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我为董公建言献策而来【求追读求月票】
作者:凤雀吞龙    更新:2024-05-05 06:03
  看着父亲曹操远去的背影。
  曹昂心里突然有了些不祥的预感。
  先前和王司徒搅和在一起,是为了从这老头手里搞来一个举荐升官的名额,彼时董卓还没有暴露出狼子野心。
  可现在搅和到一起的话,那就不见得有什么好事儿了。
  搞不好王允这家伙把老曹叫过去,就是为了商量如何除掉董卓。
  一伙人有兵有将的时候,都没能除掉董卓,现在没兵没将了,还能靠什么方法?
  十有八九是要经典复刻,来一出孟德献刀,冒险行刺。
  对于朝中群臣而言,派一个人去行刺董卓,绝对是性价比很高的方案。
  成功了自不必说,皆大欢喜。
  甭管以后还会不会有第二个董卓,最起码眼前这个是除掉了,他们这些朝中高官权贵还能再掌握一段时间的权柄荣耀。
  失败了也没啥关系。
  损失的无非是去刺杀董卓的那个人而已,他们这些躲在背后谋划的,毛都不会掉一根,稳坐钓鱼台罢了。
  曹昂本来和这件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既不是幕后权贵的一员,又不是董卓的铁杆心腹。
  管他们打生打死,自己只作壁上观即可。
  可关键老爹曹操,就是用来刺杀董卓的那个棋子啊。
  王允等人是何等老狐狸,搁那儿眼泪一抹,嚎啕大哭。
  老曹又是个血性男儿,根本经不住激,看这场面立马就傻愣愣的站起来了。
  来上一段“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呼?”
  看似慷慨激昂,实则主动送上门。
  彼时即便王允看在两家略有盟约的份上,想不让曹操做这么危险的事,恐怕都不行了。
  这就相当麻烦。
  首先这场刺杀是大概率失败的。
  董卓和曹操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顶多因为曹昂的关系,会对曹操高看一眼。
  但也仅此一眼,不会再多看了。
  一个并不算相熟的人,突然跑上门来进献宝物,怎么想都会略带警惕之心吧。
  再加上董卓体型壮硕,力量过人。
  打个吕布打不赢,但碾压曹操还是谈笑之间。
  二人一旦搏杀起来,曹操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
  运气好就是失败后逃走,运气不好就要当场交代了。
  不管怎么说,彼时就凭曹昂现在的这点面子,董卓一定不会手下留情。
  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对曹昂本人进行清算。
  到时候他要狼狈逃走不说,此前在洛阳城里进行的一系列布局规划将会瞬间崩盘,甚至就连藏在家里的大笔财富都很难带走。
  实有百害而无一利也!
  老曹的刺杀行动,自己是一定要阻止的,不能将大好局面一朝葬送。
  只是现在嘛,趁着曹操还没开始行动,先进行下一步计划再说。
  ……
  曹昂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折返宫中,将消息传递给何太后。
  三天时间非常短暂,可以说是转瞬即逝,必须让何太后有个心理准备。
  三天之后就会举行另立新君的仪式,到时天子刘辩将失去皇帝的位置。何太后也不再是太后。
  现在先打好预防针,不仅可以把一些东西收拾准备妥当,也能在心理上建立一个落差防御,免得到时候情绪崩溃。
  由于这一次太后没能够将宦官与宫女全部支得远远的,只是打发到门外守着。
  所以曹昂在小声透露完消息之后,也只能在何太后幽怨的目光中告辞离去,不敢再做别的动作。
  出宫之后。
  眼见天色还早。
  曹昂也不耽误时间,干脆乘上马车,直奔董卓府邸而去。
  计划是一环扣一环的,现在也该轮到董卓这边悄悄尾鼓,最后收割一波大黑熊了。
  ……
  董卓府上。
  今日清晨于大殿之上挥斥方遒,恐吓威胁群臣,以致其不敢高声语的董卓,此刻心情很好。
  正一手支着脑袋,侧躺在卧榻上,嘴里还哼哼唧唧的哼着什么小曲儿。
  相比于上一次曹昂来时,董卓乱砸东西,口飙方言骂人的场面,可谓天壤之别。
  “明公真是好兴致啊,看来是今日宏图大愿得以实现,心中畅快万分了!”
  伴随着一阵略带笑意的话语声,一名身材高大,外貌俊朗的年轻男子站到了董卓榻前。
  原本还有些昏昏欲睡的董卓,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之后,立马一个激灵翻身坐了起来,整个人顿时困意全无。
  “哎呀呀,老夫刚刚还在想着,今日能成此事,子脩居功至伟,待会儿得请来府上一叙。”
  “不料这边刚想着,贤侄就出现在我面前,不可谓不妙啊!”
  对于曹昂为什么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自己床前,董卓并没有感到奇怪。
  因为这是他对府中下人的吩咐。
  人分亲疏远近,像曹昂这一档的是有资格不必经过下人通传,便直接进屋见到他的。
  而像吕布这样的义子级别,则是哪怕董卓睡着了,都能直接推开门进屋。
  眼见董卓翻身坐起。
  曹昂先是是拱了拱手,接着一边打量着屋内屋外,一边满怀笑意地说道。
  “还没有恭喜明公得偿所愿,说来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在这座府邸面见明公了,下一次或许会在别的地方。”
  说着还用手指了指南北二宫的方向,意思已相当明确。
  听闻此言。
  董卓眼中异色一闪。
  不由的拍了拍巴掌,有些感慨地说道:“子脩果然与我是同一类人,竟然轻而易举的便将我心中所想看了个清楚明白。”
  “你这样的人才,不投入到我麾下,简直是可惜了!”
  面对董卓又一次抛来的橄榄枝。
  曹昂依旧是摇了摇头。
  “此事日后再说吧,今日昂前来拜会,乃是为明公建言献策而来,不知您愿不愿意坐下来听一听?”
  “哦?”
  董卓立马感兴趣了起来。
  自己眼下都已经成为洛阳城内至高无上的存在了,不论是天子公卿还是文武百官,无一人可与自己争锋。
  如今行事,只需尽随己意即可。
  又有何策可献呢?
  董卓满怀好奇地看了看曹昂的神情,接着挥手一请。
  “还望子脩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