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大中原的概念
作者:孤舟牧云    更新:2024-03-19 12:31
  最快更新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岳川起身向旁边走了几步,准备找一处完好无损的积雪。
  然而入目所见,小猫画梅花、小狗画梅花、狐狸也画梅花,只有小鸡画竹叶,偶尔还能看到大脸盘子的轮廓,也不知道是哪个菜鸡的。
  绕着院子走了大半圈,终于在角落里看到一片净雪。
  其他人不明所以,看到岳川走来走去,还以为岳川在仔细思考。
  平常岳先生都是出口成章,三言两句就能让人豁然开朗,从来就没有思考过,更别说苦思冥想了。
  于是,众人都忍不住屏息凝视,正襟危坐。
  龙葵本想站起,却被龙阳摁住了肩膀,“勿要打扰岳先生!”
  其他人纷纷点头。
  岳先生苦思冥想这么久,肯定是在酝酿惊世之作,万一扰了岳先生的灵感,那就是文坛的损失,天下的损失……
  岳川却不知道背后众人的小表情和小心思,而是用一根树枝在雪地上作画。
  大黄看到这一幕,立刻起身走了过去。
  以前在土地庙的时候,老师也会拿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其他人看到大黄的动作,也纷纷跟了过去。
  雪地上是一幅地图。
  地图上用曲线勾勒出各国的范围。
  龙阳立刻分辨出诸国方位,只是各国的边境线……是不是有点问题……
  岳川分别写上齐、晋、楚。
  “之前的一百五十年,是这三个国家的时代,齐国率先称霸,却昙花一现,之后是晋国称霸,替天子行王道长达百年,然后是楚国挑战霸权。”
  “齐国是出道即巅峰,后面大起大落,又大落大起,但是再也没有重现管仲时代的辉煌,只能说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表面是管相有经世之才,商战无双,纵横捭阖,无往不利。实则是齐国滨海,有鱼盐之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海权和陆权的争夺。”
  海权?
  陆权?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两个词,但是不知为什么,只是听一下,就能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更是能理解它们背后蕴含的信息。
  这时候,岳川在雪地上沿着太行山方位,由北向南划了一道竖线。
  “这条线以东,都是海权区域,可以享受海权福利。不过海权国家因临海,大都山地、丘陵众多,地少且薄,无力耕田养民,路阻道塞,无力行商富国,又时常遭遇风灾,极不稳定。”
  “然而,齐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享鱼盐之利,又广良田、多大道、少风灾,农可养民、商可富国,再遇到管相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称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众人顺着岳川的话思索,确实是这个道理。
  尤其孔黑子和长卿,一个是鲁国人、一个是齐国人,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家乡的水土风貌了,但是听了岳川的话,他们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原来,我的家乡这么好。
  这时候,岳川又在秦、晋边界划了一道竖线。
  “此为崤山,既是秦晋政治上的分界线,也是陆权国家的分界线。这两道竖线之内就是中原列国,虽然风俗不同,语言各异,但是在发展上基本都是一个路子,也必然形成许多共同点。”
  崤山、函谷关是老秦人的生死命脉。
  岳川知道,上辈子的秦国正是凭借这里一次次抗住其他诸国的围攻不落下风,甚至还能反打。
  秦国对其他各国的称呼“山东诸国”,简称山东。
  晋国等国眼中的“山东”,只能是齐鲁之地,而秦国眼中,除了自己全是“山东”。
  岳川指着两条竖线中间的大片区域说道:“太行山以西、崤山以东大片范围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指的就是这里,也是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的过渡范围,既享受不到海权的福利,又享受不到陆权的好处,应该是最差的地段了。”
  这个“中原”并不单指河南,其范围更广。
  龙阳和龙葵眉头紧皱,因为他们听出了岳川语气中的三分轻蔑、四分凄苦、五分不甘,不忿的情绪都溢出来了。
  龙阳略有些不满的说道:“岳先生此言差矣!中原诸国得天独厚,有千里坦途、万顷良田,是天下最丰腴之地。”
  龙葵也连忙点头,自己的家乡,才没有岳先生说的那般不堪。
  孔黑子、长卿也跟着点头。
  中原一直是天下最文明、最昌盛、最繁华的地方,怎么在岳先生口中就……很是不堪呢?
  岳川围着晋画了个大圈,圈之大,涵盖了两条竖线中间几乎所有国家。
  “海权国家有鱼盐之利,十亩良田辛劳整年,产出不足一家糊口,但一户人家出海打渔,不仅足够饮食所需,还能将多余的鱼获贩售。更可在沿海养殖鱼贝、海藻……”
  至于大航海的便利,岳川没有说,说了这些人暂时也理解不了。
  不过,眼下这些福利已经足够了,单靠一个“鱼盐之利”,就促成了桓公称霸。
  龙阳不服,“鱼获不能隔夜,谷物可经年贮藏,且人终究是要吃五谷杂粮的,归根究底,还是农耕为重。国相也曾说过,无农不稳,农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岳川心中暗道:分明是我教他的好吧。
  “王子殿下所言极是,无农不稳,农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但是王子殿下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地基有了,上层建筑怎么办呢?”
  这……
  一句话问住了所有人。
  岳川知道,他们给不出答案,再过两千年,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
  土地兼并折磨了华夏三千年,历朝历代君王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中原处在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过渡范围,属于两不沾,无论海权崛起还是陆权崛起,中原都吃不到红利,永远只能埋头种地,成为“粮仓”,为其他区域输送粮食、煤炭等生产资料。
  这一大片土地上的人永远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谓的出人头地,也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种地。
  但是,该有的灾难,“中原地区”一个都逃不掉。
  因为所有的徭役、赋税层层传递,最终都会压在农民身上。
  东边闹倭寇,加税,加在中原地区农民身上。
  北边闹女真,加辽饷,加在中原地区农民身上。
  南边闹太平天国,加税……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是地有多大产,税就有多大胆。
  这就逼得太行山以西、崤山以东这片“大中原”区域的百姓只能用勤劳和汗水去拼搏。
  勤劳是一种美德,但吹嘘“勤劳是一种美德”的不是蠢就是坏。
  【我知道会有人不满,不过,先等我五更完毕再说(鞭笞)也不迟。另外附一张图,“大中原”的范围大致如图】
  主角画的地图,大致是这样,不过没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