竟敢这样糊弄朕,简直无君无父。”
  “动摇我大清国本的大案,竟然想用几个乞丐顶罪。”
  “下旨,严厉斥责苏州地方官,告诉他们,如果脑袋不想要了,朕可以帮他们挪一下。”
  太监们被吓得瑟瑟发抖。
  而朝臣,表面惶恐,实则内心稳得一批。
  麻木了,习惯了!
  伺候这位爷,就得顺毛捋。
  不过,正蓝旗副都统,御前侍卫和珅却是提着一颗心。
  因为他收到了各省的献书2000余册,其中尤以苏州府的最多。
  其他人不懂乾隆的心思,他却是摸的透透的。
  什么不分满汉,开禁言路,不以书中内容掀起文字狱,都是扯淡。
  私底下,他曾经和侍读学士纪晓岚聊过此事。
  两人一致认为,伺候皇上不能言听计从。
  纪晓岚是汉臣,宦海岁月两起两伏,对“伴君如伴虎”有清醒的认识。
  和珅是旗人,又是正得宠,权势远超于他。
  二人差距甚大,在仕途上没有冲突,反而可以聊到一块儿去。
  要么能看透皇上的心思;要么就事事请示,绝不私自做主。
  ……
  各省进献的书籍,暂时都存放在礼部。
  由专门的官吏,造册登记,并通读内容。
  忽然,一个书吏翻书的手停住了。
  苏州府彭家进献的一册明代书籍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关外极北部族,渔猎为生,兽皮裹躯,食不果腹,不知廉耻,常与禽兽为伍。部落男子成年时开始留一根辫子,之后每猎一头猛兽,则多蓄一根小辫,勇士发辫多不胜数。而只有一根发辫者,往往被视为懦夫,被逐出部落。”
  书吏的手僵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個故事。
  最终,他还是决定上报。
  和这个无聊故事一起上报的,还有另外一首反诗。
  乾隆看了,表情冷漠:
  “将献书的二人,交由当地官府处置。”
  “处置结果,交由刑部审定。”
  和珅想开口,最终还是忍住了。
  反观军机大臣于敏中,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内心毫无波澜。
  和珅暗自感慨,真不愧是能做到汉臣魁首的人,厉害啊。
  ……
  两桩廷寄,一前一后抵达了苏州府。
  吓的赵知府面如土色,双手颤抖的拿不住信纸。
  他回到后堂,扑通跪在地上,对着菩萨像哭泣:
  “老天爷,赐给我一条活路吧。”
  “这两桩案子,一个处理不好都是灭三族的罪过。”
  “信男若能安然度过此劫,一定为您重塑金身,日日香火不绝。”
  砰,一个响头磕下。
  屋外,胡师爷也在唉声叹气。
  东主出事,他也不好过。
  当晚,他给知府建议将彭家尽数拘拿,抄家寻找其他反书。
  彭家也算是本府望族,从康熙年间开始置下了偌大的家业,子嗣绵延百年。
  一招马屁拍错,全家覆没。
  最终,彭家抄出了反书一十三本。
  彭家老爷子知道厉害,自家在牢里上吊了。
  还留下了悔过遗书,把责任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
  舐犊之心,令人扼腕。
  ……
  紧接着,董家也完了。
  什么户部员外郎的侄子,都比不上保住自家性命重要。
  赵知府亲自下令,方捕头带领了100多官差。
  将董家所有人一网打尽,都关进了大牢,严刑拷打。
  根据杜讼师的分析,最多一天,官府就能拿到董家的全部罪状了。
  包括口供,物证,人犯,见证者,还有犯罪动机。
  眼看着风暴越刮越大,始作俑者李郁有些不淡定了。
  失控了!超出了他的预期。
  原本只是想栽赃干掉董家,没想到拉上了那么人陪葬。
  据胡师爷透露,彭家的几个儿子都定了斩监候,其他族人暂定流放2000里。
  董家则更严重,直接定了个满门抄斩。
  李郁心虚,借着酒宴询问了胡师爷,为何董家定的罪比彭家还重。
  他们只是丢了剪刀而已啊。
  胡师爷则是一脸正气地告诉他:
  “难道官府没有抓到董家人犯罪的现场,就不能重拳出击吗?”
  “董家老爷子还当堂和府尊讲大清律,府尊都忍不住笑了,四班衙役也笑了。”
  “后来,他又吹他有个好大侄儿,在户部当差。你猜怎么着?”
  ……
  李郁一脸震惊:“怎么着了?”
  “府尊大人当即把他侄子一起并入了嫌疑案犯,将结案文书600里加急呈送刑部。”胡师爷夹了一口松鼠鳜鱼,“老夫估计,他侄子的官儿也到头了,嘿嘿嘿。”
  “高,胡师爷您是真的高。”
  “老夫的这一支笔,就是阎罗殿的判官笔。李小哥,老夫看你这人投缘,给你注入一点人生阅历。”
  “您请讲。”
  “你啊,就是太善了。这样不行的,你记住了,要么不轻易和人结仇,若是结了,那就……”
  胡师爷的醉眼突然睁开,手中筷子把鱼一翻扔在了地上。
  厉声喝道:
  “把厨子给老夫叫来,这鱼炸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