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干回老本行,曹子脩又开始忽悠了?【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凤雀吞龙    更新:2024-05-05 06:03
  济水河畔。
  曹昂和典韦一人牵着一匹马,先后上了一条渡河的船。
  “哗啦!”
  随着典韦那如小山一般的身形踏上船只,船面顿时发出一声嘎吱的响声。
  同时随着典韦的走动,船只在水面上左右滑摆,碰撞出激烈的水花声。
  原本能搭载十余人过河的船只,如今算上船夫三人二马,就吃不住力了。
  当然这问题不大。
  在船夫摇起船桨后,小船慢慢悠悠的朝着济水对岸而去。
  曹昂负手立于船头。
  一边打量着河面上的景致,同时脑海里已是思绪纷飞。
  在向父亲提出了跟发檄文的建议后,曹昂当时又对他说了另一件事儿。
  那就是即将启程动身前往陈国。
  彼时曹操自然是疑惑不解的。
  眼下正值大战前夕,全郡上下正整军备战,日夜操练,随时等待接收命令,就起兵朝着洛阳进发。
  而在这样关键的时刻。
  作为虎贲营校尉,曹家二号人物的曹昂,却要离开郡城,去往位于陈留郡以南的陈国,实在让曹操觉得不妥。
  倘若因为这趟陈国之行,而耽误了讨伐董卓的正事,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因此曹操是抵触的。
  然而在曹昂表明,自己去陈国是为了劝说兵精粮足,兵强马壮的陈王刘宠,加入到讨伐董卓的联军中后。
  曹操立马就态度更改了。
  尤其是在曹昂阐述了一下,这位当代陈王对朝廷有所抵触,即便接到了袁绍的讨贼檄文,也不见得会出兵行动时,曹操当即拍板同意。
  什么叫正事?
  这不就是正事吗!
  若能得此强援臂助,诛灭国贼董卓的胜算就更大一分。
  至于其他细枝末节,都可暂且放下,我曹操离了儿子,难道还玩不转三军上下,把控不了这数千精兵?
  当然。
  距离正式发兵讨伐董卓的日子,估计就在一个月之内,曹昂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进行一趟往返的。
  因此父子二人约定好了。
  不论劝说陈王刘宠之事成败与否,都必须在一个月时间内抵达陈留县汇合,否则就有可能赶不上。
  至于虎贲营的兵权。
  曹昂是日常交给张辽的。
  好像自从他当了虎贲校尉之后,从来就没正经带领过这群兵,基本都是托付张辽来当他的大管家。
  也得亏他熟知张辽的性格。
  否则像这种将不知兵的状况,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
  吹了一会儿河面上的冷风之后。
  曹昂钻进船舱之中。
  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之后,从怀中摸索出了一张布条。
  此物是他在离开定陶县城之前,荀彧专门交给他的,上面大小记载了几件事情。
  多为曹昂后续讨伐董卓路途中,以及抵达洛阳城时,荀彧认为应当做的事情,相当于一份建言备忘录。
  主要是此次讨伐董卓,在曹昂看来,没有什么激烈的对抗。
  完全用不上什么智计。
  因此只能再一次把荀彧留在定陶县,让他负责掌控济阴郡,与武将方面驻留在定陶县的曹纯相互配合,守好曹氏家族的基本盘。
  而既然不必跟随。
  那就只能以这样方式出谋划策了。
  再度通读一遍后。
  曹昂满意的点了点头,重新将这份布条塞回了怀中。
  有个文臣谋士就是好啊!
  出门还附带策略。
  这下是决胜于千里之外了!
  不愧为吾之子房。
  ……
  接下来的漫长时间。
  曹昂与典韦二人一路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星夜兼程。
  路途不可谓不艰苦。
  好在两人都颇有毅力,同时也都是体能强劲,身体素质远超常人的存在。
  故而这般赶路,对他们也没什么负担,尤其在没有大部队拖累后,这一主一从行动起来的速度,可谓迅猛。
  在历经了半个月时间后。
  便已经横穿了陈留郡的地界,抵达了位于陈国北部的阳夏县。
  而在这里。
  曹昂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让他省掉了剩下的大半路程,不必再赶往陈国的治所陈县了。
  那就是陈王刘宠在收到袁绍的讨贼檄文后,竟然一反常态的调动了大军。
  此刻已率领五千精锐兵马驻扎在阳夏县,看起来就是一副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响应号召,讨伐董卓的架势。
  曹昂对此颇有不解。
  莫非刘宠这厮改性子了?
  根据荀彧提供的情报。
  刘宠早年因为私祭天神,被手底下的国相一杆子捅到汉灵帝那儿去了,这事儿闹得还挺大,属于大逆不道之罪。
  若非刘宏前脚刚处理了时任渤海王,不太方便连续对宗室下手,恐怕刘宠少说也要脱层皮。
  在这样的背景下。
  刘宠自然是被吓怕了。
  从那以后龟缩在陈国境内,再也不管外面的任何事,对于朝廷的事情更是沾都不敢沾。
  照这么说的话,刘宠在收到袁绍的讨贼文书后,应该是有多远躲多远。
  而非主动调兵来到阳夏。
  因此曹昂怀疑刘宠是有别的考虑。
  当然了,人毕竟是复杂多变的,针对同一件事,很可能在不同时间的看法就有所差异,故而也不能下死论。
  一切,还是得等曹昂亲自拜会了刘宠之后,方才能水落石出。
  ……
  阳夏县。
  城外驻军之所。
  刘宠站在校场上,望着五十步开外的那个箭靶,左眼微微眯起,右眼则死死盯着被涂的通红的靶心。
  深吸一口气。
  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缓缓的拉开弓弦,随着双臂间肌肉拱起,弓弦也渐渐的被拉至最大。
  而正是在这一刹那。
  刘宠松开了右手。
  “嗖……啪!”
  顿时一记破空之声响起,羽箭在瞬息之间飞越了五十步,笔直的插在了通红的靶心上。
  箭枝的尾羽尚自震颤不休。
  命左右士兵上前取来箭靶之后,刘宠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
  虽然一路行军,已有多日未曾摸过弓箭,但手法依旧没有生疏,还是这般技艺过人。
  正当刘宠准备让士兵将靶子放远一些,再试一试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从身侧传来。
  转头看去。
  原来是自己的国相骆俊。
  虽然此人担任国相的时间不长,但刘宠对其颇有信任,而骆俊的能力,以及在陈国的名望,也让他很是放心。
  此刻见骆俊脚步飞快,脸上似有急促之色。
  刘宠不由的将弓箭递给士兵,接着开口询问道:“孝远何事如此行色匆匆,莫非出了什么乱子不成?”
  骆俊并未立即作答。
  反倒挥手斥退了左右军士。
  接着压低声音,悄然在刘宠耳边说道:“济阴郡太守曹操之子曹昂,向您投来拜帖,说是想要邀请您共同商议讨伐董卓的大计。”
  才刚听到董卓两个字。
  刘宠就不由得紧皱眉头。
  方才还不错的心情,这下消失的无影无踪,脸色都变得有些阴翳起来。
  “我就知道接了袁绍那份讨贼檄文,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这下倒好,直接找上门来了。”
  “讨董、讨董,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早已不问朝中大事,只安安心心做我的一介小王,偏偏总有这些事找到头上来。”
  “孝远,你替我挡下此人,就说我军务繁忙,无暇相见。”
  “如今我已率军驻扎在阳夏县,讨伐董卓之时,自然会出兵相助,无需商议,且请他回去吧!”
  ……
  在刘宠挥手之后。
  骆俊却并未离去。
  反倒欲言又止,看起来有些犹豫。
  半晌过后,方才对刘宠摇了摇头。
  “请恕臣直言,殿下最好还是见一见此人,直接挡回去不带妥当。”
  “为何,莫非这名为曹昂的一介太守之子,有何特殊之处不成?”
  面对陈王的疑惑。
  骆俊只是用手指的指拜帖上的名字,接着轻声说道。
  “一郡太守乃是地方主官,有兵有将,钱粮充足,这曹操多半是讨伐董卓的主力军之一,曹昂便是他派来试探殿下的。”
  “倘若您拒绝见他,虽可保一时清静,但事后曹操只需将此事,向袁绍等人作出转述。”
  “彼时个中细节,又岂能瞒得过那群老谋深算之辈呢,他们只需略做推断,殿下心中所想,恐怕昭然若揭。”
  “那您此番所做的一切,不就成了白费功夫吗?”
  眼见骆俊说的如此严重。
  刘宠也不由得皱起眉头。
  他关于讨董之事的谋划很简单。
  那就是出工不出力!
  在收到袁绍讨贼檄文的那一刻,刘宠就心知不妙,他实在不愿掺和到和朝廷有关的事情中去,早年间的境遇把他给吓惨了,只要皇室嫡系在的地方,他宁愿退避三舍。
  可直言拒绝是不行的。
  他作为宗室成员,地盘距离司隶又这么近,手底下还有兵有将。
  倘若他敢堂而皇之的拒绝出兵讨伐董卓,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那他绝对会自绝于刘姓宗室,顺便恶了关东群雄。
  名声从此就臭掉了。
  这也不算什么道德绑架,毕竟他享受了作为宗室的红利,却在关键时刻不出手,这本就是不道德的行径。
  而在等到董卓被诛灭后。
  多半就得轮到他这个小小的藩王,被当做典型给拉起来清算了。
  刘宠不想找事儿。
  可他更不想找死!
  因此面对如此困境,王爷开动脑筋,想了一个两全其美之法。
  调动兵马,打出旗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发发檄文。
  但就是不出陈国的地界。
  只在自家地盘上摇旗呐喊。
  提供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如此一来,他态度也表明了,看起来也像做了事,自身又没参与进去。
  确实妙计。
  因此现在听骆俊这么一说,刘宠当即改变主意,他可不能因为图一时之快,而导致计划满盘皆输。
  ……
  “那你将他请进来吧,只是待会儿倘若他提出一些我难以拒绝的要求,我又该如何是好?”
  骆俊也算得上是个智囊。
  听闻此言,赶忙出谋划策。
  他凑到刘宠耳边,小声叮嘱道:“待会儿不论他说什么,殿下只管咬住一条,那就是待在阳夏县不走,任他说破天,您也只说会在出兵之际响应,别的一概都不答应。”
  “若是实在难以拒绝,这口子咬不住,那您不妨给他出点难题,让他知难而退,如此即可!”
  骆俊的言语令刘宠大喜过望。
  他忍不住抚掌大笑。
  “好!”
  “好办法!”
  “待会儿就照这么办,我且应付他一番,若能用言语敷衍,将其打发走,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二人商定好了计策之后。
  骆俊很快出去将曹昂迎了进来。
  随着一阵脚步声响起。
  曹昂很快出现在了刘宠跟前。
  拱手作揖,躬身微拜。
  礼节周全的朗声行礼道:“虎贲校尉曹昂,参见陈王殿下!”
  看着这个朝自己躬身行礼的年轻男子,刘宠眼中不由闪过一道异色。
  即便他对曹昂此来的目的多有不满,进而对这个人心生芥蒂。
  也不得不为之而感到赞叹。
  好一个英姿勃发,俊朗非凡的青年,即便以他这么多年的阅历而言,曹昂也足以在他见过的人当中位居榜首。
  光凭这份相貌,便足以看出他绝非池中之物,也不知能生出这样的儿子,其父曹操又该是个何等人杰。
  ……
  而在刘宠上下打量着曹昂的同时。
  他也在反向观望。
  先看了看这个被荀彧称赞为武德充沛,勇猛过人的神射手。
  嗯……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年男子,除了双臂肌肉发达之外,好像没什么别的可称道的地方。
  符合自己总结的规律。
  再左右张望了一下校场,待看到那副摆在远处的靶子之后,曹昂不由的瞳孔微缩,眼中露出了然之意。
  干脆利落,箭中靶心。
  果然箭术非凡。
  不过倘若只有这种程度的话,那对曹昂而言,也就尔尔了。
  毕竟他的箭术精通不是闹着玩的。
  正当曹昂观望,思索之际。
  刘宠的声音在其耳畔响起。
  “听说曹将军此来,为了找孤商议讨伐董卓之事,不知是有何见教?”
  “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还请大胆直言,孤尽力而为!”
  态度看起来颇为热情。
  然而正是这样的作态,反倒让曹昂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压下脑海中的思绪。
  曹昂拱手道出了自己的诉求。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