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沉默的马胜 碎嘴的曹一二
作者:拳超花椒    更新:2024-03-03 00:49
  最快更新开局明初我只能当海商最新章节!
  下午,河边。
  简植手握鱼竿,看着江水悠然东去。橘猫在不远处草丛里坐着,舔舔爪子,看看简植,又舔舔爪子,再看看天。伏下身子,把脑袋垫在爪子上假寐。
  第二条鱼上钩的时候,小路上来了一个人。来人叫马胜,二十二岁,本村马有田的儿子。马胜长得身形修长,宽肩窄臀,四肢粗壮。青白的面庞,目光深沉。五年前被征去当兵打仗,在营队里当斥候。两年前被箭矢命中了男人的要害,右手又断了一指,赶上军队换防时,被当做伤残放回了故里。平时以结网打渔为生。
  “我回来了。”马胜说。
  “哦,坐。再钓一条大点儿的,咱就烤鱼吃。”简植道。
  “东西找到了,铁匠铺里确实有硼砂。东西放你家了,看你没在家,才来河边寻你。”马胜说。
  简植:“硼砂贵不贵?”
  马胜:“不知道,跟栖石镇上魏铁匠要的。听说是你要的,老魏没收钱。”
  简植:“呵呵,老魏讲究人啊!”
  马胜:“嗯,他还你人情呢。一会儿曹一二来,刚才看到他了。”马胜说。
  简植提起鱼竿,鱼钩上挂着条小鱼。简植摘下小鱼抛给草丛里的猫。又挂上饵,把鱼钩抛回到水里,笑说:“下一条肯定是大鱼。曹一二是个福人儿,他肯定在钓上来的时候到。”刚说完,简植手中鱼竿一沉,拽起来一条七两的鲫鱼。
  “得,开始烤鱼。”简植说。
  马胜不吱声,起身去捡干树枝。简植拿出来一把小刀,直接在河边把鱼去鳞洗净。抹完盐的鱼,在烤得表皮微干的时候刷上菜仔油,香味能传出老远。刚要撒茱萸粉的时候,曹一二到了。
  曹一二无父无母,和弟弟吃百家饭长大的。可能是百家饭品类多,营养摄入均衡。虽说饥一顿饱一顿的,这小子长大了还挺胖。小个子,头大肚圆、弯目白牙,天生的一副笑脸。
  曹一二大声说笑:“两位哥哥烤鱼呐。我咋赶得这么巧啊,又有好吃的了。特别是简哥哥烤的鱼,那叫一个香。吃一顿想一顿的。”
  马胜不理他,简植说:“闭嘴,不然没有鱼吃。一个大男人,说话这么密呢?”
  “听你的哥哥。”曹一二说:“石灰石和石膏都找到了,镇江城里有卖的。我闭嘴。”
  简植继续烤鱼,问曹一二:“贵不贵?那两样东西用量多。”
  曹一二不吱声。
  过了一会,马胜道:“没用的话你一串一串的说,有用的话你倒不说了?你是不是讨打?”
  曹一二指了指鱼,又指了指嘴,给马胜一个半哭半笑的脸。
  鱼烤好了,三人边吃边聊天。吃完后,简植说:“明天吧,明天晚上来我家一下,和葛叔商量一下干点啥挣钱。”然后对着橘猫喊了一声:“回家了。”
  早晨。简植照例早起,洗脸刷牙跑步,在后院沙袋上练习拳击动作。
  简植只会直拳、勾拳、刺拳。简植用打沙袋的方法,增加上肢的力量和出拳的速度。
  太阳越过山头,照在院子里。风有点凉,阳光照在后背上很舒服。胸前的冷爽和后背的温暖夹杂在一起,让人精神抖擞、心情愉快。橘猫从窗台上跳下来向院门口走去,院门口传来声音:“狸奴快来,你可真乖。”
  来的人叫冯小玉,冯寡妇的闺女。原先无名,就叫丫头。这个名字是简植给取的。
  小玉虽是村子里的闺女,可是长得白净儿。十二、三岁的年纪,真如小家碧玉似的。不笑的时候青涩懵懂,笑起来眉眼弯弯。
  自从给了冯寡妇做面包的法子之后,小玉就每隔三五天来一次,取简植换下来的衣服去涮洗。
  “小玉来啦,吃饭没?”简植边说边向屋内跑。
  为什么跑?简植藏内裤去了。这时候内裤叫亵衣。第一次小玉来取衣服的时候,简植没在家。小玉把床上的所有脏衣服,一股脑全抱走了。等衣服洗完,送回来晾在院子里时,迎风招展的大裤衩子着实让简植的脸红了一下。
  虽说洪武年间,女子十四岁就可以结婚了。可另一世的认知,还是让简植觉得让一个小姑娘洗苦茶子,很惭愧。
  “吃过了,简家哥哥。”小玉的声音清脆如银铃。
  小玉抱着衣服向外走,简植背着手装老师:“昨天的数学会了吗?”
  小玉:“会了。记账的法子也会了。”
  出了院门,小玉向简植低了一下头,算是行礼告别,然后朝山坡下走去。简植抬头,向等在山坡下的冯寡妇叉手行礼。冯寡妇好像看到了,又好像没看到,接过小玉抱着的衣服,走向河边。
  冯寡妇不回礼,应该和村子里女人们的闲话有关。闲话说,简植不喜欢小姑娘,只喜欢小姑娘她娘。要不然,冯寡妇把闺女都送到他嘴边儿了,怎么不见他啃一口。
  对于女人的八卦传闻,简植也只能无语。这都是当年偷看冯寡妇洗澡惹的祸。
  虽然这一世的简植只有十七岁,可简植另一世活的时间长啊!谁会对这种不看脸,就分不清反正面的小萝莉感兴趣?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
  简植平时教村子里的孩子识字算数。除了不感兴趣的,和需要帮家里干活放牛的,总共有十几个小子和五六个丫头来上课。
  这年代,男孩子上学是正常的。只要家里有点余钱的,谁家不盼着白屋公卿、光宗耀祖。
  女孩子能来,可能和简植在村子里说的话有关系。简植说,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哪家父母不希望孩子嫁个富裕人家?嫁成正房就得会算账,要不然,家里月进年出的过不好日子。要是嫁的不好,嫁成了妾侍,就得心明眼亮的会点儿算计。不然就得让家中大妇给欺负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闻的功劳了。既然简植不喜欢小姑娘,女孩子去学习,家里放心。
  来学习的男孩子,多大年龄的都有。女孩子就只有十二、三岁的。
  这是村里人的精明。女孩子十二、三岁来学习,就是挂名镀金的。以后嫁人时,就说孩子是跟过先生识过字儿的。找婆家也好抬抬身价,多要点儿彩礼。
  山坡下,冯家母女加快了脚步。不用说,这是有人来了。
  女人的心思最是缜密。母女俩刚拐上去河边的小路,马胜和曹一二就从另一个方向冒了头。俩人打打闹闹的,拐上了门前的小路。
  简植:“不是说晚上来吗?”
  曹一二:“蹭饭不用等晚上。”
  简植无语进院子。打水,淘米,准备熬粥。
  小米这时候叫粟。去壳煮的粘稠一些,再加上两个鸡蛋,一小碟儿腌菜,就是早餐最好的搭配。
  吃饭时,曹一二说:“曹十二回来了。”
  “啥时候回来的?”简植问。曹十二是曹一二的弟弟,可不是第十二个弟弟,曹家就他们哥俩。就像朱元璋原先叫朱重八一样,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元朝歧视汉人。民间起名字,只许用出生日期代替。
  曹一二说:“昨天晚上到的,人瘦得厉害。大吃了一顿,现在还在睡觉呢,说晚上他也要来。”
  “为什么瘦得厉害?”简植问。
  曹一二:“他帮人家运货到了刘家港,又在港口装了两个月船。人吃辛苦了,又晒得黑,不过倒是结实了。”
  简植:“唔,这倒是好事儿。磨了性子,长了见识。”
  猫上了房檐,几个学生进了院子。
  辰时,简植开始上课。简植上课是不点名的。这地方能来上学的家庭,只是不愁口粮。孩子都懂事儿,在课业上也都认真努力。今天除了语文和数学,简植还要讲团队和竞争。这种知识对现在的孩子没什么用,但简植相信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才是简植的目的。
  午时课业结束,学生们回家了。马胜和曹一二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
  简植吃了午饭回到屋里,从箱子里拿出一把卡尺。你没看错,是卡尺。尺身是简植找铁匠老魏,用青铜打造的坯件。拿回来后,简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研磨好尺寸,用铜铆钉铆到一起。尺上的刻度,是简植把寸分成三份,又把每一份分成十等份,用摔碎的瓷碗碎片划上去的。再加上游标上的刻度,卡尺最小可以测量十分之一毫米。
  这一毫米和另一世的一毫米是不是相等,简植也不知道。不过尺寸这个东西,有一个统一标准就好。简植要把尺寸和重量的单位,改成另一世的标准。因为另一世的标准,更加方便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