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双鬼争路
作者:独依春风    更新:2022-08-25 11:10
  敌在暗,我在明,向来都是兵家大忌。
  陆轩林的心情略微有些烦躁,此刻‘玄阳子’这三个字,仿佛阴影一般笼罩心头。
  此人到底是谁?
  又为何改头换面,潜藏于捕快之中,他究竟有何图谋?
  缓缓掀开了车帘,陆轩林向外看去。
  众捕快都是一脸疲惫地骑着马,根本看不出谁有异常。
  王义安似乎看出陆轩林心中所想,宽慰道:
  “此人城府极深,又怎么会如此轻易露出马脚,不过你也不必太过忧虑,若是他想对你不利,方才便是最好的机会。”
  苦战苑杰后,陆轩林状态极差,若是玄阳子此时出手,他必死无疑。
  但若是对方生性多疑,害怕自己留有后手,最终选择继续隐忍,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陆轩林轻轻摇头,心中暗想:
  “内有豺狼窥视,外有大道将乱,如今形势逼人,必须要尽快提升实力才行。”
  “苑杰方才曾说过,灵气复苏,神门后裔之类的事情,定要找机会了解一下。”
  转眼间,马车回到县衙。
  简单将伤员安置妥当,王义安便早早宣布解散,只留下了陆轩林一人。
  “我先去找李县尉汇报案情,一会再去弄点酒肉,今日陪我喝上几杯。”
  陆轩林也没有推辞。
  王头儿一向粗中有细,喝几杯不过是玩笑话,知道陆轩林气血亏空,弄点肉食帮他补补身体倒是真的。
  说罢,王义安便起身离开了。
  屋内只剩下陆轩林独自一人,于是他将注意力放在了胸口处的符号烙印之上。
  今日情急之下,他不但施展了红雾能力,还关押了一只六眼鬼婴,所以他很想要知道当下‘诡迷宫’中到底情况如何。
  万一那只饿死鬼脱困而出,该如何是好?
  今日他留宿县衙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这里有镇邪石碑的存在,那东西说不定可以制衡鬼物。
  可当一缕神识投入其中,陆轩林却倍感惊诧!
  只见‘诡迷宫’中,饿死鬼仍在不知疲倦地蹒跚而行。
  这‘诡迷宫’十分庞大,蜿蜒曲折,四通八达,
  而刚刚被收押的鬼婴,不知道是因为巧合,还是别的其他什么原因,恰好出现在它的面前。
  两鬼相对而行,狭路相逢,不久后就要撞在一起。
  陆轩林竟然有些期待起‘两鬼争路’的后续戏码了。
  很快,鬼婴和饿死鬼皆是停下脚步,
  而迷宫似乎也在这一刻解除了规则的束缚。
  两只鬼物的本能被瞬间释放。
  一团红色的雾气弥漫开来,饿死鬼发出凄厉的嘶鸣,
  而那鬼婴的六只鬼眼也变得色彩斑斓,直接锁定了对方。
  这是力和术的对决!
  战斗比想象中结束的要快上不少,饿死鬼虽然率先发动攻击,但是在鬼婴操控的幻境之下,立刻迷失了自己。
  最终,它竟然将自己活生生撕碎!
  而鬼婴则是摇头晃头地爬了过去,然后开始大口啃食地面上的血肉和残躯。
  “这便是鬼物之间的战斗么?”
  陆轩林置身之外,仿佛造物主般看着两者争斗,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之感。
  很快,新的变化出现了。
  只见鬼婴黑黢黢的皮肤上,渐渐地向外渗出一层红雾,
  而它的嘴唇也裂开了一道大缝,里面布满了尖牙,再加上额头上多出的四只眼睛,那模样看起来更加骇人可怖。
  “杀戮,吞噬,再结合进化成为一种全新的鬼物?”
  看着这只恐怖渗人的鬼婴,陆轩林有一种隐隐的感觉——这东西的恐怖程度,远超从前!
  很难想象,这样的鬼物一旦从迷宫中脱困而出,会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
  “必须要想办法阻止它!”
  巨大的危机感在心中升起,但陆轩林依旧保持了冷静的思考。
  目前尚有一则利好消息,就是鬼婴与之前饿死鬼的行动路线是完全相反的。
  这也就意味着距离它走出迷宫,需要在经历几次碰壁,距离出口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很快得出了结果。
  十天!
  自己还有十天的时间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正思考时,王义安哼着小曲回来了。
  “等不及了吧?”
  陆轩林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还好。”
  很快桌上就摆满了酒菜。
  “虽然老何这事情做得忒不地道,但念在同僚一场,共事多年,这第一杯敬老何,希望来世……算了,哪有来世一说。”
  说罢,王义安摇头苦笑,将杯中酒向地上一泼,又很快续上。
  陆轩林也举杯道:“王头儿,我敬你一杯,若不是你将那石板赠我,我也没了这保命手段,这份恩情,小子铭记在心。”
  王义安摆了摆手,道:“此物与你有缘,何况今日你也救我一命,我们两不相欠,莫要放在心上。”
  两人共饮一杯。
  夹了粒花生米放入口中,王义安悠悠道:
  “我已将案情卷宗呈报朝堂,只是其中内容稍作修改,未曾提起你所做之事,只说那苑杰被鬼婴反噬,然后被齐斌趁乱斩杀。”
  陆轩林立刻会意,王义安这是在保护自己,若是提早暴露了自己能够镇压鬼物一事,怕是横生不少事端,于是立刻道:“多谢王头儿。”
  王义安叹了口气,心有余悸道:“老头子我生平办案无数,却是头遭遇到这神诡之事,由此感受到何为人力不可及。”
  顿了一下,他又忽地问道:
  “你也看过《庆阳秘志》,今日苑杰曾提起灵气复苏,便是这乱世之兆,不知未来有何打算?”
  陆轩林叹息道:“身若浮萍,命如草芥,纵有千般打算,也无济于事。”
  王义安沉吟道:“百年前的那次动荡,也并未动摇庆朝根基,非但庆朝,其他六国也仍存于世,所以这诡道之事,也并非没有解决之法。”
  陆轩林眼中一亮,道:“王头儿,您的意思是,朝廷马上就会有所作为?”
  王义安点头道:“咱们身轻言微,尚可通过《庆阳秘志》知晓些许信息,所以莫要低估一国之力,他们站高望远,绝对会有相应对策。”
  陆轩林不禁点头,“甚有道理。”
  王义安举杯道:“可即便是朝廷出手相助,也绝不可能雨露均沾,必先顾及大城,这庆阳县终究不过是个弹丸之地,所以此间事了,我便请辞前往东阳城,那里人口众多,必然更加安全,你也应早有打算才是。”
  陆轩林犹豫片刻后道:“我会考虑。”
  于他而言,当务之急是解决鬼婴之患,若是成功,为了弟弟陆小山的安全,他倒也愿意迁至大城。
  王义安见他心中有数,也不再多言,想到自己风雨半生,行将请辞归家,一时间说不出是喜悦还是怅然,不知不觉又多饮了几杯。
  陆轩林虽然身虚体弱,但是折腾了这么一遭,胃口倒是很好,当即大快朵颐起来。
  突然,一只信鸽从天而降,落在院中。
  原本有些醉意的王义安看见这一幕,神色一凛,放下酒杯,快步走了过去。
  只见他从信鸽上取下一张密信。
  看完之后,他抬起头,神色有些古怪地说道:
  “巡察使明早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