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平叛接近尾声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更新:2024-03-05 14:28
  最快更新吴心童瑶瑶最新章节!
  大羌国,王宫大殿。
  早朝。
  女王拓跋红端坐在龙椅之上,与群臣议事。
  大羌朝廷虽然在吴心的建议下组建了一个内阁,给女王陛下减轻了不少担子,但是,这每日的早朝却依然如旧。
  毕竟这不是大益国,也不是吴心在监国,改革得还不够彻底。
  吴心作为大益太子,也不能过分的干涉人家羌国的内政不是?
  “吏部尚书!”
  拓跋红忽然问道,“替补官员的名单确定下来没有?”
  这件事,还吴心初来时给她提议的,说是为了稳定大局,他要杀一批官员震慑一下,让她提前选拔一批新官员来。
  “回陛下!”
  吏部尚书出列拱手道,“人员己选出,名单也送于内阁敲定了……”
  “很好!”
  拓跋红赞道,“等南塘军替我们收复失地之后,让这批官员立刻前去上任……”
  “遵旨!”
  吏部尚书答应一声,退了下去。
  拓跋红正想再嘉奖两句呢,突然,大殿外一位风尘仆仆的大益将领被带了进来。
  “见过女王陛下!”
  军士手里捧着一个木盒,躬身行礼道,“末将奉命……将西川王拓跋焱的头颅送来京都……”
  “嘶……”
  将领的话音未落,大殿之上就响起一阵唏嘘之声,这可是当朝王爷啊!就这么给杀了?
  兔死狐悲。
  一部分官员心里有些不满,觉得吴心过分了,拿住拓跋焱押送京都,由朝廷处置即可,再怎么说,他毕竟是个王爷,也罪不至死啊!
  然而,出于对吴心的畏惧,大都敢怒而不敢言,非常时期,谁也不想惹麻烦,纷纷将目光看向上面坐着的拓跋红,想看看女王陛下的反应。
  听说是拓跋焱的人头,拓跋红心里也是一动,还有点于心不忍。
  她也没想到少爷真的杀了西川小王爷,这,是不是有点过了?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正犹豫间,只见将军又从怀里掏出一道文书来:“启禀大王!这是拓跋焱舅舅的口供,里面讲述了他与小王爷如何计划按兵不动,要坐收渔翁之利的经过,请陛下过目……”
  “呈上来!”
  拓跋红顿时一喜,立刻吩咐旁边的太监道,“念!”
  小太监接过折子,高声宣读起来。
  这道认罪书正是拓跋焱的舅舅于仁智所写,上面详细的交代了他与小王爷密谋的事情,一五一十,毫无隐瞒。
  原来。
  之前,当吴心听说拓跋焱按兵不动时,就猜到这小子一定有什么猫腻,于是,特意嘱咐常明远,破城后,好好调查清楚,即便是没事,也要按个罪名出来,交给大羌朝廷。
  所以,常将军入城后,先砍了拓跋焱的脑袋,随后,立即抓捕主要官员,连夜审讯,摸清了其中缘由。
  好在,于仁智也很配合,将事情的真相全盘托出。
  于是,人头和折子就这样一并送了过来。
  “天呐!”
  文武群臣听了于仁智的供词,又是一阵骚动、惊呼,谁都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小王爷,竟然还打着这般的小算盘,真是不可思议啊!
  刚刚还为拓跋焱抱不平的几个官员,这会儿,心里也释然了,无不感叹帝王之家的无情。
  “都听到了吧?”
  拓跋红这下抓住了理,厉声说道,“这就是本王的堂兄,朝廷有难,他不但不勤王救驾,反而憋着想取而代之,实在可恶!死有足惜……”
  拓跋红越说越气,声音也越高:“还有那岭南王,本王的亲叔叔啊!他们……都处心积虑要害我父王,夺取大羌的江山社稷……这这这……”
  想起家丑,国恨,小姑娘一时气得不知道如何开骂了,俏脸铁青,美目含泪。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啊!切莫气坏了身体……”
  几个有眼力劲的大臣急忙出列相劝,拓跋红方才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来人!”
  拓跋红大喊道,“将人头验明正身,挂与城门口示众三日,并将其罪行昭告天下……”
  “遵旨!”
  有人接过木盒,匆匆下殿而去。
  拓跋红稳了稳情绪,又看向送信的将令道,“这位将军,一路辛苦了,你且下去休息……”
  “陛下!”
  将令再次拱手道,“末将此来,还要请示我们太子殿下,给我们一个下一步的指令,不知他现在何处?”
  “这个……”
  拓跋红歉然一笑道,“太子殿下尚在宫中歇息,你且稍等片刻,本王马上派人去请……”
  “来人!快去请吴心太子上殿……”
  “遵旨!”
  有人领命,撒脚如飞,出了大殿,首奔吴心的住处而去。
  拓跋红则在心里暗笑:“少爷这个大懒虫!一准还未起床呢,呵呵!”
  去请吴心的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又有一个大益将领被带了进来。
  拓跋红一看来人装扮,眼睛就是一亮,来的是南塘军士。
  “参见陛下!”
  来人单膝跪地拱手行礼道,“岭南王被我军一路追杀,损兵折将,最后,带着两万残兵败将逃去了南越,崔将军命末将前来请示,是否,去越国拿人?”
  原来,南塘军一路追杀,打得岭南王回了岭南也没立住脚,无路可走,最后逃走,投奔了南越的闽王。
  因为涉及到越国,崔震山也不好做主了,特派人来请示吴心。
  “啊……”
  群臣再次一阵骚动起来,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岭南王二十多万大军,这么快就完了?”
  “是啊!兵败如山倒……不过,这也太快了吧!”
  群臣议论纷纷,皆感不可思议!
  拓跋红心中大喜:“看来,少爷的南塘军果然没让她失望,这么快就打败了岭南王,太好了!”
  “那个……”
  拓跋红微笑道,“将军辛苦了!你也稍等片刻,本王己经派人去请太子殿下了……”
  “是!”
  来将敬了个军礼,起身站在一旁。
  这一会儿,满朝文武的脸上都精彩起来,摇头晃脑的,感慨万千。
  “要说,还是人家吴心太子啊!大羌内乱,危在旦夕,人家一来,弹指间就给平定了……”
  “杀的杀,逃的逃,挥手之间,乾坤己定!了不起呀……”
  再看坐在龙椅上的女王陛下,此时,眉眼带笑,面如桃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
  她就知道:“天大的事,在少爷手里那都不叫事,举手摆平,好不快哉!”
  “自己嫁给这样的男人,何其幸也……”
  拓跋红正犯花痴呢,只听大殿门口有人高声喊道:
  “吴心殿下到!”
  随着声音,一个翩翩少年手摇折扇,一摇三晃的走进了王宫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