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心计
作者:陌易    更新:2022-06-04 19:32
  “放肆!”王位旁,赵姬怒喝道,“王上入成都而不杀昔日欲刺杀之敌将,已是仁德至极。尔等不知谢恩,竟敢犯上!”
  “本统领猜测罢了,夫人无需动怒。”男子抬眼冷笑道,“何况谢恩是那些降将之事,与本统领无关。若是本统领带兵抗秦,哼...子婴连剑阁都要丢,根本到不了成都。子婴,你觉得呢?”
  子婴不怒反笑,静静望着站在殿旁双手被废,蓬头垢面却仍昂首挺胸的周勃。
  有些事注定不会被人遗忘,长平之战还未过去六十年,陈平当时利用张耳和代王歇之仇,加上张耳本是魏人,子婴又谎称为张耳复国,这才勉强说服张耳一行人。
  而周勃心向刘邦,又是带兵厮杀抗秦的名将,常惦记这些丝毫不奇怪。
  此外,周勃战功赫赫,曾被楚怀王芈心封为砀郡之长。即便不因刘邦,作为反秦主将之一,周勃也没有对子婴客气的理由。
  “王上,此人极其无礼,不若今日便斩了他!”赵姬愤愤道。
  “斩?”
  子婴略微犹豫,陈贺,唐厉等人还在军中,斩了忠于刘邦的人恐怕会动摇那群人向秦之心。但依周勃的性格,降秦几乎不可能。若放了他,难保他日周勃再生出什么事来。
  “丈夫死国,不失幸事!死在沛公封地,本统领无惧。子婴速速下令吧!”周勃尽力伸着脖子,似视死如归,又似挑衅。
  冬日的斜阳射到大殿之内,不偏不倚照在周勃身上,更显周勃豪气万丈,阴影中的子婴反倒像是躲在角落,诡谲算计的野心之君。
  “可惜了,可惜...”子婴摇头叹道。
  “没什么好可惜的,子婴你也不用假惺惺!秦国无德,二十年后本统领重来,还会继续抗秦!”周勃瞪眼喝道。
  “唉,寡人若说周统领的次子,他日仍为刘邦之后效命,却落得被诬入狱,饿死狱中的结果。周统领还会如此决绝吗?”子婴问道。
  “次子?哈哈哈...”周勃忍不住嘲笑,“本统领只有一子,名为胜之,哪来的次子?子婴,你若想离间,总要查明清楚再开口?”
  “周统领的此子本该在六七年后出生,名为亚夫。因统领长子胜之杀人别剥夺侯位,便由次子继承‘绛侯’之位,食邑官的地位渐高于武将。”子婴暗暗嘀咕。
  周勃略微诧异,子婴竟还会真放了他?
  “子婴,你可别反悔!”周勃确定道,“本统领真的会杀了你的。”
  “滚!”子婴喝道。
  周勃生怕子婴反悔,急转身便要走出大殿。
  “周统领且慢!在下与统领一同归去。”大殿正中丁复叫道。
  丁复很尴尬,子婴本是要收服他的,不觉见到正在宫中打扫的周勃,直接把他忽略了。
  丁复起身便要追上周勃。
  “站住!寡人只说了放周勃,可没有说过放你。”子婴叫道。
  正背对子婴的丁复,不觉一笑。子婴果然拦他了!这便是他日后在秦地做细作的开始!
  “秦王无需费心了。”丁复转身“义正言辞”道,“在下此心向沛公,宁死不会降秦。秦王若不想放,今日便斩了在下吧。”
  “你?心向刘邦?”
  子婴心中嗤笑,并未明言。要不是娄敬死前的话,看丁复这幅神情,险些便被他骗了。
  丁复本为赵人,擅长骑射,早年间被刘邦重用,。攻灭三秦之后便跟了吕释之的队伍,其后杀司马龙苴,破彭城,风头一时无两。
  汉六年被封侯,食邑之数仅次于张良,萧何,周勃,曹参。
  其中还有一重要之因——韩信被封楚王后,愿为韩信大司马的丁复,将本属韩信的齐国军队交于了刘邦。
  见机行事本就是丁复的手段。
  宁死不降?算了吧。
  “那好吧,既然丁统领决心如此。那便...推出去斩了!”子婴忽地喝道,“连沓中都守不住的废物,寡人连想招降的心都生不起来。”
  “啊?!”
  丁复一愣,这和想像之中有些出入...
  难道这也是子婴招降的计策?
  丁复见子婴满脸杀气,不敢心存侥幸。侧目看向周勃,眼神示意周勃替他开口求情。
  周勃冷笑不语,身为涓人在王宫内,也知道了吕氏对丁复的拉拢,丁复在周勃心中已是叛臣,恨不得他死,才不会为他求情。
  “丁统领忠心可鉴,周某佩服,统领死后,周某定会厚葬。”周勃笑道。
  “我...我...”
  “怎么了?丁统领想反悔了?”子婴嘲弄道。
  丁复急的汗流浃背。
  承认还是不承认...
  不承认或许能被子婴认为是忠臣,改变主意招揽,但也可能直接推出去斩了。
  承认不仅没了面子,万一子婴最不喜贪生怕死之辈,便更想杀他了...
  “我...在下不畏死。但擅于骑射,只是可惜一身武艺再无施展之时。”丁复含糊回道。
  “擅长骑射?”子婴微微思索,笑道,“正巧寡人想见识一下,若丁复统领确有本事,寡人便不杀丁统领。”
  “何事?秦王只管吩咐!”丁复急道。
  “那便...随寡人来吧。”
  子婴带着赵姬,丁复不急不缓赶至宫外西方,周勃不知刘邦身在何处便一同跟随。
  丁复忐忑一路,见三个蒙着脑袋的囚犯正被锁在木桩之上,数十手持弓箭的秦兵团团围住三人,外围尽是翘首观望的巴蜀百姓。
  秋季属金,金乃白虎主杀伐,故后世秋后处斩。
  西方亦属金,子婴特意挑选西方处决几个特殊的人。
  子婴轻挥手,四周秦将递给丁复一把弓箭。
  “丁统领试试弓箭合不合手,待到寡人一声令下,丁统领便射向几人的喉咙。若皆射中,丁统领便可活命。”子婴笑道。
  丁复轻拉弓弦,未察觉怪异之处。与木桩之人相隔随远,却皆是不动之人,比骑射容易的多。
  “哼!这有何难?秦王只管看在下的吧!”
  “丁统领务必小心,你的命可就在这弦上。”子婴笑着提醒道。
  周勃略有一丝不解,子婴一路而来,对守城将领或招降或放过,不知道哪三个人值得子婴弄这么大排场。
  “秦王未免太小瞧在下了!”
  丁复顿生豪气,从袖口处私下一块布,端详三人片刻便蒙上双眼,拉开弓弦。
  嗖——
  第一箭破空而出,正中左方第一人“喉咙”。
  丁复第二箭搭在弦上,背对三人,朝三人方向仰头射出。
  中间那人来不及哀嚎,“喉咙”便被射穿。
  “好箭法!”
  周勃不由赞叹,却未见子婴笑的格外得意。
  丁复已明确拒绝了子婴,深知若想让子婴改口留下他,必须展现过人之能。
  “周统领过奖了,但看这第三箭!”
  丁复拉满弓弦,原地飞速旋转十圈。
  赵姬连忙拉着子婴躲到一旁,围观众人纷纷后撤,生怕被丁复一个失手射到。
  “真正的擅箭之人,目标不仅是动的,自身也需在乱中求静!”丁复大声道。
  子婴抬脸示意木桩旁的秦将,那秦将瞬间领悟,抬腿踢歪木桩,连带着木桩上的人跟着倾斜。
  丁复双耳微动,嘴角露出一抹笑。
  “秦王太小瞧在下了!!”
  丁复偏移箭头,弓箭破空而出,不偏不倚正中那人喉咙。
  “这三件若有一箭射空,在下这条命随意秦王如何处置!”丁复扯下蒙眼布说道。
  “哦?那便随寡人上前查看吧。”子婴邪笑道。
  丁复昂首挺胸,跟随子婴走上前去。
  离那三人越近,丁复莫名心感不安。行至近处,子婴惊发觉,第一与第二之人非是成人!
  子婴揭开第一人头上之布,竟是一个孩童,两脚着地,雕刻成头颅的木头,第二个同是如此。
  丁复的箭只射中了木头!
  “唔啊——”
  两名六七岁孩童被下的不轻,瘫坐在地大哭。
  “这...”丁复面色难看,“秦王这是甩赖!”
  “真正的擅箭之人,可不会连目标的真假的都分不出。丁统领箭法虽精,却还是大意了。”子婴笑道。
  丁复顿觉求生无望,无力跪地,子婴根本没打算让他活。
  这木桩,这孩童...子婴从一开始就已经设计他了...
  “秦王居然拿孩童当靶子,也太残暴了吧?”
  “没有人性!”
  四周的巴蜀百姓小声议论道。
  周勃听在耳中,心中起疑,快步跑上前去。子婴眼下当以立名为重,该不会做这种事才读。
  “这...他们是...吕产,吕禄!”周勃瞪大眼睛吼道。
  “什么?!”
  吕禄是吕释之的独子,吕产是吕泽的儿子。周勃身为刘邦重臣,曾见过二位孩童。
  “子婴,你...卑鄙至极!”周勃咬牙道。
  四周议论声渐大。
  “秦王还说秦人已变,根本都是唬人的。”
  “太残暴了!”
  子婴淡然一笑,抓住箭身,高举被射中“喉咙”的木头,“非是寡人残暴,而是寡人对丁统领箭法极其信赖。诸位请看,这二箭不偏不倚射中,分毫不差。况且是在丁统领蒙眼之下射中,这非是寡人本意,若丁统领不蒙眼,亦定不会损伤二位孩童。”
  人群也知道蒙眼是丁复自作主张,非议之声渐渐消失,却仍有不满之声。
  “秦王全用木头不好吗?何故如此?吓坏他们怎么办?!”
  子婴轻轻摇头,“寡人只有他的道理,此举是为了让他们记住家仇...国恨,让他们记住牢牢记住,杀害他们父,叔之人是谁!”
  众人不解,丁复和周勃却同时望向第三个人。
  丁复跪爬在地,伸手猛地扯过那人头上的布。
  双目圆瞪,口吐鲜血,喉咙被贯穿的第三个人正是吕释之!
  “小侯爷!”
  丁复头脑一片空白,抱住吕释之的尸体连张着大嘴流泪。
  子婴缓缓蹲在两位孩童面前,帮他们解开绳索,指着丁复笑道,“二外转头看看,这个人便是亲手杀了巴蜀国建成侯的人,他叫丁复。还用这他最擅长的箭法射杀的。”
  吕产,吕禄二人忽地停住哭嚎,呆呆看向吕释之的尸体,半晌怨毒般的瞪着丁复。
  “这...这...不是两位公子...想的那样。”丁复急着解释,却连一句完整话都说不清。
  “丁复统领无需解释,他们不傻,弓箭不还在统领手中吗?”子婴邪笑道。
  “我等记住了!”二位孩童点头一脸决绝。
  “子婴,老子跟你拼了!”
  丁复丢下吕释之的尸体,紧握弓弦朝着子婴奔来。
  “丁复!”子婴忽地转身暴喝,“你背叛了刘邦,今日又杀了吕雉之兄,这世上除了寡人没有人会再收留你!你可要想好了。”
  丁复脑中一震,连忙止住脚步。
  子婴是故意把他逼到绝境,再收服他。这的确是吕释之给他出的主意,但吕释之却死在他的手上,当着巴蜀众人的面,当着吕泽吕释之儿子的面...
  日后,他即便对南郡吕泽说是潜藏在秦军中的细作,吕泽那群人也绝对不会相信了!
  “子婴...你好毒。”丁复紧攥弓弦,虎口已被弓弦划破。
  “彼此,彼此。”子婴笑道。
  丁复自知后路被斩断,彻底死心,扔掉弓弦,直直跪在子婴面前。
  “臣...臣...赵人丁复参见王上!”
  “哈哈哈,爱卿请起。”子婴扶起丁复大笑道,“大秦不伐擅骑之辈,但擅射之辈却少之又少,正需要丁统领来奔。”
  丁复起身,子婴趁机小声道,“始皇从不滥杀大臣,寡人亦是如此,你若尽心为国效力,寡人不愧亏欠你和你的子孙。但你若是还在连想什么,就别怪寡人了。”
  “臣...诺!”丁复惊魂未定回道。
  “哈哈哈。”子婴轻拍丁复肩膀笑道,“待到李信统领归来,一切全凭李统领安排。”
  周勃呆呆望着略微荒唐的一幕,贪生怕死,善变的丁复能投靠子婴,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中间子婴做的这些事,他未能猜透玄机。
  “背后似是隐藏着什么,我猜不透,子婴似乎早就看出了才如此...”周勃暗暗惊叹。
  这二日,调回来的巴蜀兵将金牛道口之事,告知了巴蜀百姓,已洗脱子婴滥杀之名,对蒙骗他们的吕释之不由心生厌恶。
  眼见吕释之此刻身死,也对子婴生不起什么气。
  “好生照料好两位小公子,等着南郡来要人吧。”子婴随手指点两个秦兵,叮嘱道,“切记,不可让两位公子有半点损伤。”
  “诺!”
  两个秦兵齐齐应答,带着二人离开。
  吕释之的尸体被其余秦兵抬走,按照子婴先前的交代,择日还要厚葬。
  四下围观之人见事情已了,纷纷四散。
  周勃默默跟着消失,丁复脸上却仍皱着眉。
  “臣...有一事不解。”丁复小心开口道,“王上若想将罪责...全推到臣的身上,只需让两位公子远远观之便可。以孩童为靶子,虽说秦王可暂时说服,却还是会引起巴蜀之人的厌恶,岂不多此一举?”
  “哈哈哈。”子婴望着吕释之远去的尸体,不觉一笑,“爱卿竟然还不如寡人更懂得吕释之,这个人自诩聪明,谋略也确是过人,想必往日里对大秦的诋毁极深,非是寡人与巴蜀之人相安无事,便能洗脱的。”
  “可这更会让巴蜀百姓非议才对。”丁复说道。
  “唉...是丁统领不懂人心啊。”子婴叹道,“罪大恶极的恶人若转眼便做好事,会让人以为别有所图。故寡人行事需恶中带些善,如此才会让旁人以为‘秦王亦不是很坏,只是行事古怪些罢了’,只要此念头在心,寡人方可摆脱吕释之设下的人心局。”
  “世上竟突然还有此理?”丁复仍旧想不通。
  “人心便是如此。德高望重之人只需做一件恶事,便名声尽毁。恶人稍作一件小善事,便可让世人觉得心安,只会感觉昔日恶事皆是情有可原。”子婴忽地感慨,“爱卿可知,若恶人行恶事之时被伤,还会有世人打抱不平,责怪伤人的义士呢。”
  “那臣投降了大秦,是否也有人为臣开脱?”
  “哈哈哈,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