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大嫂懂的太多了
作者:忧郁笑笑生    更新:2024-05-11 07:09
  李郁微笑着,接过茶碗并不喝。
  雷文氏俏脸一红,一丝恼怒闪现,随即恢复了常态。
  “大哥在牢里受苦,我们要赶紧捞人。”乌鸦一脸正义。
  “你有什么主意吗?”李郁直接问道。
  “我只会揍人,你是军师,你拿主意。”乌鸦抠了抠鼻孔,又虚空一弹。
  “我让你去劫狱,杀进府衙救出大哥,你敢吗?”
  乌鸦吓得一激灵,直摆手。
  这是大清的天下,官府的天下。社团再牛,也不能越线。
  拳头再硬,能硬的过八旗兵的刀?
  “军师,你莫要调笑我。这种疯话以后少说,要不然弟兄们都得遭殃。”
  李郁心里叹了一口气,不管哪个时代,混黑都没前途。
  这个位面,自己做到极致也就是个苏州城的大官人,带点小弟出街,吃吃喝喝逛窑子不给钱,再抢几個良家妇女。
  遇到捕头得兄弟相称,酒肉招待。
  遇到知县得月月请安,年年上供。
  遇到知府,又或者致仕乡绅,得跪着唱征服。
  要是一不小心惹恼了哪位官绅,一个眼神丢过来。
  自己就要进大牢,家产充公,打个半死。
  ……
  穿越前,李郁可是美术生。
  他知道,做什么最有前途。
  不过当务之急是救出雷老虎,一为义气,二为得到系统那一套机床奖励。
  “大嫂,伱可有府衙刑名师爷的门路?”
  “略知一二,有位胡师爷,浙江绍兴人士,出身于刑名师爷世家,深得府尊的信任。”
  李郁心里大为疑惑,雷文氏一个妇道人家,知道的太多了。
  这极为反常,定有隐情。
  不过目前顾不得这些,待日后风平浪静了再细细琢磨。
  雷文氏显然也意识到了,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为了救出丈夫,她也顾不得许多了。
  存菊堂的账目,都在李郁手中。
  他可以支配的现银约有500两,准备开动银弹攻势。
  “大嫂,我想请这位胡师爷出来喝酒,你看?”
  “此人倨傲,不爱和陌生人打交道。山塘街有位杜大讼师,与其交好,可通过他去邀请。”
  “大嫂才是女中豪杰。”李郁由衷的夸赞道。
  二人的言行,都落在了乌鸦眼中。
  他心里疯狂的咒骂,狗男女,眉来眼去,当自己是空气。
  山塘街,在府城外,不受宵禁的影响。
  许多富商巨贾为了出入方便,纷纷在此购置房产。
  豪华酒楼,青楼更是扎堆营业,夜夜笙歌。
  李郁费了一些时间才找到了杜仁,杜大讼师。
  他正在抚玉楼喝花酒,还好神志清醒。
  这位杜讼师,是苏州城诉讼行业的大拿,口舌犀利,思维敏锐。
  和官府,各路帮会关系匪浅。甚至和太湖的水匪都有些不清不楚的联系。
  李郁腹诽,不管哪个时代,大律师都是不黑不白的玩意。
  治感冒,打官司,白加黑。
  ……
  “存菊堂的事,我听说了。”
  “杜先生可有解救的办法?”
  “雷老大此事纯属运气不好,谁能想到那苦主家族竟然出了京官呢。品级不算高,从五品而已,可位置要害,他这个员外郎恰恰是在户部江南清吏司!”
  江南清吏司的职责,其中一项就是审核江苏,安徽两省的钱粮赋税,。
  李郁的这具身体主人只是个穷书生,除了一脑子四书五经,其他一窍不通。
  他只能耐心请教,请杜讼师指点。
  “其实这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关键就看……”
  杜仁神秘的一搓手指,李郁秒懂。
  钱,能通神!
  当晚,苏州府的刑名胡师爷就来了。
  三楼靠窗雅间,抚玉楼最高档的包房。
  一晚上50两银子的花销,还不包括那几个水葱似的姐儿。
  胡师爷年过四旬,人非常傲气。
  举手投足间,比一般的朝廷命官还有派。
  据说他少年时期有神童美誉,10岁中廪生,后来乡试屡考不中。
  遂绝了科举的想法,一心做起了幕僚师爷。
  凭着家族祖传的刑名经验,还有为人谨慎,很快在江浙一带名声鹊起。
  一年2000两起步的幕资,令人咋舌。
  理论上,一个知府不贪不黑,一年的合法收入也就是3000两上下。
  酒过三巡,节目过半。
  胡师爷才慢条斯理的引出了正题:
  “听说你是为雷老虎一案而来?”
  “此案其实并非府尊的授意,而是通判黄大人一手所为。”
  “黄大人想拍董家的马屁,府尊也不好拦着不是。”
  “不过嘛……”
  李郁明白,戏肉来了。
  赶紧接上:“还请前辈指教,存菊堂绝不会亏待恩人。”
  ……
  胡师爷很满意,一半是因为李郁的态度端正。
  一半是因为看他顺眼,同是科举失意人。
  又有杜仁这家伙在一旁说和,烘托气氛。
  很快,他就松了口。
  1000两,打点衙门上下,从知府到押司小吏都能得一份好处。
  黄通判本人也会拿一份,如果他不同意,就等于得罪府衙从上到下所有同僚属员。
  这在官场是大忌。
  至于苦主董姓地主,也有一份银子拿。
  “董家能咽的下这口气吗?”
  “光赔银子恐怕不够,老夫还会判雷老虎50大板。”
  “前辈……”
  “别担心,不必他亲自受刑,牢狱中自有体型相似的,随便找个顶替即可。”
  胡师爷兴致不错,耐心的解释了。
  李郁松了半口气,还有半口气松不了。
  喝花酒花了小100两,又给杜仁这个中间人送了100两。
  缺口很大。
  一时间,抚玉楼的酒喝着也不香了。
  美人在侧,美酒在喉,竟品出了苦涩,无奈。
  胡师爷仿佛看出了他的难处,打趣道:
  “小哥是否是手头不宽裕?”
  “无妨,老夫给你提供两个赚钱的门道。”
  听到有银子赚,李郁立刻来了精神,一拱手。
  ……
  “这一嘛,城中金汇票号可以借贷。凭借存菊堂的名声,借1000两银子不难。就是这利息有点高,月利3分。”
  “这二嘛,平江潘家有一桩委托,城中打行无一家敢接。”
  李郁很感兴趣,这个听起来比较靠谱。
  “敢问前辈,这桩委托有什么特殊?”
  “潘家和范家有3000亩桑田的纠纷,官司打了几年分不出胜负,背后都有神仙撑腰。官面上不好解决,那就只能……”
  胡师爷点到则止,继续和水葱似的姐儿讨论真理。
  杜仁则是悄悄的告诉李郁,这两个门路最好都别考虑。
  金汇票号要钱,范家要命!
  见他不解,杜仁又耐心的解释。
  “月利3分,年利率就是36%。你借1000两,一年后就得还1360两。”
  李郁一听,这可不行,刨去各项开支,存菊堂一年也就净剩个二三百两。
  杜仁微微一笑,继续道:
  “潘家那活更是阎王嘴里抠金牙,他想雇佣打行去抢田。他也不想想,范家是什么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