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建文帝2
作者:或许多余    更新:2024-03-20 12:59
  最快更新惑问命运最新章节!
  应文的话说了一半停下不说,应能与应贤两人面面相嘘,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韩生威没再说什么,他要让应文在心里先自己假设几种可能性。
  半天之后,应文道:“难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天意,请仙长明示……”。
  韩生威:“国家大事,不以感情论是非,事实上,朱棣是个好皇帝,他把强大的大明展示于当时的世界舞台之上的同时,并没有施行对外侵略与殖民统治,他的功绩已经流芳史册。”。
  应文三人都不会怀疑神仙的话,凡韩生威说的就是真理。
  只是应文心理上难以接受罢了,喃喃自语道:“难道就为了出一个朱棣这样的皇帝,就要朕的父王早亡,就要朕的王兄夭折,还连带着王兄的生母也早亡,太后若不补为正妃,朕又怎么可能成为嫡孙,又怎么可能被立皇太孙呢?真要是天意所为,那这天也太过冷血了……”
  应文心里的痛苦难以言表,但他并没有流泪,人在经历了极致的大起大落之后,轻易不会流泪,这一点韩生威深有体会。
  稍稍缓了缓,待应文的心情平复的差不多了,韩生威才叹息了一声道:“唉……可惜你没能明白你爷爷的良苦用心啊,否则不至于如此……”。
  应文浑身一震,他不明白韩生威言下之意,但他意识到可能是自身原因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应文起身对韩生威深深一揖:“请仙长明示”。
  韩生威点点头,问道:“六行之首是什么?”。
  应文:“孝!”
  韩生威:“何解?”。
  “孝悌是仁的基础,不仅仅只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长辈的尊重。”。
  韩生威:“你为父亲守孝时,你爷爷可曾说过‘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应文点点头,这样的事情韩生威都知道,三人真是佩服的快要五体投地了。
  韩生威问道:“你可曾顾念过你爷爷的感受?”。
  应文被问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韩生威又问道:“既然孝悌是仁的基础,那以仁治国是否应建立在孝悌之上?你爷爷难道不知道你的老师都是儒家名师吗,他为什么没有反对你请这样的老师?”。
  应文先点头,接着又摇头。他真的被问住了。
  韩生威:“你爷爷是否曾派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去朱棣那里?”。
  “是有这么个人,但不知道是否皇爷爷派去的。”。
  “道衍是否还有一个名字叫姚广孝?”。
  应文点头。
  “如果我把‘姚广孝’念成‘要广孝’呢,你怎么看?”。
  应文愣住,不知道韩生威所指。
  “如果我说姚广孝奉了你爷爷密旨,特意卧底到朱棣身边你又怎么看?”,
  不等应文作出反应,韩生威继续说道:“如果密旨的内容仅仅是‘皇太孙继位之后,如若新皇与燕王之间生起冲突,姚广孝则帮扶被迫害的一方’,你如何感想?”。
  应文:“仙长,这是何意啊……”。
  韩生威:“如果燕王先谋反,姚广孝就里应外合,帮你平息反叛;如果你先动手针对你的叔叔们,也就是你爷爷的儿子们,那姚广孝就帮燕王篡夺你的皇位。”。
  “皇爷爷怎么会知道朕……我和朱棣之间会有这么一天的呢?”。
  “你哪里来的袈裟和度牒?”
  应文再次愣住,喃喃道:“难道皇爷爷早就料到今天之事了吗?可为什么不早早和我说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能传位给你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可惜……你不该这么早就强硬削藩啊……”,
  韩生威知道应文无话可说,继续说道:“你爷爷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过得好过得舒心,你是他的亲孙子,那些藩王是他的亲儿子,你说他该向着谁?”,
  “历代宫廷争斗都是为了皇位,你爷爷不愿看到这样的人伦悲剧在自己的子孙后代中重演,所以制定了传嫡传长的规矩,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皇权争斗,可惜你的父亲早亡,身为嫡长孙的你的兄长又不幸夭折,若按你爷爷立下的传位规制,他的皇位已经陷入无人可传的尴尬境地,你那些叔叔们谁不盯着这个机会?”,
  “正好你诚心为父亲守孝的行为感动了你爷爷,又因为你的生母因你父王正妃早亡而补为正妃,在名义上,你也算是嫡出,所以你爷爷视同你是嫡长孙,立你为皇太孙。一方面因为皇帝金口玉言,他曾立下的传位规制不好轻易更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你的叔叔们为了皇位明争暗斗”,
  “为了你能顺利继位,早早的就下了道密旨,命道衍和尚卧底燕王府,后又密命驸马梅殷辅佐你这个新君。因为你有三位儒家名师做老师,你爷爷拿不准老师到底会教给你什么,所以就用道衍和尚做了个偈语,而你却没能够明白你爷爷的良苦用心……唉,其实一切都是命运之故……”。
  应文三人听得是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韩生威对应文的事知道的这么详细,而且还说了那么多他们不知道也想不到的事。
  惊讶过后,应文又是深深一揖:“请仙长明示道衍偈语一事。”。
  韩生威:“道,道理、道德、道路,为君之道,这个当然指的是你;衍,衍生、衍变、衍化,繁衍生息,你爷爷希望他的后世子孙平安生活,并且永远延续下去;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你的选择和因你的选择而导致的事态的演变。”,
  “姚广孝,要广孝,要广义的孝顺,要把你的叔叔们当成你父亲一样去孝顺,真这样广孝了,你的叔叔们太上皇都做得,何况区区藩王。这才是你爷爷最在乎的身后之事,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哪都疼啊!”。
  应文沉默不语,久久之后一声长叹:“唉!……”。
  应能应贤二人也是心有所思。
  韩生威:“你爷爷料定身后之事不可能平顺祥和,但他最担心的却是胸有大略又颇具军事才干的朱棣,所以早早密派道衍和尚去燕王府卧底。谁知你登位不久就急着削藩,一年之内连下五王,表面上增强了君权,实际上是为朱棣扫清了障碍。”,
  “试想,如果诸王都在其位,朱棣就是有谋逆之心也不敢轻举妄动,何况还有个道衍和尚在燕王府呢。若是你能忍耐二三十年,等你的叔叔们都死啦,就可以把他们儿孙的王位给削了,你爷爷只能照顾到他儿子这一辈,再往后的事也就顾不了那么多啦……”,
  “可是,你偏偏就着急着动手了……所以道衍和尚也只能遵密旨行事,帮助朱棣推翻你这个‘昏君’喽……所以呢,提前为你准备却又不愿你真能用到的东西,你现在真的用到了……”,
  “应文,做事应文不应武,应柔不应躁;应能,用人应该能者居上,而非不查才干唯亲是用;应贤,做人应该豁然贤达,而非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应文三人的法号正好对应建文帝的三大缺点,三人听罢都沉默无言,陷入深思。
  良久之后,应文长长呼出心中怨气:“唉嘘……命运早已天注定,我辈何需苦追求……阿弥陀佛……”。
  应能、应贤也跟着口宣佛号。
  也许是为了应景儿,也许是几人一直专心交流而没怎么在意,这时候才闻到洞外飘来的丝丝烤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