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火药杀流寇
作者:叶秀双林    更新:2024-03-14 16:33
  甲四亲自带兵‘迎战’这批流寇,用迎战都是高看了他们。
  当他们被士族怂恿,以为幽州是空城,快马快刀来掠夺一番,等凌王回来,他们马快,早就跑了。
  也不怪这些流寇如此轻视幽州,因为在凌王没来之前,他们确实随时都能来幽州附近的县镇掠夺。
  并且不少流寇还是幽州人,对地势极为熟悉。
  他们之所以落草为寇,就因为幽州长期受鞑子欺压,而守城的将军又百般苛待百姓,敌人一来,将军先逃了。
  几次三番之后,幽州百姓早就不信任官府。要么举家逃进深山,或是南逃。要么就落草为寇。
  自从凌王来到幽州后,这些流寇或许是畏凌王威名,再也没敢来幽州生事。
  这一次实在是,士族给的太多了!好处一大堆,给他们钱粮不算,还承诺,在幽州掠夺的物资归他们自己所有。
  还给了几个大当家管理茶马道的权力,一举多得,怎么能让流寇不心动。
  至于凌王妃将济州来的士族子弟,衣裳扒了的事,他们自然也听说了。
  但压根不当回事,只觉得这凌王妃行事太过可笑,跟小孩子过家家酒一样。
  头一回听说哪个守城之人,对付欺压上门之人,是扒了对方的衣裳就让对方走。
  所以他们过去,最坏的结果就是被扒衣裳呗!反正他们流寇穿的衣裳破破烂烂,凌王妃喜欢就留着吧!
  至于陈氏子弟被打断腿割了嘴,护卫、婢女、仆人全部被留下之后,那些怂恿他们的士族,根本没多说。
  就给他们一种感觉,去幽州闹事,成功了好处多多,失败了损失也不大。
  所以不光是附近的流寇,连离幽州甚远的山匪流寇也加入进来,想分一杯羹。
  当他们气势如虹地冲向幽州城,离城池还甚远,李念鱼请求,试验一下火药的效果。
  沈冬素同意了,让他和甲四配合。
  沈冬素和庞先生在城墙上看戏,主要是看投石机和火药的配合,好改进一下用来杀鞑子。
  故而这批流寇的结果就是,才看到幽州城,正兴奋着呢,突然看到城墙上升起的投石机。
  领头的大当家高喊一声:“当心石头!”
  一颗颗‘铁石’落下,跟他们以为的石头完全不一样,这些石头,竟然会炸。
  发出惊天巨响,马匹受惊,翻倒在地。
  石头射出的铁屑刺入血肉,比刀剑砍伤更痛万倍。炸开的浓烟和火焰,沾之附体,令人痛不欲生。
  投石机才一发,这批流寇便损失过半,剩下的人哪里还敢往幽州城冲,立即勒马掉头。
  大呼被那些浑蛋士族给骗了,他们就是怂恿自己来送死的啊!
  甲四岂容他们逃!王妃可是说了,有一个算一个,头颅必须送到济州去。
  立即带兵出城追击,在正规军面前,这些流寇压根没有反抗的余力。
  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全被杀死,前来的流寇约有一千三百余人,活下来了八百余人。
  因为这些人被甲四追上后,很果断地弃械投降。
  并非甲四心软,而是幽州军不习惯把屠刀对向汉人,若是鞑子,甲四能做不收俘,不纳降。
  但对于汉人,弃械投降,喊着军爷饶命,他实在下不去手。
  便将这些人俘虏了,带到城外上报王妃,请王妃做主。
  若是杀,就当着全城百姓的面,以流寇之罪杀了,也好震慑一下百姓。
  庞先生静静地看着凌王妃,一副全权王妃做主,我不插嘴的态度。
  沈冬素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看着下面跪着磕头求饶的俘虏们。
  说实话,这一刻她的感觉有点奇怪,自己竟然掌控着这么多人的生死,她一句话,这些人都得死。
  这跟在手术台上的感觉不一样,做为医生,对待病人的生命只有‘努力让他活下去’,这一个念头。
  自己是跟阎王爷抢命,是按住阎王爷划生死谱的手。
  那跟权力带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并且,这样杀人,还不会有罪恶感。
  甚至全城百姓都会叫好,称赞她杀的对,杀的好,对待流寇就应该有这样的雷霆手段。
  这一刻,沈冬素紧紧握住拳头,让自己冷静,她不能习惯这种感觉。
  权力的感觉,太诱人,也太容易让人失去理智。
  几息后,她才高声道:“彻查,手上染过人命的流寇,判处斩刑。”
  “未染过人命的,打入苦役队。”
  听到这个结果,甲四高声回道:“属下遵命!”
  那些流寇,杀过人的瞬间一脸菜色,没杀过人,只是被裹挟着的小跟班,则是劫后余生。
  庞先生长长地松了口气,他是真怕凌王妃一时冲动,大开杀戒。
  说来好笑,他竟然不担心凌王杀心重,而是担心娇娇弱弱的凌王妃杀心重。
  说出去谁信啊!在百姓眼里,凌王妃是一心为民,还是当世神医,救人无数。
  可在庞先生看来,敌人最好涨个记忆,宁可惹凌王,也别惹王妃!
  接着,沈冬素又命甲四,将已经杀死的流寇割其头颅,立即送到济州去。
  她当然没忘向凌王‘诉苦’,写诉苦书是她的强项,跟皇上写封哭穷信,得到的物资,解了幽州的燃眉之急。
  给凌王写诉苦信就更简单的……
  夫君,听闻您不在济州,外人都来欺负我们。
  先是济州世家子弟来生事,我吓得不得了,也不敢为难他们,只拦截了一下,就放他们走了。
  可不知道这些世子家子却不打算放过我,竟然怂恿流寇来攻打幽州。
  我带着留守的老弱病残,拼死守城,才没让幽州城落入流寇手里……
  幽州城是夫君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万一在我守城期间,有个折损,我是万死难辞其咎!
  我不知道为何济州世家如此恨幽州?请夫君拿着这些头颅问一问,我们辛苦守卫边城,才有了他们的太平日子。
  为何要派这些杀人如麻的流寇前来?还请济州世族给个说法……M.biquka.com
  当庞先生看这封信的时候,要不是他全程参与,全程目睹,只怕早已义愤填膺。
  可怜娇弱的凌王妃守城,这些人胆敢如此对待我们的王妃?
  全现在,他只是看一眼沈冬素,心中打定主意,这辈子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凌王妃。
  同时也学到一招,嗯,给朝廷的折子,老夫知道怎么写了。
  虽然学凌王妃这样哭穷卖惨,挺难为情的。但效果好啊!
  丢点脸,但得到丰盛的报酬,庞先生觉得非常划算。
  甲四没有亲自送人头到济州,自从上次他没保护王妃去海边基地,王妃被鞑子主将所俘。
  他就决定,不论发生任何事,都不会再离开凌王妃一步。
  所以负责压送人头的是一个亲卫首领,名叫刘铁,是刘栓子的堂哥,同样是从光州来的。
  他跟甲四等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忠诚且老实,完美地服从命令,不会做任何多余的事。
  这就导致,他半路遇到那些披着蓑衣,步伐艰难的济州士族子弟们。
  压根没去考虑,这些人还没回到济州呢,那济州是怎么怂恿流寇来攻幽州的?
  那群士族子弟看到幽州士兵们,带着串成葡萄似的流寇人头,人脸被冻成青白色。
  看着像地狱爬上来的鬼头,个个都吓得不得了。
  李明玉还想拦路,让他们捎带自己回济州。
  硬是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全部往路边躲,生怕惹了这群杀神。
  他但凡胆子大些多问一句,刘铁说不定就告诉他们,这是往济州送的。
  可惜他没问,刘铁自然也不会主动说,这群士族子弟还不知道,自己给济州惹出了什么祸!
  当凌墨萧看到沈冬素的来信,那一瞬间,都有想把济州士族杀绝的心了!
  还是哪句话,但凡送人头来的是甲四,都会悄悄跟凌王说一句,信上是假的,这些流寇连城墙都没碰到。
  可惜刘铁不说啊!王爷问什么他答什么,偏偏王爷总问跟王妃有关的事。
  而他又不清楚,只知道王妃和庞先生都站在城墙上看,然后动用了火药,击退了来敌。
  一听动用了火药,凌墨萧开始还在怀疑这封信的真实性,这下子全信了。
  他知道火药的珍贵,同时李念鱼那时进展极慢,若非敌人来势凶猛,冬素是不会动用火药的!
  他已经开始脑被,先是济州士族子弟带人生事,冬素胆小又心软,又怕牵连到人还在济州的他。
  所以只是温和地劝离这些士族子弟,结果这些人得寸近尺,联合流寇,攻打幽州城……
  凌墨萧眼尾腥红,眼中的怒火好像要将整个济州都给点燃一样!
  本王还是,太心软了!总想着怀柔,敲山震虎,杀鸡敬猴。
  却没想到,他是怀柔,而这些士族却想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他人还在济州,就敢带人去伤他的王妃!
  当天,凌王在济州杀的血流成河,拿着朝廷的律法,凡是有枉法乱政之家,杀部斩杀于菜市口。
  同时,他也从冬素那学到一招。
  你们士族不是总拿自己的百年根基,自翌高人一等吗!
  那本王就烧你的族谱、灭了祠堂,让这些所谓的千年门阀,百年世家,彻底从源头没落。
  凌墨萧杀一半的时候,那些士族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忙派人去把走到半路,快要冻死饿死的纨绔子弟接了回来。
  然后齐齐到凌王面前叫冤,那些流寇真跟济州没关系啊!
  他们压根不知道有流寇去过幽州城。他们虽恼凌王在济州生事,可再给他们几个胆子。
  顶多就是跟长安的本家报信,再写联名折子,请朝廷做主,处罚凌王。
  也没胆子跟流寇联手,为祸幽州啊!
  他们又不是傻子,幽州出事,鞑子入关,首当其冲死于鞑子弯刀之下的,就是济州。
  对于济州士族的解释,加上凌墨萧审问这批纨绔,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说的是真的。
  济州确实跟这批流寇没有关系。
  凌墨萧压根没有杀错人的愧疚,因为他杀的确实都是该杀之人,这些远离朝堂的地方士族。
  这些年不知戕害了多少无辜百姓!吞噬了多少民脂民膏!
  像那些清贵士家,以耕读为本的家族,他是一个没动。
  他在济州这一通雷霆手段的杀伐与镇压,相信十年内,济州士族都兴盛不起来,不会再为祸百姓。
  正愁找不到理由去整治一下别的州城,毕竟他来济州是有正当理由的,那就是查太子贺礼一案。
  现在附近的州城亲自给他送上一个好理由,那就是查流寇攻打幽州一案。
  他让济州士族上联名折子,告他在济州乱行军政也无妨,但有一点一定要定清楚。
  那就是去打幽州的‘一万’流寇与济州无关。
  这一点不用凌王威胁,济州士族了知道轻重,他们要跟流寇沾上边,那凌王就是把济州士家杀绝了。
  朝廷也不会罢凌王的兵权!
  有纨绔子弟小声道:“听说才一千多流寇,哪来的一万?”
  被父亲一巴掌捂住嘴,没有一万,哪里值得凌王出兵去扫寇!
  要是以前,济州士族还想替附近州城的士族,说句公道话。
  但现在,他们只希望凌王在别的州城杀狠一点!
  这些人明明知道自家儿子,在路上吃雪咽冰,不施援手。
  还想借此机会,以济州的名义生事。
  他们才是把济州往死路上赶!
  呃,虽然济州士族很清楚,把他们往死路上赶的是凌王。
  可他们斗不过凌王啊!打,凌王手握重兵。
  想激起舆论,但百姓都站在凌王那边。
  想跟朝廷告状,现在大雪封路,折子都递不出去。
  等朝廷的人来主持公道,他们的尸体都凉透透的了。
  人都是这样,你打得轻飘飘,他们会恨你怨你想报复。
  可你打得够狠,狠到他们恨都不敢恨,报复更是不敢想,他们的恨意自然就会转移。
  故而凌墨萧要的这份联名折子,济州士族没有一人推辞,全都乖乖地写了。
  凌墨萧就拿着这个,和那些流寇冻的青白的头颅,开启扫荡模式。
  不过再次之前,他先火速回了一趟幽州,不管是谁来跟他说,幽州城没事,王妃一切安好。
  可没看到冬素本人,他着实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