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你们的稻米卖吗?我们高价收
作者:渔眠    更新:2024-03-17 22:09
  阿木干脆把他放到自己的肩膀上,再站在驴车上:“初元少爷怎么样,看到了吗?”
  “看到了,很高的山,还有许多树。”
  李初元想了下,又回道:“跟我们过来时远远看到的一样。”
  阿木:“……”
  陈小满急得在地上蹦蹦跳跳:“我也要看!”
  阿木只能把李初元放下,又把陈小满放在肩膀上顶起来。
  看到远处的高山,陈小满高兴地在半空比划:“好大的山,比我们在远处看到的还要大!这么多树肯定能养很多蚕!”
  “你们只用五十万斤稻米就能换下这座山,真的是大赚。”
  张主簿感慨。
  也是凑巧,老李家粮食多,换完两个庄子又换这么一座大山。
  当年那位县太爷为了这座山丢了官帽子不说,投下去的银钱都不少。
  哎,他怎么就没想到要多囤些粮食来换这些东西呢。
  去年得到消息时,他只知道囤家里人吃的粮食。
  真是可惜啊!
  张主簿突然觉得他这个官当得很没意思。
  还比不上人家种地的。
  瞧瞧人家,一年多,赚了两座庄子一座大山。
  想到这儿,张主簿想拍断大腿。
  “这么大的地方,五十万斤稻米不多吧?”
  王县令双手抱胸,嘴角含笑地问陈小满。
  陈小满很想点头说不多。
  不过瞧见王县令那张看似温和,实际全是心眼的脸后,她连连摇头:“我们要跟家里人商量。”
  “行,你们得快些,若是明天还没答复,我只能去找刘老爷。”
  陈小满心颤了下。
  不行,不能把山让出去。
  她也不多待,喊了阿木赶着驴车带着他们就跑。
  被留在原地的王县令和张主簿对着沉默了好一会儿。
  “县太爷,他们走了。”
  张主簿提醒道。
  王县令很稳重道:“我知道。”
  “县太爷,我能出五十万斤稻米买下这座山吗?”
  “你有五十万斤稻米?”
  “没有,不过我可以去外县买。”
  “你是说兴陆县还是宜安县?”
  王县令问道。
  张主簿心凉了。
  这几个县好像都出事了。
  “府城的粮食……”
  “最近府城从我这儿换了十万斤稻米走,准备明年推广到别的县,到明年夏天你应该就能买到粮食了。”
  王县令说完,好像想到什么,“哦对了,你得跟那些粮商抢,咱们郡是旱灾,还有好几个郡是洪灾,都缺粮。”
  张主簿:“……”
  还得有粮在手啊。
  “县太爷您把木须山都卖了,下回用什么换他们家的粮食?”
  王县令眯起眼睛:“回去再好好搜搜,还有哪些山有土匪,咱得把山收回来了。”
  张主簿被王县令的眼神冷得打了个哆嗦。
  原来县太爷剿匪还有这个盘算啊……
  那些土匪的“好日子”要来了。
  陈小满和李初元直接的卫家庄。
  老李头和周大丫连夜跟陈小满回了青石村。
  连李大宝都被喊回来了。
  一家人吃了晚饭后就坐在屋里商量。
  “大宝,你的桑树收得怎么样了?”
  “只收了二十多棵。”
  李大宝很羞愧:“刘老夫人给价太高了,附近的人都知道有桑树就往老夫人这儿送。”
  “好,很好,咱没亏多少钱。”
  老李头高兴地一拍大腿。
  李大宝被吓了一跳。
  “爹你想骂我就骂吧,你这样很吓人。”
  老李头脸上的笑瞬间消失了,看向李大宝的目光很嫌弃:“我骂你干什么,咱家不用买桑树了。”
  他让小满把木须山的事儿跟大家说了。
  “爹想换木须山?”
  “换呐!”
  老李头毫不犹豫:“那么一座大山,旁边的地也都是咱的,这比庄子也不差了!”
  “爹你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李大宝很怀疑。
  “小满都说了,那座山很大,有200丈高!方圆十里都是咱的啊!”
  老李头想到那座山,双眼都在发亮。
  “要的粮食太多了。”
  李大宝迟疑。
  “我带你们去看啊,很大很大的。”
  陈小满提议。
  于是老李家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木须山赶。
  路程走到一半时,正好看了日出。
  天亮后,他们是迎着木须山跑过去的。
  越靠近,那座山越显高。
  一直到昨天他们停留的地方,老李家的人脸上的笑意已经停不下来了。
  换!
  稻米收回家后,老李家一算,竟然有五十二万斤稻米。
  老李家把稻米运到县衙,等县太爷清点入库后,木须山就是他们老李家的了。
  农忙后,二百多位犯人一时没活儿了。
  那不正好去清理木须山脚下的荒地嘛。
  要把附近的草都割完,捆好当柴火烧,等忙完这些,还得在山脚搭建房子。捌戒仲文网
  山上都是桑树,在山脚直接养蚕是最方便的。
  那就需要许多房子。
  好在人多,山上的树也多。
  那些犯人忙得热火朝天。
  青石村也是一片欢欣鼓舞。
  一亩田收成二千多斤稻米啊!
  家家户户的粮仓塞满后,还有不少多余的粮食堆在各个房间、堂屋。
  家家户户端着碗坐在大槐树下时,碗里的已经换成大米饭。
  “哎哟,你家也吃白米饭?”
  “家里那么多稻米,还能怕咱吃?”
  “我家都连着吃六天白米饭了,你们别说,真香啊。”
  “我是吃不下高粱粥了,太糙了。”
  “敞开肚皮吃呗,咱们这些收成,明年一年都吃不完。”
  大家高兴地议论着。
  好几辆牛车来到了青石村。
  瞧见大家碗里的大白米饭,那些车夫的眼睛都绿了。
  一个三角眼的男子上前,跟人打招呼。
  “你们的白米饭真香啊!”
  “瞧你话说的,白米饭能不香吗。”
  桂花白了那人一眼。
  三角眼男子也不恼,还笑嘻嘻道:“大娘子日子过得好啊,能顿顿白米饭,咱们多少人家连杂粮粥都吃不起了。”
  被他一吹捧,桂花顿时高兴起来。
  她已经很久没这么神气了。
  一旁的婆子道:“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是白米饭。”
  三角眼男子眼底的贪婪一闪而过。
  跟在他身后的人脸上的欣喜根本无法掩饰。
  “嫂子,你们的稻米卖吗?我们高价收。”
  “再高能高得过县城的粮价?”
  桂花挥挥筷子,继续扒拉她的白米饭。
  “我听说你们县今年的稻米收成很高,秋收后就降价了,现在只要五十个大钱一斤,我们能给到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