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花姑娘抱恙
作者:左上居    更新:2024-03-14 08:50
  最快更新仙机问道最新章节!
  楔子
  大唐,西蜀。
  夜空中清月高悬,群星隐现,人间灯火昏黄,本是一个平常的夜晚。
  突然,夜空中一个光点,从那浩瀚的苍穹中闪现,初看时就像一颗星子,眨了一下眼睛。
  就在转瞬之间,那光点忽然迸射出耀眼的光芒,急速变大,原本的星光也渐渐变色,周遭现出彩光,随即变成了熊熊烈火,
  伴随着火光越来越大,那彩芒蓦地炸开,化作了无数团细小的流光,散落于西蜀大地。
  南岷山正在修行的一个道人,猛地睁开了眼睛。
  这道人白须飘然,静如古井,眉头一皱,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流光散落之处,道人站在一个山崖上游目四顾,已经看不到一丝痕迹。
  就在这时,天空又是一亮,只见一道极其白亮的光芒,闪电一样劈开了夜幕,坠落下来。
  道人身形再次消失,随即出现在了光芒坠落之处,只见眼前一个深坑,烟雾渐渐散去,一块手掌大的圆石,无声无息的显现出来。
  道人凝视片刻,手一招,地上的圆石蓦然消失,道人的身形再次回到了南岷山上。
  道人伸手一指,圆石悬在了半空中,随着手中一道道法诀打出,那圆石被一团光晕包裹,慢慢显出了一个圆环的形状。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
  这一日道人正在静坐,忽然间身上彩光大放,一个圆环脱身而出,在道人身前一顿,倏忽不见。
  道人追随而去,只见那彩光寻寻觅觅,来到了果州城,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一头扎下,就此消失不见。
  道人循迹彩石的气机,落到了一户人家院中,双目中神光闪现,已经看到了房内。
  几个妇人,正在抱着一个婴儿看着笑着,那婴孩身上,彩光慢慢隐去……
  ……
  ……
  ……
  第001章花姑娘抱恙
  身处乱世之中,若是能在战火之外,侥幸偏居一隅平安度日,那就是天大的造化了——这是果州城百姓们的心里话。
  今年的雨水偏早了些,接连几天的淅淅沥沥,阻人出行。于是便在今日这难得的晴天里,大家有事没事的都出门去溜溜,商贩们早就占好了地儿,惦着把这几日的清淡赚一些回来。
  一眼看去,大街上人头攒动,稍微背静点儿的地方,半天见一个人,也是往热闹处匆匆而去。
  就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外,城东快到尽头处,有一座不大的府第,门庭并不高大富贵,看起来却也稳重殷实。门楣上的匾额一派肃正之气,上书“孝廉门第”,落款“李端”。这是当初乡绅们定制,刺史大人手书,赠予这家主人谢孝廉的。
  今天的谢家门口,却是聚集了一些人——每逢初一十五,谢家门前经常有人这样等着,今天是十八,是因为几天的阴雨,顺延到了今日。
  人群中还有几盆花,有的看上去还算精神,有的却是有些发蔫,所有的花枝都上系着一个布条,写着各自主人的名字。
  吱呀一声,大门开处,众人都很熟悉的谢家大丫鬟笑呵呵的站了出来,后面几个男丁各抱着一盆花放在了门口。
  众人七嘴八舌的招呼着,口气随意中却不失亲切:
  “石头姑娘!”
  “石大姑娘!”
  “石姑娘!”
  谢夫人的贴身丫鬟叫石头,谢家自管家以下的所有下人,小事情都可以直接问她。但凡富贵人家的下人中,总有这样一个角色,是谓大丫鬟。
  石头的老爹石有力,这名字一看就知道祖辈都是庄稼汉。当年的石有力一心想要儿子,倔脾气打定了主意,第一胎无论男女,就叫石头,闺女也当儿子养,于是石家大姑娘就这样石头石头的被叫了起来。
  到了石头九岁的时候,一场不大的瘟疫,夺走了她父母和三个弟妹的性命,或许石头这名字够硬,只有她挺了下来,结果落到了谢家。
  只见石头姑娘站定身形,也不管台阶下站的人是什么身份,福了一福:
  “乡亲们久等了!”
  说完身子向旁边一闪,指着身后的花:
  “这是已经养好的花,请大家取回,其余的等下月初再来拿。”
  人群中走出几人,带着笑容客气着,感谢着,看看花枝上的布条,领回去自己的花,众人忍不住发出赞叹声:
  “啧啧,就是漂亮啊!”
  “是啊,也不知人家怎么养的!”
  “看看这颜色,枝叶,多带劲儿啊!”
  “就是,简直不像我拿来时候那盆花了,这多亏了大小姐!”
  取花的人满意的看着自己的花,听着大家的称赞,越发觉得好看,小心翼翼的捧着去了。
  眼看石头身边的花被取完,下面就有人问道:
  “请问石姑娘,大小姐还能……帮着看看花吗?”
  这人一问,众人马上不说话了,眼睛齐刷刷的看着石大丫鬟。
  果然就见石头说道:
  “对不住各位,大家也都知道,小姐最近身体欠佳,所以这次不能多收,哪位的花真有不妥的,可以帮忙照料。至于其他不着急的,今天就不收了。”
  大家一听,虽然也有人稍有失望之色,但还是毫无意见的点头,纷纷说道:
  “对,别让大小姐费心操劳,好好休养才是!”
  “对对,我们都拿回去吧,等大小姐身子好了我们再来。”
  “石姑娘,若有什么事情需要用人,喊一声我们就来了!”
  “就是就是,我们都来!”
  这些话让石头心里暖暖的,谢过了众人好意,最终选了三盆花,看起来都有些半死不活,带进了府中。
  谢家大门关闭,众人也就散了,边走边聊,嘴里又叹惋起了这位谢家大小姐。
  ……
  时人若有花抱恙,试问城东谢孝廉。
  这两句半诗半联的话,是果州城里,在爱花人口中相传的一句话,意思倒也不难懂,说大家要是养花有疑难病症,可以去问城东的谢孝廉。
  但若真有人听着这话,就拿养花的事儿去问谢孝廉,那却是问差了人。
  原因有二,首先谢孝廉前些天刚启程,入京赴任了;其次这个才是重点——谢孝廉根本不懂花。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两句话流传呢,说起来倒也情有可原,只因为真正懂花那人,大家不好称呼。
  所谓谢孝廉,名寰,随父辈从山东兖州移居到此,为人淳朴忠厚,孝义正直,被乡里举为孝廉。后来得果州望族胥家赏识,把女儿下嫁,帮他独立门庭,还陪嫁了一间布庄。
  婚后二人夫唱妇随,家风严谨周正,谢寰在岳丈帮助下办了个私塾,由于他名誉上佳,学生很多,加上妻子打理的布庄,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谢寰为人本就肃正,加上感念妻家,所以多年来只有发妻,并无妾室。
  去年五月,先皇病逝,太子即位,那便是当今天子,大唐第九代帝王,也就是玄宗李隆基的重孙——李适,此时距唐高祖李渊开国,已经一百六十年有余。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此番虽没有改朝,但确实换了代,官员更迭是不可避免。新皇素有孝贤之名,刺史大人李端看准机会,去年底向朝廷上书,以孝廉之名举荐谢寰。不得不说刺史大人时机掌握的极好,转过年来诏书下达,朝廷恩典,召为秘书省校书从事。
  百姓们搞不懂这官儿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他到底做什么,但是毕竟进京,又是在秘书省,听起来就有些高居庙堂的意思。虽然那个“从事”清晰表明了只是个副手,但你本来就是个小城的孝廉,入京可算是一步登天,又没有为官经验,在那些成了精的老大人身前,难不成上来就让你独掌一摊儿?
  那恐怕你这官儿当不长了。
  人要自知,更要知足不是?
  所以这个“从事”并不妨碍果州城的百姓与有荣焉,也都很有默契的忽略了那两个字。不求他官居一品,只希望他小心为官,哪怕不给果州城带来什么实惠,起码大家说起来,面上有光也好。
  谢夫人胥氏,膝下只有二女,长女谢自然,十四岁,妹妹谢自柔,小两岁。
  真正爱花养花、能给花治病的人,其实是这谢家大小姐,谢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