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君侯九公子    更新:2022-08-31 16:38
  “谁能判定,他就死了呢?”
  萧长风神色恍惚。
  望着阳光下萧瑟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知为何,他想起当日国门下的九公子,竟然与自己侄儿的身段如此相像,更甚至是毫无差别……
  深邃幽暗的眸子猛然开合,萧长风回忆起萧瑟被人救回的情景,身上白衫破碎,经脉寸断……
  眸子中的精光越发璀璨闪烁!
  “一派胡言!”
  彼时萧木气的龇牙咧嘴,“父亲,萧瑟简直大逆不道,他这就是为不去找借口……”
  “行了,瑟儿的身体本就不好,由着他吧。”
  萧长风摇摇头,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萧瑟离去的方向,转身走进书房,而萧木则是满脸憎恶,“萧瑟!你这个败坏家风的废物,我迟早有一天,将你赶出萧家!”
  吱嘎!
  伴随着书房的门户打开。
  萧长风望着书案上摆放的幽寒阔刀,脑海中不禁想起温润如玉的九公子,又想起孱弱的萧瑟,两人的身影点点重合,这让他的嘴唇都忍不住地开始颤抖,上前轻抚刀锋,“大哥,一别十几年,瑟儿他……”
  “或许真的光耀门楣了!”
  ……
  翌日。
  天蒙蒙小雨。
  北川城,皇宫云德门大开。
  云汉帝以国礼送九公子,数千黎民发自内心前来哀悼,跪满皇宫之外,一片缟素,凄声哀哀。
  感受着皇宫内外弥漫的悲恸气息,云汉帝秦元烨心中也有不甘的怒火沸腾,一场战争,让整个大梁失去了一位儒圣!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损失!
  “突厥!”
  秦元烨咬牙切齿,“尔等蛮夷害朕的大梁损失一位无双儒圣,朕必然让尔等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梁皇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元烨微微颔首。
  随即背后大监常公公向前一步踏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夏至大雨,突厥南下,侵我大梁十九州国土,儒圣九公子,引浩然正气三万里,逐突厥国门之外,救百姓于水火,守江山无恙!扬我大梁国威,定鼎天下,诸国不敢来犯!”
  “然,九公子尸骨无存,特立衣冠冢,追封镇国大国师,入皇室祖庙!”
  “惟愿诸君,尽忠为国,护我大梁!”
  秦元烨骤然起身,他面色悲恸,面对数万黎民,沉声道:“儒圣九公子,为黎民、为江山镇守国门,身死道消,朕心甚痛!”
  “突厥蛮夷踏我国土,杀我大梁子民,又害我儒圣九公子,若我大梁不报此仇,不足震慑宵小之辈!”
  铿锵一声!
  手中天子剑猛然出鞘。
  秦元烨杀气纵横,“朕决议,十万精兵北上,诛伐突厥,血染北疆之外三万里,以报九公子被杀之仇!”
  “朕,一拜上苍垂怜!”
  “二拜江山永固!”
  “三拜九公子恩泽!”
  沉重嘶哑的声音在天地之间浩荡。
  层层传令官接替。
  大梁遍地,无数人为之悲恸痛哭。
  “拜,九公子之恩泽!”
  “拜,九公子之恩泽!”
  “拜,……”
  密密麻麻的人群呼啸,一滴滴泪水轻洒在皇宫内外。
  江婉淑白衣倾素,清澈通透的美眸中点点氤氲弥漫,“本应公子如玉,绝世无双,为何……”
  泪滴缓缓滑落脸颊。
  江婉淑咬了咬红唇,她看到了萧长风,看到了萧木,唯独没有见到萧瑟,指尖深深地刺入了手掌,江婉淑眼眸中尽是失望之色。
  九公子为国而亡,为何偏偏萧瑟还活着!
  “少爷。”
  皇宫之外,漫天缟素纷飞,青儿红着眼眶恭恭敬敬地连跪三拜,再为萧瑟持伞,“要不你也……”
  “你这臭丫头,胳膊肘朝外拐了?”
  萧瑟伸手为青儿擦干俏脸上的泪珠,轻笑道:“叔父知道拿不下我,就让你来劝我?”
  “可是……”
  青儿咬了咬嘴唇,垂着睫毛轻声说道:“这位九公子确实值得我们拜一拜。”biQuka.Com
  抬眸望着漫天蒙蒙细雨,萧瑟紧了紧身上的裘袍,叹息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这词……”
  青儿的美眸闪烁。
  自从成为萧瑟的贴身侍女,她自然而然的学了些文字,虽不能完全明白刚刚这半阙词的意思,可这里面体现而出沉郁顿挫,悲壮苍凉,却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灵。
  “这词怎么了?”
  萧瑟瞥了眼漫天缟素,随即伸手在青儿的琼鼻上轻轻一弹,“走吧,我们回家。”
  “不对,不对,少爷,还有下半阙呢。”
  青儿美眸流转,紧紧抓着萧瑟的胳膊。
  “哪有,你听错了。”
  “哎呀,少爷,你快说嘛,下半阙是什么?”
  “不告诉你!”
  ……
  伴随着马车渐渐消失在淅淅沥沥地雨幕之中,萧瑟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自己有感而发的半阙词,居然被身边的一位文人听了去,随即很快轰动整个北川城。
  震惊皇宫!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秦元烨细细揣摩着这半阙词,眸光中满是惊赞之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吞万里如虎……”
  苍茫浩瀚。
  满腔忠义,又带悲凉。
  “半阙词句,如见九公子镇守国门,面对突厥百万大军,不退丝毫,英雄九曲断肠,记载在悠悠历史中,可堪人如月,镜中花,最后沉浸于风吹雨打。”
  秦元烨深深叹息,“江卿,这真是民间传唱的词?”
  江镇山道:“禀陛下,这诗词据说是在九公子七日祭时,有锦衣少年脱口而出,只是很可惜,唯有上半阙。”
  “这是为了九公子啊。”
  秦元烨眸光幽幽,“九公子乃当世儒圣,一首词可气吞天下,堪比金戈铁马,这少年所词,又为九公子所著。”
  紧了紧手中墨宝,秦元烨当即开口道:“江卿,即可昭告天下,若能寻得那锦衣少年,赏千金;另,命其弥补全词,为儒圣篆刻圣庙碑前,人人敬仰!”
  “臣遵旨!”
  啪嗒,啪嗒。
  恰逢其时,有脚步声轻轻响起,只见大监常公公上前道:“陛下,兵部尚书之女求江婉淑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