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开始面试
作者:朝着阳光追梦    更新:2024-03-14 11:50
  rl指的是recommendationletter推荐信,一般要求推荐信的数量为3篇,且其中一篇必须来自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
  这个不必过多解释,因为懂得都懂,那肯定是写信的人在学术上越具有权威性,他所做的推荐也就越有可信度。
  rp指的是researchproposal研究建议书,虽然不会在最开始就放这个大招,但是在面试时这是pi一定会问到的问题。
  早做准备意味着能够应对接下来遇见的各种问题,不至于茫然失措,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但其实这些对陆时羡而言都好说,因为脑海中有货,手上也有实打实的成果。
  不至于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一连几天,除了例行的锻炼时间,陆时羡都没有出门。
  他闭关开始准备投递出去的资料。
  到了博士后这个阶段,就已经跟学校联系关系不算大了。
  他需要联系并申请的对象由高校转变成pi。
  所以只需要专心攻略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即可。
  抱着广撒网多捞鱼的想法。
  全世界有那么多高校,陆时羡确实对国外也不是特别熟悉。
  其实有些labs,他根本不认识,也没有听说过。
  但这并不妨碍他准确判断出谁有潜力,谁有实力。
  遗传育种领域内的专业网站会有介绍。
  各大著名期刊里也会预留出版面打广告。
  还有editorialboards,影响因子稍微高一点的杂志编委基本上都是在相关领域的大牛。
  投递lab,其实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这几天,他连续投递出去二十几篇邮件,基本都是瞄准在遗传育种领域极富盛名的实验室。
  其中的收件人的名字不乏有诺奖得主或是国际超级大牛。
  当然,找上门的offer也不少,他的邮箱每天不清理就会出现一二十份新邮件。
  他发的每篇通讯论文都有他的联系方式,因此这些邮件涵盖国内外,也不乏有大lab,pi也是领域内名气不小的大牛。
  但遗憾的是,他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根本和陆时羡不对路。
  婉拒了一些明显很有诚意的labs,至于其他滥竽充数的他转手就扔进了回收站。
  或许是陆时羡的学术履历太过惊人。
  他发出去一共22份网上申请,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收到了21份答复。
  这是相当高的回复率,这说明labs老板们对他的感兴趣程度也很高。
  陆时羡稍微做了一下筛选,首当其冲的是里面有8份直接发来了面试邀请,还有7份提出了进一步深入详聊的意向。
  至于剩下的6份婉拒了他的申请,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
  要么是sorry!nomoney!
  要么是nopositions!
  这个还能说啥呢,陆时羡首先在发来面试邀请的labs里面进行选择,适不适合先不说,起码诚意是到位了。biQuka.Com
  很快一位顶着yaleuniversity头衔的morty教授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请问方便在skype上面talk一下吗?”莫蒂教授发起了邀请,表现的较为主动。
  一般这个流程不会这么快,正常一点的起码得叫申请人把推荐信发给他。
  但现在既然省事了,陆时羡自然不会多嘴生事。
  于是,谈话很快便将开始。
  实际上他也早就为此做了一些积极的准备。
  skype作为去年取代msn的全球化即时通讯软件,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特别是在跨国通讯方面。
  打开客户端,调试好网络、麦克风以及摄像头,陆时羡开始搜寻邮箱里留下的id。
  很快,来自莫蒂教授的好友通过信息传了过来,并开始闪烁了起来。
  果然是典型的米国式实用主义头像,直接就是他的大头像。
  摇摇头,陆时羡打开对话框,里面已经传来了一些信息。
  morty:嘿!陆,方便我们面谈一下吗?
  对此,陆时羡毫不意外。
  毕竟,要聊天的话,邮箱也不是不能用。
  既然打开了skype,必然是要面谈的,只是他没想到他这么猴急。
  只是现在他不会像以前一样认为有骗子出没了。
  毕竟能让他投出去申请的,起码是经过了他初步审核羽与认可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位莫蒂教授之所以被他选中,是因为他是耶鲁大学遗传育种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
  陆时羡也没有犹豫,直接点击了通话按钮。
  燕大的网络设施还是过硬的,几秒的延迟之后,陆时羡第一次面对面见到了莫蒂教授。
  一个头发蓬松、肤色白皙但体型略显浮肿的男子出现在屏幕之中。
  “嘿,陆,很高兴认识你!”莫蒂教授一出现就非常热情的向他打招呼。
  陆时羡虽然有些受宠若惊,但也不失风度地向他打着招呼:“我也一样,这是我的荣幸!”
  “陆,实话说你的履历实在是太耀眼了。我实验室之前面试通过的博士后,也没有你这个档次和丰富程度的学术经历。”
  陆时羡并没有太过谦虚,欣然接受道:“谢谢您的夸奖。”
  “但是你的相关材料我也看了,似乎并没有多少真正涉及在遗传育种方面了,反倒是在植物病理以及细胞生物学方面极具天赋,你确定你没有投错申请?”莫蒂又问道。
  这个问题一出,差点把陆时羡说愣住了。
  没错,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
  虽然这些年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搞了一些成果,但他在真正渴望进步的领域还是一事无成。
  这的确是对他相当不利的因素,但面试相较于笔试的好处就是可以及时做出临场应对,最大程度上挽回失利的局势。
  三秒钟之后,陆时羡脸色不变,面带微笑,毫不紧张地为自己解释。
  “莫蒂教授您说的没错!”
  “但我想这不正是我对比起其他竞争者的优势所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