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保护她,是我的责任
作者:叶秀双林    更新:2024-03-14 16:33
  那探子迷茫地看向‘陆大人’,咱们不是同伴吗?
  你怎么能在鞑子大营,上来先将同伴干掉?
  可惜陆大人一句话也不想跟他说,甚至都没合上他死不瞑目的双眼。
  像嫌脏一样,将他的尸体往地上一推,转头对鞑子副将道:
  “此人办事不利,害主将被凌王所杀。今日就拿他的命来祭旗!”
  “将军放心,以后幽州的事有我陆某人在,定助将军灭了凌王!”
  那副将眼眸一眯,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是汉人自己在内斗,可他一点也不关心。
  只要有一个能传信的就行了,其他人,死就死了。
  他甚至赞许地看一眼陆大人,笑眯眯地上前,然后一刀捅死同伴。
  这份狠劲,比那些娘叽叽的汉人强多了!
  “行!以后大夏那边传来的消息,就由你负责。”
  “本将军什么都不管,只要物资,还有凌王的命!”
  说完要走,又想到一点,转身对莫修谨道:
  “是了,你们主子要凌王妃的命,本将军也会一道取了!”
  莫修谨满脸笑意,好像等的就是这句承诺。
  拱手低头:“如此,多谢将军!陆某人任凭将军差遣!”
  谁都没看到,他垂下的眸光中的怒火。果然是皇后要害冬素,甚至不惜勾结外敌!
  那个女人被打入冷宫也不安生!他要搜集证据,同时要查到皇后所有的探子暗线,趁此机会,让幽州再无一枚钉子!
  在此之前,他绝不能跟幽州联络。这个副将看似信任他,实则都不是傻子,定会派人暗中跟着。
  吴有仁这个蠢货暂时也不能杀,比起他,相信这副将更信吴有仁这个东宫太监。
  他要像当初取得卢三公子信任一样,取得这个副将的信任,然后,再与凌王里应外合……
  吴有仁现在对莫修谨是又怕又佩服,他还在想莫修谨要怎么跟那探子,证明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陆云舟?
  结果他直接把对方杀了!压根不给对方质疑的机会。
  但是,这个举动也太大胆,太不要命了吧!一个不慎,他自己也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副将走后,吴有仁擦着汗对他道:“你不要命了?”
  你不要命,我还想要呢!万一惹怒那副将,把咱们全部干掉祭旗怎么办?
  莫修谨眯着眼睛看着他,眸光像淬了冰一样冷,轻声道:
  “你知道为什么他会死在我手里吗?”
  吴有仁无语,因为你偷袭!因为你卑鄙无耻!难道你非让我说出来?
  莫修谨自问自答:“因为他想活着回去,他想全身而退。”
  吴有仁大惊:“难道你不想?”
  莫修谨先是低头冷笑,接着抬头大笑起来,贴在吴有仁耳边说:
  “我不想!”
  吴有仁颤抖着手指着他:“疯子!你就是个疯子!”
  莫修谨不置可否,你才知道啊!我本来就是个疯子!
  像我这样的疯子,本应该被人绑着死在某个山洞里,或者失足淹死在河中。
  但能有机会死在鞑子的营地里,死前杀点敌人,死后还能荣誉加身,这个死法,值啊!
  莫修谨像对付老友一样拉住吴有仁的胳膊,用最轻柔的语气,说出最瘆人的话:
  “你若想活,就听话。”
  “若不听话,我吃了你。”
  吴有仁双腿开始打摆子,结结巴巴地道:“我听话,我听陆大人的。”
  我错了!我就不该来山东押贺礼!我就不该走幽州!
  老天爷为啥要这么惩罚我,让我落到这个疯子手里……
  此时,幽州城中,因为一场罕见的大雨,让百姓奔向告走,欢喜不已。
  幽州城常年干旱,虽然已近十月这雨一下天气转寒,可有了雨水就能播种了。
  以前他们不敢多种,但自从凌王来到幽州,鞑子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破过城。
  不少附近州城的百姓来幽州讨生活,攒工分赚户藉,如今这雨一下,都想开荒播种。
  再者,凌王才出城一战,杀了鞑子主将,灭了鞑子主力军。
  如此大的胜仗,已经好多年都没有了。
  大捷之报已经传到长安,沿途的经之地,百姓皆在欢呼。
  幽州城守住了,内地州城就无恙。
  幽州百姓的感触更深,许多藏身山林的百姓,皆走出深山,努力挣工分得户藉,然后开荒播种。
  以前凌墨萧总担心幽州城人少,千里荒无人烟。兵力补充不足,后勤不够。
  现在才知,只要你有强大的实力,让百姓安心,百姓自然就聚拢而来。
  部下一个接一个地报告好消息,追杀鞑子残军的部队已经回来,除了最早逃走的那一支,其他鞑子尽数被杀。
  不过我军伤亡也很惨重,护送王妃的一千亲卫,死了六百余人,剩下的皆有伤。
  吴有仁的那支东宫护卫和奴隶,活下来的不足百人。其余要么被杀要么被俘。
  王妃抢到手的那批财物,只余六成,四成被鞑子带走。
  凌墨萧再一次问那个重复了多次的问题:“可有找到莫先生?”
  部下惭愧低头:“没有,全无线索。”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有人提醒:“也许被鞑子俘虏。”
  庞先生轻叹一声:
  “若是旁人,鞑子会提要求交换俘虏。但莫先生,只怕是宁死也不会透露自己的身份。”
  若是陈星耀之流,只怕早就跟鞑子哭求,愿意拿银金换取自由,甚至出卖大夏,也要活命。
  可是莫修谨被俘,绝对是宁可自裁,也不让自己成为要挟凌王的人质。
  对于这一点,莫修谨和他的王妃表妹,到是挺像的。
  凌王妃被主将挟持之时,同样是宁可自裁也不愿意被俘。
  幸好,王爷去的及时,否则,王妃只怕已经陨命了。
  思及此,庞先生看一眼凌王,王妃若真没了,王爷会发疯的。
  庞先生同时惋惜的是,莫修谨之聪慧极为少见,这样一个军师苗子就这么凋零在幽州了吗?
  凌墨萧沉思片刻后道:“让异族马商去北疆行商时,打探俘虏线索。”
  鞑子才受重挫,对汉人正是防备极深之时,只有与之交易过的异族,还有机会查到线索。
  有官员喜报:“从山东逃来的流民有近千人,已安置妥当。”
  这个消息让凌墨萧高兴不起来,诚然投奔来幽州的百姓越多,他应该越高兴才是。ŴŴŴ.biquka.com
  但是,连富裕的山东都有流民,可见士族对百姓的迫害有多深!
  再者,流民不往南逃,不往长安逃,而往边关逃,这是史无前例的。
  除了说明他凌王的名声响亮,受百姓敬重,愿意信任他,才来他麾下讨生活。
  也说明,南边的州城闭城门,禁止流民进入。
  而往长安的路途亦不安全,匪患丛生,缺少过冬物资,很难走到长安。
  所以底层百姓才往幽州跑……
  想到深层原因,凌墨萧如何高兴的起来?
  山东情况那么差,还能给东宫送那么丰富的礼物,士族是对百姓敲骨吸髓啊!
  沈冬素让莫修谨写的那份折子,什么吴有仁自愿投奔幽州,献上重礼。
  自然不必再上呈朝廷,因为凌墨萧有了更好的理由,也是事实。
  鞑子不知从何处听闻东宫有批物资途经幽州,提前设伏,杀东宫护卫和奴隶。
  有一护卫逃脱报信,凌王带人诛灭鞑子。可惜物资被鞑子尽数抢去……
  不管东宫信不信,反正本王是没拿,有本事你找鞑子要去。
  然后就是哭穷,以前凌墨萧还觉得不好意思哭穷,堂堂亲王,总伸手要东西,多丢脸啊!
  但见上次冬素一封信,哭来那么多物资,凌墨萧彻底醒悟了,丢脸有什么要紧的!
  他丢一点脸,幽州百姓和将士,就少丢一些命!
  先跟皇上哭,眼看寒冬将至,过冬的物资不足。将士身着单衣,不光要对抗鞑子,还要对抗严寒……
  长冬漠北,百丈寒冰,光吃米粮根本没力气杀敌。将士总得吃些油水吧。
  再给东宫和山东士族上眼角,山东灾情严重,灾民都往幽州逃。
  而山东大户还能给东宫送那么重的礼物!关键是送到了也好,相信太子定会用到民政上面。
  结果被鞑子抢去了,幽州军为救东宫护卫,同样死伤惨重……
  这份折子是跟凌王夜袭鞑子营地,杀鞑子主将,大胜而归的消息一起送的。
  朝廷就算为了东宫的面子,包庇山东士族,密而不宣,肯定是不行的。
  你要不宣,那就连凌王大捷的消息也瞒了,可惜沿途已经传开,根本瞒不住。
  以上种种,凌墨萧还有一个目地,那就是将冬素被鞑子主将挟持之事,掩盖起来。
  不管是他夜袭鞑子营地,将王妃送出城之事。
  还是王妃抢了东宫物资,遭遇鞑子埋伏之事。
  全都只字未提,好像沈冬素从头到尾,都安安静静地呆在幽州王府里一样。
  因为凌墨萧太知道长安那些勋贵士族,还有东宫,知道此事后会怎么做。
  他们定会大肆渲染,凌王妃被鞑子所掳,清白不在。
  他们不在乎真相,只想污蔑,只想将在民间名声极好的冬素,踩进泥里。
  他们自己脏污不堪,便不容许世上有清白之人。
  将那清白之人拖入泥潭,同流合污,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
  冬素已经吃了太多苦,她被掳,是自己没有保护好她。
  所以,绝不能让世人污蔑她!
  甲四说,王妃才不在乎这些虚名!
  当年在沈家村,王妃被骂是天煞孤星,被退亲。她竟然觉得这名声挺好,省得媒婆上门。
  可,凌墨萧还是那句话。
  不能因为冬素习惯了吃苦,就什么苦都让她吃。
  不能因为她不在乎名声,就给世人往她身上泼脏水的机会。
  她在不在乎是她的想法,而保护她,是自己这个丈夫的责任!
  凌墨萧是全面隐瞒,连皇上都没说。所以这件事中,冬素也无功劳。
  连受伤之事都要瞒着,百姓们发现,以前总会出府的王妃,最近都没出府了。
  处理完军事的凌墨萧,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家。
  一进后院就脱去带了霜露的厚衣裳,洗手洁面之后,才进卧室。
  这是以前冬素告诫他的,说是外面有什么细菌,不能带给病人。
  冬素依旧在昏迷当中,已经三天三夜了。
  若非军医再三保证,王妃只是在沉睡休养,最多三、五日就会醒。
  而她的伤势又不便移动,否则凌墨萧早就急了。
  即便眼可见的,她的伤势转好,呼吸平稳,凌墨萧还是焦急不已。
  小丫头,快点醒来啊!你这样睡着,可是把我的心往油锅里焦。
  他轻声问月见:“白天可有什么症状?”
  月见虚弱地道:“沈大人送饭菜来的时候,王妃的手指动了动。”
  只是这一点动静,就让几人欢喜不已,凌墨萧也长长地吐了口气,有动静就好,说明冬素快醒了。
  “明日让沈大人多来几趟。”
  月见点头:“沈大人也是这么想的,在床前跟王妃说了许久的话。”
  说曹操,曹操到。
  沈林钟正好来送宵夜,今晚是糖浆淋的煎糍粑,配蛋花汤。
  幽州没有糍粑,这是他为冬素,特地自己蒸糯米舂的一点糍粑。
  闻到那诱人的香气,睡梦中的冬素动了动鼻翼。
  她的意识依旧很清醒,可就是睁不开眼睛。
  直到她听大哥声音低沉地问凌墨萧:“修谨,找到了吗?”
  那时,是修谨最先冲出去,还只带了东宫的护卫和奴隶。
  他最后对自己说的话是,保护好王妃。
  可是,他没有保护好妹妹,修谨还生死未卜。
  他这个大哥,当的是真失败啊!
  床上的沈冬素心骤然一紧,小盼哥果然出事了。
  凌墨萧沉默了片刻,决定实话实说,没必要瞒沈林钟。
  “没有,我们怀疑,他被鞑子俘虏。”
  沈林钟猛地抬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们都懂莫修谨的脾气性格,被鞑子俘虏,与死无异。
  沈林钟只觉鼻子发酸,眼眶发热。
  边关,这才是边关啊!
  我要怎么跟三姨母说?出家门的时候,他雄心万仗。
  此时才知,边关与那猛兽一样,都是会吃人的!
  与他一起从光州来的亲卫队,死了大半,现在修谨也没了,妹妹昏迷不醒……
  就在这时,屋里沉默的三人,突然听到床上传来一声嘶哑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