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李儒的阴毒之计,此乃阳谋!【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凤雀吞龙    更新:2024-05-05 06:03
  数日之后。
  大汉国都洛阳。
  恢宏大气的北宫之中,万人之上的相国又在大发脾气。
  前不久才全套换新的茶盏灯烛,这下又被摔的七零八落,地上全是残骸碎片,一片狼藉。
  选用上等木料制作的桌案,也被相国盛怒之下踢飞了老远,案头上摆的一摞摞竹简,更是四散纷飞。
  隔着老远,就能听见董相国那咆哮怒吼的声音,似乎又被谁给气懵了。
  宫人们瑟瑟发抖。
  不敢有丝毫接近。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此刻宫殿内依旧有一人,静静的矗立在一旁。
  此人双眼直视着董卓,目光中满是复杂的神色,数次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嗫嚅了半天之后又闭上嘴巴。
  过了许久。
  董卓才从愤怒之中稍稍平静下来。
  将手中长剑往地上一掷,接着满是疲惫的靠在了宫殿里的柱子上。
  “文优,这曹子脩好手段啊!”
  “老夫先前还以为,他是想左右逢源,两边都得些好处,现在看来,还是把他想的太简单了。”
  “他派出手下大将斩杀华雄,还相助联军攻破成皋关,看样子是准备彻底站在袁绍那边,一棍子把老夫打死!”
  董卓感到心累。
  他是真没想到,曹昂的手段能有这么毒辣,居然打的是黑吃黑的主意。
  原本在接到华雄快马加鞭,向自己传递来的捷报时,董卓还颇为高兴。
  毕竟大破敌军先锋。
  如此威势,定能让敌人顾虑重重,不敢正面与守军交锋。
  这样一来,那他交给华雄固守城池,不退半步的任务,多少也能坚持个半月以上。
  只要固守的时间越长。
  那对敌军的粮草支应,战意士气,都是极大的损耗。
  董卓也就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将自己的军队、财物,以及这满朝公卿收拾一空,打包带走。
  然而到如今,计划破灭了!
  前脚刚收到捷报,紧跟着就送来了华雄被临阵斩杀,成皋关坚守一日后,城池大破的消息。
  一天啊!
  这和董卓原本期望的十天半个月,之间相差了何止千万里。
  这下原本充裕的时间变得紧张了起来,故而对于此刻的董卓而言。
  简直恨极了曹昂!
  ……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
  董卓彻底冷静了下来。
  直至此刻,站在一旁的李儒方才向前几步,接着微微躬身。
  随后语气轻柔的说道:“相国息怒,成皋关被攻破,此事已然发生,我等也无力改变,不值得再多费思虑。”
  “当务之急还是要着手补救,施行一些别的举措,来消弥掉关城一日失守,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李儒温言劝解。
  董卓倒也能听得进去。
  在微微颔首之后,不由的按了按脑门,接着满脸探寻之色的问道。
  “那依文优之见,老夫该如何补救,又该实行什么样的举措?”
  李儒干咳一声。
  接着比出两根手指头。
  “想要拖延时间,那无非就从两个方向来着手,一个是加快我军的速度,另一个则是想办法减缓敌军的速度。”
  “加快速度很简单,那就是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如此一来,我军收整准备的速度将极大提升。”
  “只要相国舍得,这个不难。”
  董卓脸色有些难看的点了点头。
  既然要大撤退,离开洛阳城去往长安,那肯定在走之前,要把洛阳城中各种财富掠夺一空,能带走的通通打包。
  可眼下既然时间不够。
  有些值钱,但不太好带的东西,以及藏在角落里,需要抠抠挖挖才能找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暂且放弃了。
  “那缓敌之策呢?”
  董卓不自觉的声音有些阴沉。
  显然心情极不愉快。
  而对李儒如只作不知道。
  只是声音淡然的说道:“相比其他,缓敌之策才是重中之重,若施行妥当,必叫联军自乱阵脚!”
  ……
  董卓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相比于让他放弃财富,显然还是敌军大乱,更能让他心情愉悦。
  “是何妙计,文优速速说来!”
  李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道诡秘莫测的笑容,配合着他一身玄黑色的文士服,以及颇为阴谋的面容。
  整个人显得阴森可怖。
  “那就是袁氏一族!”
  董卓顿时一愣。
  没太明白李儒这话什么意思。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发问。
  李儒便已经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眼下关东联军十余万人,其中最庞大的两股势力,一为袁绍,二为袁术,他们二人算上各自的从属,俨然占了联军半数以上的兵力。”
  “更何况据属下打探到的消息,袁绍此时的身份是整个联军的盟主,而袁术更是负责联军的粮草支应。”
  “因此在我看来,若是能想办法钳制住他们兄弟俩,整个联军就废了大半,不说陷入混乱之中,最起码也能耽误他们十余日。”
  李儒话音刚落。
  董卓便不由的眯起眼睛。
  对于自己这位首席谋士所说的情况,他当然也心知肚明。
  关中联军之所以能成势,就是因为有袁家两兄弟的串联。
  是他们二人凭借着各自的名头,威望和实力,才撑起了这个联盟。
  只是怎么对付袁家两兄弟呢?
  袁氏一族……
  ……
  董卓悚然一惊。
  脑海中仿佛灵光乍现般,一个念头轰然蹦了出来。
  “文优,你是打算在袁隗等人身上动手脚,用这些人逼迫二袁不成?”
  见董卓领悟了自己的意思。
  李儒脸上的笑容更甚。
  他欣然点头,并双手比划着说道:“诚如相国所言!”
  “您不妨现在就派出人马,动手将所有身在洛阳的袁家子弟通通抓起来,关入大牢之中,将他们悉数囚禁。”
  “然后给这些人安上一个罪名,就说他们有私通外敌的嫌疑,暗中勾结以二袁为首的贼军,倘若不能自证清白的话,不日便全部推到菜市口腰斩。”
  “在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后,您再派几名舌辩之士,前往联军大营中晓以厉害,将眼下的情况告诉袁绍和袁术。”
  言及此处。
  李儒稍微顿了顿。
  脸上露出更为阴冷的神情。
  整个人才如不带一丝烟火般,继续吐露着他那阴毒狠辣的计划。
  “他们若是乖乖退兵,袁家上下数十口人则平安无事。”
  “反之则满门抄斩!”
  “如此一来,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就摆在了他们面前。”
  “继续进军兵发洛阳,则全族上下数十口人,皆因他们而死,答应撤兵,乖乖退回各自的地盘,那联军其他人又绝不可能同意。”
  “无论他们做出什么选择,都需要承担相当严重的代价,这样想来,袁绍和袁术又岂能不心绪大乱?”
  “自然拖住他们的行军速度了!”
  ……
  “嘶!”
  董卓深吸一口气。
  接着便是久久无言。
  他被李儒的阴毒计划给惊住了,这一招着实有些用心险恶。
  设身处地的想。
  倘若他是袁绍或者袁术,置身于这样的局面之中,那是真的进退两难,不知该作何决定。
  不愧是李文优。
  真狠啊……
  不过,我喜欢!
  从惊骇当中清醒过来的董卓,脸上也随之而露出了残暴的笑容。
  他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在某种程度上,他可比李儒要更加心狠手辣,毫无底线。
  因此这个计策正合他意!
  袁隗等人是死是活,袁绍和袁术心中又是何等煎熬,这关他屁事?
  只要有用,他就用!
  只是正当他准备下令,吩咐李儒去代办这件事,把袁家一族都抓起来时。
  一个记忆片段突然从他脑海中闪回,令他不由的呆了几秒。
  接着才有些犹豫的说道。
  “曹子脩当初曾经对我说过,像袁绍这种心怀野望,志向远大之辈,是不会被区区一些族中老幼所束缚的。”
  “我们便是以袁家一族来威胁他,恐怕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大用啊。”
  “倘若袁绍冷血无情,就看着我们将袁隗等人枭首示众,然后依旧大摇大摆的朝洛阳而来,彼时又如何是好?”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曹昂所说过的一些言语,在董卓心里留有很深的印象,经常令他不由自主的想到,眼下便是如此。
  然而李儒却摇了摇头。
  面上多有不以为意。
  “相国此言差矣,我们的目的是拖住他们,而并非真的让袁绍退兵。”
  “故而袁家子就是真的冷血无情,那又能如何呢,大不了我们将袁隗等人的脑袋割下来,直接差人送去。”
  “倘若袁绍和袁术能对此无动于衷,依旧大摇大摆的发兵进攻,那他们的不孝,恐怕要在天下留名了!”
  李儒的这些话。
  董卓反复咀嚼了一番。
  随即恍然大悟。
  此乃阳谋耳!
  只要二袁还爱惜自己的羽毛,注重自己那点名声。
  那在得到袁隗等人的死讯,并且亲眼看到这些人的脑袋后,无论如何也得哭天抢地,悲痛哀悼一番。
  这不就顺利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吗?
  啧!
  果真绝妙好计!
  ……
  “文优,此事就交给你了,务必使袁家上下一个都不得走脱,除了稚子小儿之外,悉数都要下狱!”
  李儒应了一声。
  但并未立即离去。
  反倒转身,将先前被董卓一脚踢飞的桌案给扶了起来,然后又在上面铺开了地图,接着用手指点了点联军目前所在的位置。
  “还有一事。”
  “成皋关之后,只有巩县和偃师县两座大城,相国此前不是派吕将军镇守偃师吗,眼下看来,远远不够。”
  “首要一点就是加派人手,在巩县也设一道防线,为了大局考虑,损失些兵力也不打紧。”
  董卓点了点头。
  这是应有之义。
  在脑海中默念了一下自己手下的大将名单后,董卓最终选定了一人。
  “那就让樊稠率一万大军前去!”
  在成皋关折了两万兵马,即便以董卓的家底,也是元气大伤,肉疼不已。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更何况这是注定要牺牲掉的兵力,派的越多损失越大。
  故而只一万人。
  ……
  李儒躬身行礼。
  向董卓告辞退下。
  只是正当他右脚准备跨出宫殿的门槛时,突然脑海里一个念头,使得李儒不由得在原地愣了愣。
  要不要提醒一下相国呢?
  犹豫了半晌之后。
  终究是董卓这边的分量压过了曹昂,使得李儒回过身来。
  拱手抱拳,轻声言道:“相国,吕布此人不可全信,还需多加防备啊!”
  董卓眼中顿时闪过一道异色。
  眼睛瞪的老大。
  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儒。
  见其面色如常,看起来颇为坦荡,并不像是与吕布有私人恩怨,在这搞政治斗争。
  这才悠悠的问道:“文优何出此言,奉先对我忠心耿耿,自投奔到我麾下以来,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无不办的稳当妥帖,何来防备一说?”
  李儒既然开了口,就不会犹豫。
  他指了指早上送来的战报。
  “请恕属下冒犯直言,当初吕将军投入到您麾下,正是曹昂所举荐,他们二人据说以兄弟相称。”
  “如今曹子脩已然叛变,那吕将军此刻是作何打算,他与曹昂之间有无联系,这些都不得而知。”
  “即便吕将军对您忠心耿耿,有些事也不得不防,还望相国三思!”
  李儒虽然在曹昂这边有一条暗线。
  但他最根本的立场还是董卓。
  因此小事,或者会牵扯到自己的事情,他会帮曹昂打个圆场。
  可要是关乎到董卓势力存亡的大事,他绝不会马虎。
  因此在对待吕布的问题上。
  李儒选择直言进谏。
  ……
  然而令李儒颇为诧异的是。
  董卓在听了他的言语后。
  竟然并未露出什么凝重的神色,反倒哈哈大笑起来。
  “文优多虑矣!”
  “我与奉先相处已有半年之久,他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我还能不了解?”
  “奉先重利大过重情,他与曹子脩的确兄弟相称,但只有老夫能给予他最大的利益,最多的好处,你说他怎么可能背叛于我呢?”
  说到这里。
  董卓眼睛微微眯起。
  “再说老夫也不是毫无防备,此番偃师县的守军中,主持大局的乃是文才,奉先需受他的节制。”
  “他便是有所异心,也翻不了天,这下伱放心了吧?”
  李儒心中为之一松。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