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将军纵横捭阖,实乃我等明主!【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凤雀吞龙    更新:2024-05-05 06:25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驿馆之中。
  众人汇聚一堂。
  曹昂坐在上首位置,左手边是荀彧、荀攸等老部下,右手边则是郭嘉、戏志才等三位被荀彧介绍来的人才。
  此刻于厅堂之上。
  有仆人送来煮好的茶汤。
  只是郭嘉捧着盛满茶汤的茶碗,往里面瞅了一眼,就不由摇头说道。
  “将军,可有美酒在侧?”
  “今日我等有幸,得见将军天颜,见到了传说中威名赫赫,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曹子脩将军。”
  “如此大美之事,理应浮一大白,又何必饮些寡淡无味的茶汤。”
  耳畔听着如此言语。
  曹昂不由的愣了一下。
  看了看郭嘉那张颇有些苍白的脸,再瞧瞧眼睛下面那略微浮肿的眼袋,曹昂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说他舍不得酒。
  而是瞧郭嘉这么一副体虚不适,明摆着身体有些掏空的样子,还要大口喝酒,喝出点啥毛病咋办?
  不过眼下几人毕竟初相识。
  说熟也不算太熟。
  倘若予以拒绝,或者说出言相劝的话,那难免有些不太合适。
  因此略一思考后。
  曹昂还是选择让人,温了一坛好酒过来,随后给在场众人一人倒了点,不过戏志才的碗中依旧是茶汤。
  这哥们身体弱,但和郭嘉不一样,他会自发性的保养。
  ……
  酒虽伤身。
  但适量饮用,对于活跃氛围,以及拉近彼此间的关系,的确有很大作用。
  几杯酒水下肚后。
  郭嘉那之前看起来有些苍白的脸,如今倒是泛起了一抹抹的红光,整个人也变得精神了不少。
  同时也不再如之前那般话少,反倒主动向曹昂透露出了一些信息。
  “不瞒将军,其实在下之前曾经北上走过一趟,去的是渤海袁绍处,只是乘兴而去,却败兴而归。”
  “袁氏名头虽大,但人非良人,非我安身立命之所,故而在那边待了没多久,在下便启程返回。”
  “于前不久才刚抵达家中,正打算隐居休养个几年,且待天下局势明朗,大事有变之时再行出游。”
  “却不料尚未隐居,文若的书信便已送到了我案头,言明将军乃是天下罕有之明主,因此在下便一路从阳翟县奔赴至此,前来拜见将军。”
  郭嘉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
  三两下便将自己的情况说了出来。
  而曹昂听到郭嘉曾经北上,到袁绍那儿待过一段时间。
  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颇有些好奇的追询道:“今年上半年我都在冀州一带领兵作战,其间更是和袁绍袁本初多有往来。”
  “却不知奉孝彼时便在袁本初麾下,否则何以相见如此之晚啊!”
  ……
  郭嘉又抬起酒杯一饮而尽。
  脸上的红光更盛几分。
  接着笑眯眯的看着曹昂,露出了些许意味深长的表情。
  而后才悠悠说道:“将军不知在下,在下却对您多有熟悉!”
  “您在冀州纵横捭阖,接连下了几招妙棋,便是英雄盖世如公孙瓒,身世显赫如袁本初,也只不过任您摆弄罢了,在下彼时可对您多有敬佩啊!”
  郭嘉这没来由的一句感叹。
  顿时让曹昂猛的抬起头,双目炯炯的盯着他,着实有几分欣赏的意味。
  而戏志才、赵俨等人,之前对于曹昂其实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通过天下间的传言和风闻,知道曹昂的一些事迹,具体的却不是很清楚。
  因此郭嘉这么一说。
  二人皆用目光看着郭嘉,耳朵都竖了起来,聚精会神的等待着下文。
  毕竟接下来,他们很大概率是要投奔到曹昂麾下,跟着他混的。
  倘若能多了解一些关于这位的情况,大家心里也多些信心和底气。
  如果不行的话。
  那也得趁早跑路。
  ……
  “奉孝戏言了,我在冀州之时,不过顺手为之,何来操纵他人于股掌之间,所谓纵横捭阖的评说呢?”
  曹昂也想试探一下郭嘉的本事。
  因此并未坦言承认。
  反倒是开口推辞遮掩。
  而在听见曹昂的回应后,已经有几分酒意上头的郭嘉,当即便粲然笑道。
  “将军何必过谦!”
  “您率兵北上,名义上是响应冀州牧韩馥的请求,调停冀州内部的战乱,还冀州一个安定太平。”
  “但实际上据我收集到的消息,以及细致观察,自您北上开始,直到冀州之事结束,您一路就在增添收获。”
  “而反观袁本初、公孙瓒等人,却从原先的锐意进取,转变成深陷于泥沼之中,如今更是互为掣肘,即便想动,也动弹不了了。”
  说到这里。
  郭嘉总算放下了酒杯。
  大喘了两口气之后,这才接着说道:“您在初入冀州时,便得到了冀州牧韩馥所赠予的魏郡,彼时我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还没有想的太深。”
  “但是在南宫县会谈之后,您再得清河国,而公孙伯圭与袁本初,只不过各自分了一半,本身就深受他们控制的地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看似大家相安无事,但实际上将军您在得了两个郡国之后,轻轻松松的便抽身离开了战场,而袁绍与公孙瓒则彻底接壤,日日防备和争端个不停,即便想要抽身做些别的,也再无可能。”
  “如此,岂能不见将军之高明,操纵人心如手执棋子呢?”
  ……
  话音刚落。
  戏志才和赵俨,便眼神熠熠的看着曹昂,脸上多有钦佩之色。
  虽然郭嘉的叙述中没有太多细节,他们也不知道曹昂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但仅凭这三言两语之间。
  便可听得出曹昂的谋略之高超。
  公孙瓒何许人也?
  那可是威名赫赫的白马将军,镇守幽州边关多年,打得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至于袁绍就更不得了了。
  高贵名门,袁家嫡子,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知有多少文武豪杰,千里万里前去投奔于他。
  如这样两位顶级人物。
  在曹昂曹将军的手中,却如木偶泥塑,举手抬足,俱在丝线操控之下,损兵折将,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那么足以见得。
  曹将军是比以上两位,还要更加高明,在手段和格局上,都要高出不止一筹,非常有潜力的存在。
  这样的人物,怎么想都非常值得追随,跟着他一道打天下,策马驰疆的话,日后想必会有锦绣前程的吧。
  ……
  对于郭嘉的一番话,使得另外两人真正确立了,要留下来为自己效命这件事,曹昂并不知情。
  他只是在郭嘉话音落下后。
  便不由的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话说到这个地步,他也没必要再遮掩了,郭嘉都把他的老底给揭出来了,还藏着掖着,难免显得小家子气。
  “奉孝果真大才啊,我精心筹备的计划,如袁绍等人都没看出来,却不料竟被你给识破了。”
  此言一出。
  郭嘉笑着对曹昂拱了拱手。
  随即半是回忆,半是感叹般的说道:“其实在发现了将军的谋划后,我有想过向袁绍提出建议,让他以勇往无前之势,奋力一搏。”
  “成,则打破僵局,甚至占据上风;败,那也无非是退回渤海郡,无论如何也不会比现在的状况更差。”
  “只是袁本初此人,虽广揽天下英才,效仿周公而礼贤下士,却思虑慎重不得主次,好谋而少断,但凡麾下之人意见相左,他往往便是长达数日的摇摆不定,此实在非名主之相。”
  “故而思虑再三后,在下终究是选择不发一言,向袁本初告辞,安然返回了家乡。”
  郭嘉此言,令曹昂眉头一挑。
  不得不说。
  倘若郭嘉当真献上此言,而袁绍真的采纳计划的话,那对自己而言,肯定会有不小的麻烦。
  且不说最后结果如何。
  最起码自己不可能,那么快从冀州这个泥潭中抽出身来,转而攻略豫州。
  毕竟袁绍真要放手一搏的话。
  谁也不可能将之视若无物。
  思及此处。
  曹昂忍不住看了郭嘉两眼,随机赞许的点了点头,这小子的自我展示,成功的引起了曹昂的兴趣。
  这样的人才,值得重用。
  ……
  正在曹昂思索之际。
  耳畔突然响起了另一道声音。
  “在下虽不知事情的具体经过,但依据奉孝兄的描述来判断,我想即便奉孝将这个建议上呈给袁绍,恐怕也很难改变什么。”
  “对曹将军而言,麻烦是会有,但因此而谋划失败,却是远远不至于!”
  乍然间听闻此言。
  众人不由转头望去。
  开口之人,正是自打入内后,便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戏志才。
  方才他始终是在认真聆听。
  而在确定曹昂是一位明主,值得自己倾力追随之后。
  戏志才方才决定开口,也到曹昂面前秀一秀自己的本事。
  毕竟臣子投奔主公,这本来就是一件双向选择的事情,如今他对曹昂感到非常满意,那自然也得曹昂认可他。
  否则即便有荀彧的重磅推荐,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往后是否得到重用,也都得看曹昂的安排。
  这就是他此时跳出来吸引注意力的原因。
  果不其然。
  随着戏志才的话音落下。
  曹昂很有几分感兴趣的问道:“志才何出此言,不妨细细说来。”
  ……
  戏志才不紧不慢的站起身来,对在场众人皆拱了拱手。
  然后干咳了一两声。
  随即开口道:“我并未与袁绍接触过,也不了解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奉孝兄所说的好谋无断,遇事不决,在下姑且不提。”
  “只说冀州的局势,对于袁绍而言,他最大的敌人,还是处在卧榻之侧,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公孙瓒。”
  “不论曹将军有什么谋划,对于深受公孙瓒威胁的袁绍而言,您的入局,都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有了将军您插手冀州事务后,最起码彻底遏制住了公孙瓒,谋夺整个冀州的脚步,极大地缓解了袁绍的压力,让他得以维持眼下的均势。”
  “反之,一旦袁绍真的奋力一搏,成功的可能性其实渺茫,反倒是把曹将军威逼的退出了棋局之后,只剩袁绍一人,他又该如何应对公孙瓒呢?”
  或许是话说的太急了。
  且随着言语的叙述,导致整个人的情绪有些激昂高涨。
  因此说到这里时。
  戏志才忍不住剧烈咳嗽了几下。
  直到边上荀彧为他捧来茶汤,温热的水流润了润嗓子之后。
  方才得以继续陈述道:“所以依我之见,袁绍无论看没看出将军您的谋划,都改变不了这件事情的结果。”
  “哪怕奉孝兄当真献上计策,袁绍也不会采纳的,因为他赌不起,也没必要舍弃和平稳定的局面。”
  “除非他想要彻底掀掉桌案,把整个冀州的局势撕碎,回炉重造,否则将军的谋划,不会受到任何阻挠。”
  ……
  一言至此。
  郭嘉忍不住转过头去。
  对戏志才上下打量了几眼,眼眸深邃的凝视了他好一阵子,而后才缓缓的把脑袋转了回来。
  看来往后要多一个竞争者了啊!
  大家虽然都是荀彧的朋友,但朋友的朋友不代表就是我的朋友。
  况且和荀彧这样的曹家元老,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不同,他们俩都是初来乍到,寸功未建。
  属于同一批次的人。
  那么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拥有什么样的待遇,这些可都是要争一争的,毕竟一个势力中的高位是有限的。
  且不说郭嘉作如何想法。
  只说曹昂。
  此刻心中已暗喜起来。
  果然和自己最开始所想的一般,眼前这位病弱君子,也是个有能力,有眼界,颇具远见卓识的能人。
  他和郭嘉走的是不同的路子。
  郭嘉善于决断,颇有些大开大合的架势,有了想法就是干到底。
  而戏志才则是善于推演大势,善于发现真正的细微之处。
  最起码袁绍、公孙瓒,和自己所代表的三方势力,各自之间的真正关系,不是有所见识的人,是判断不出来的。
  在拥有了郭嘉之后。
  又能得这样一位人才。
  曹昂又岂能不感到高兴呢?
  ……
  他当下便用手,在桌案上轻轻的拍了一下,而后朗声笑道。
  “志才果真慧眼不凡,事实上在筹划这件事情之前,我就已经确定过袁绍可能会有的反应。”
  “主要还是得因于公孙瓒对他的步步紧逼,让我确定袁绍必然会,将全部矛头对准公孙军。”
  “若非如此,我还当真不敢轻易涉足冀州的乱局,毕竟我的实力相比于其余两方而言,终究还是弱了点。”
  在大致上总结了一番后。
  曹昂以目光扫视三人。
  接着欣然笑道:“文若邀请诸位前来,所为何事,想必也与你们提过。”
  “倒是不知,诸位是如何想的,可愿入我麾下,与我一道整肃天下,还大汉朝廷,苍生黎民,清宁太平!”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