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找到方向的毕业设计
作者:朝着阳光追梦    更新:2024-03-14 11:47
  从马玉恒那里出去,陆时羡就陷入了思考之中。
  经历过燕大近三年的学习,陆时羡对于生物学擅长的领域,早就不仅仅局限于简简单单的植物了。
  宏观能做,微观也能做。
  但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他没研究思路。
  没有思路也就没有研究方向。
  他所涉及到的领域有些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多了。
  有时候没有选择反而没有那么多烦恼。
  陆时羡不免有些头疼。
  还好这次,给他的压力并不大。
  只是一篇学位论文而已。
  要写的话,他随时都能拿出来好几篇。
  甚至是他之前用于毕业的论文。
  但是这毫无用处。
  因为他现在学的是生物科学,不是农学。
  文不对题,直接凉凉!
  不对!
  陆时羡忽然想起来,其实两者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太大的相隔。
  他也不必担心自己会重复以前没什么意义的成果,最后做了无用功。
  因为他现在可以用微观生物学的办法去研究农作物了。
  他现在掌握的研究方法已经给予他能够在这个领域进行创新的底气了。
  随着想法越来越清晰,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楚。
  农学和生物学联系最密集的就是植物学。
  而在植物学研究上,有两个字逃不掉。
  那便是激素。
  植物激素是指的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有机化合物。
  尽管量不多,但它们却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促进或者抑制自身的生理过程,从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到植物的发芽、生根、开花、结实。
  甚至是植物的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
  目前已经研究证实的植物激素主要有六个种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
  那么对于作物而言,论谁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
  答案是显而易见。
  植物生长素!
  那么既然说到生长素,就又不得不提到一个教科书上已经听腻的名字。
  达尔文!
  很多人都只知道达尔文是进化论之父,写有巨著《物种起源》,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击穿了唯心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存在的基石。
  虽然生长素是由温特命名的,但其实最开始发现它的人是达尔文。
  1836年,达尔文在“小猎犬号”上环球旅行时,惊奇的发现一盆草芦的幼苗总是朝着太阳光照射的一边弯曲。
  植物向光性往往是日常习以为常的现象,一般人往往对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达尔文此后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实验。
  如果用锡箔或其他不透光的纸包住幼苗的顶芽,那么植物幼苗就不再向光照的方向弯曲。
  达尔文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向光性”,并记载到1880年的论文《植物运动的本领》中,对生长素的发现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于是陆时羡不禁想到,伟人似乎身上总有一种特质,善于发现规律。
  这个特质能够帮助他们发现其他人所未曾看见过的视角,最后做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来。
  日常瞻仰一波伟人后,陆时羡开始思考自己的方向在哪。
  有了思路,陆时羡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不同生长素浓度下极性运输对几种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
  过去很多的研究成果都很宏观的集中在所有植物上。
  似乎很少有人会专门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对作物的影响。
  研究层面从宏观到微观,研究方法也从整体到个别。
  最后,这个方向还比较新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这就是他要的研究!
  一般而言,生长素主要集中在植物叶原基、幼叶以及发育的种子等部位进行合成。
  在这些器官中合成的生长素需要通过极性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即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
  这里的上下和地理方位的上下并不总是相同。
  植物的生长素总只是从茎尖生成,向下运输到根基,最后运输到根尖。
  这种运输甚至可以逆浓度进行,但需要载体和能量。
  一路想着毕设的东西,回到寝室时,竟然是空无一人。
  看来到了大三,大家都忙碌起来了。
  陆时羡也不意外,干脆直接在寝室里做起了实验设计。
  生长素极性运输广泛参与植物的各个生长发育环节,包括叶片发育、花的分化、维管的分化、胚胎发育、光形态建成以及侧根的发育等等。
  那么他所设计的实验观测对象就主要在作物的叶片、花、维管、胚胎、侧根和光形态建成等等。
  实验设计完成,陆时羡开始准备后续的实验样本以及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采集等工作。
  这其实是属于他曾经不太熟悉的微观实验。
  但经历了上一次艰苦卓绝的gpcr,这个工作对他而言已经变得游刃有余。
  其实对于科研而言,获取实验数据是最耗时间的几个环节之一。
  上次由于马玉恒已经给他提供了一些数据,从而大大缩短了他得出成果的时间。
  但这次,他从零开始。
  漫长的几个月在实验中悄然过去。
  ......
  时间来到2011年9月。
  陆时羡也终于跨过大三下学期的大门。
  经过上学期以及这学年暑假的努力,陆时羡终于将学位论文准备完毕。
  他当即和曾凡筑取得了联系。
  结果,曾大佬对他现在才递交答辩申请还有些好奇。
  按照他现在的水平,一篇学位论文水平的文章应该用不了多久。
  可陆时羡一潜水就是大几个月,这也让他的期待感更强了。
  “很好,你需要现在提供答辩论文稿以及提前毕业的书面申请。”
  “期间,元培学院学士学位委员会将会对你进行资格审查,审核内容包括学分要求、专业成绩、日常表现、导师评价、所获荣誉......”
  “如果以上有一项不符合条件的,将对你的申请进行驳回。”曾凡筑非常详细地向陆时羡介绍着。
  这是元培学院独有的提前毕业流程,经过后面不断完善之后才形成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