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又一封信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更新:2024-03-05 14:24
  最快更新吴心童瑶瑶最新章节!
  半城烟沙,兵临城下。
  此时的漳州城外,兵将列阵,战马嘶鸣,兵戈林立,旌旗遮天蔽日。
  大将洪九横刀立马,正准备下令再次攻城,身后的十万大军,各举刀枪,等待冲锋。
  城头上,六皇子赵小六鼻尖上的汗都下来了,望着城下黑压压如蚁的敌军,心头不免有几分紧张。
  “大哥!你到底来了没有啊!”赵小六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的祷告,“快来吧!大哥…”
  这会儿,赵小六的希望仍寄托在大哥吴心身上。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又一次攻城大战,一触即发。
  恰这时,一个士兵腾腾腾跑上城头,跪在六皇子的面前。
  “报!殿下,有两个南塘来的少年求见!”
  “南塘…”赵小六的眼睛瞬间像灯泡一样亮,“快请!快请!”
  来人正是鲁星和马壮。
  “殿下!”
  鲁星拱手行礼,然后把信递了过去道,“我们少爷让殿下将此信送到对面洪将军手里……”
  “信!”
  鲁星下面的话赵小六根本没听清,此时,他的脑子里闪现的都是与信有关的信息。
  “一封信,乌鸡山的土匪投降了…再一封信,苍鹰岭的马匪投降了…这封信…”
  赵小六不敢想了,城下的十万大军会不会看了信也投降……
  “殿下!赶紧把信送过去啊!”一旁的天玄道长看着发愣的六皇子提醒道,“敌军要攻城了…”
  “快!”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来人!把此信绑在箭杆上,射给洪九。”赵小六马上吩咐道,“找个大嗓门的喊话敌军!”
  一旁的大将接过信,绑好,开弓搭箭,冲城下大喊:
  “洪将军!这里有你一封信,请过目!”
  “嗖!”
  洪九举起刀,正准备下令,忽听城头喊话,接着就是信箭射来,于是,放下大刀。
  有士兵飞马而出,捡了箭上的信,送给洪九将军。
  洪九打开信,认真的看了一遍,的确是王爷的笔迹,然后又转给身边的偏将传阅。
  “王爷己经在对方手里,大事己去…”洪九无奈道。“我等亦别无选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就听王爷的,投降!”
  “投了吧!”一个偏将道,“本来这仗就不该打…”
  六皇子赵小六手心都攥出汗了,他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看着城下,腿肚子都转筋了。
  忽然,他发现城下的将士纷纷放下了刀枪,单膝跪地,眼望着城头,而,跪在最前面的就是那个大将军洪九。
  “卧槽!”
  赵小六差点从城墙上跳下去,“神了!大哥的信真他娘的神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像泄了气的气球,嘴里不停的嘀咕着:
  “敌军降了!”
  敌军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赶来增援的大将军窦天明的耳朵里。
  “什么?”
  窦天明震惊得哇哇大叫,“敌军都投降了,那,我他妈还增援个屁啊!”
  “回京!”
  大军后队变前队,打道回府。
  窦将军的这八万大军,成了大益建国以来,第一支没动一枪一刀就凯旋而归的军队。
  金殿上,窦天明手捧印信,交旨。
  “参见陛下!”
  “窦将军!为何这般快就回京了?”益皇好奇道。
  “回陛下!末将的大军还没到漳州,敌军就投降了…”
  “哦?”益皇惊奇的站了起来,“到底怎么回事?”
  “具体的…末将也不清楚,只能等六殿下的折子了……”窦天明摊摊手,颇为遗憾的说道。
  “啥情况?”
  满朝文武都懵逼了,鲁王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陛下!南塘县来了消息。”正这时,有人来报说道。
  “这时候,南塘来什么折子?”益皇还在恍惚间。
  “说是有关鲁州那边的消息。”
  “啊?!快呈上来…”益皇有点坐不住了。
  有太监忙将折子递了上去,益皇迫不及待的打开,颤抖着手,看了起来,文武百官也都伸着脖子看着皇上,等待下文。
  “尊敬的皇帝陛下!臣吴心启奏……”
  折子吴心县令送来的,汇报的内容,正是捉拿鲁王的详细经过,包括绕道南越国之事,只是隐瞒了热气球的事。
  “哈哈哈…”
  益皇看完哈哈大笑,拍案叫绝。
  “好!好!好!不亏是我大益国第一县令!哈哈哈…”
  “陛下!什么事啊?”
  有大臣忍不住问道,是啊,大家都还伸着脖子等答案呢,别自顾自己笑啊。
  “诸位!”益皇笑毕说道,“吴县令说,他带领五十名英雄,夜袭鲁王府,活捉了鲁王,又迫使其写信,命令部下投降……”
  “竟有这等事?…”
  群臣哗然。
  “谁能告诉我:这他娘的是‘天方夜谭’还是‘神话故事’啊!五十人,还是活捉…”
  好多大臣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不知道是感慨,还是不相信。
  可,要说不信吧!人家窦将军都打道回府了,能有假?谁敢开这天大的玩笑…
  “肃静!”大太监高喊。
  大殿里安静下来。
  只见站在前排,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的范丞相站了出来,问出一个大伙都想知道的答案。
  “陛下!那鲁王现在何处?”
  “你问朕那西弟啊!”益皇抑制不住的笑道,“吴心说,他己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如今,在乌鸡山煤矿上,接受劳动改造,在那挖煤呢……”
  “啥玩意?”
  这一下,朝堂之上,彻底炸了锅,还是炸得稀巴碎那种。
  “肃静!”太监再次高喊。
  益皇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叛乱结束,兵部迅速安排人手,去收编鲁州军,该栽的栽!该散的散…”
  “吏部选拔出鲁州刺史及各级官员,尽快上岗,安抚民心…”
  “遵旨!”
  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慌忙答应。
  “陛下!对吴县令之功该如何封赏?”范丞相请示道。
  益皇沉吟片刻道:“这个嘛…等朕斟酌之后再定吧。”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