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大家都知道
作者:十十    更新:2022-06-04 19:30
  韩遂昨夜一走了之了,抛下很多烂摊子。
  民政上的事情,暂且不提。他与马腾这么多人马,就需要张绣管理起来。
  而且张绣也不需要这么都人马,他麾下可以拥有多少大军,这是通过计算之后,这才拉扯出来的。
  否则以他麾下数百万人口的规模,穷兵黩武的话,养五十万大军,又有如何?
  他不是马腾、韩遂,他需要考虑民生问题。民间缺少了太多壮年男子,是不行的。
  这些降兵,需得遣散很多。降将或给田地、金银养起来,或转职地方,作为武官,事情错综复杂。
  上午,金城。
  由张绣的谋臣们所组成的临时草台班子已经成立,他们发布安民榜,稳住民众。
  有官吏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宣布。
  韩遂、马腾已经灭亡,金城重新归属于朝廷。
  民众的心情暂且不提。张绣的心情是极好的。
  原先韩遂的府邸,书房内。张绣端坐在案几后方,抬头看向跪坐在自己面前的阎行,笑着说道:“彦明。虞要给我献计,韩遂、马腾估计要完了。但是我还是会率领少量兵马,北上武威郡。”
  “你知道为什么吗?”
  说到最后,张绣笑看着阎行。
  张绣的提问,当然不会无的放矢。阎行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才拱手作答道:“明公是为了巡视边关?”
  张绣闻言笑着说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说的没错,是巡视边关。不过我还有其他目的。”很快,张绣表情认真了起来,说道:“一则我是武威人,父母宗族的坟墓都在武威郡,自从我跟随叔父出来之后,便再也没有为先人扫墓过。这次来到凉州,恐怕下一次很难再来了,需得回去为先人扫墓,祭奠一番。”
  “二则。我打算设置西域都护,既保护北方的三郡。武威、西郡、张掖,也是连通西域,保护西域诸小国。你明白的。”
  张绣又看向阎行,表情充满了笑意。
  大汉皇帝以孝治天下,他回到乡里,应该祭祖。
  阎行智勇兼备,让他成为西域都护,守备北方边关。张绣也是放心。
  “诺。”
  阎行十分沉稳的抱拳应声道。
  西域都护是朝廷有数的地方大员,是高官,而且职责十分重要,是个建功立业的好官位。
  但是凉州苦寒之地,武威郡可是比金城更加荒凉的地方。
  阎行一口应下,但是内心其实有喜有忧。
  张绣可不管阎行是什么心情,见他一口应下十分满意。随即又说道:“西域都护,可以有二万精兵。你现在麾下步军有八九千人,就从韩遂的降兵之中,精选一万多人。步骑参半。”
  “诺。”阎行又是一声应诺。
  然后,张绣交代了阎行一些事情之后,便让他下去整顿兵马了。等韩遂、马腾的人头,或者身体一到,他就该启程前往武威郡了。
  待到下午,张绣召集了麾下的大谋臣们,准备过问一下,金城内的情况。人员刚刚到齐,便见一名亲兵匆匆从外走了进来,禀报道:“明公。探马来报。马腾拥兵一万余人,据守细水城。”
  “喔。”包括张绣在内,几乎所有在座的人都是脸色一动,随即浮现出少许笑容。
  “明公。细水距离金城只有数十里之遥。马腾屯兵在细水,简直是蔑视明公。我愿意一支兵马,将马腾击杀,献上头颅。”蔡瑁勃然作色,振袖行礼道。脸上露出殷殷期盼之色。
  张绣无奈,他的小舅子彻底飘了。
  日常拍马屁,出谋划策,做使臣,现在想要领兵出征了。这头可不能开,开了就不好回头了。
  而且.....
  “德珪,稍安勿躁。马腾不需要劳师远征,若我不出所料。马腾的使臣,在天黑之前,便会来到金城。”
  张绣呵呵一笑道。
  虽说张绣没有取笑的意思,但是蔡瑁的脸色微微一红。是这样的吗?但是他也很费解。
  为什么马腾的使臣,回来到金城?
  他是要投降,还是要讲和?讲和是不可能了,那肯定是投降。
  为什么他在金城不投降,而是去了细水之后才投降呢?
  “明公料事如神,必然不差。只是我才智愚钝,十分费解。还请明公指点迷津。”蔡瑁一边拍马屁,一边老老实实的请教道。
  张绣却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自己的谋士们,在场恐怕也就蔡瑁不知道了。
  张绣的眸光落在了法正的身上,说道:“孝直你说。”
  法正有些无奈,这不是打脸吗?但既然张绣让他说,他便也无奈拱手说道:“马腾在昨晚上,领兵出走。要是坚决抵抗的话,必走武威郡。但他却去了细水,细水距离金城只有数十里,大军转瞬即至。他去了细水,就是坐以待毙。”
  “马腾必然是不打算抵抗,而是准备【据城投降】。”
  蔡瑁也不笨,稍微一点拨就明白了。
  “原来如此。昨晚上马腾如果请降,那么是势穷力尽,狼狈不堪。但是去了细水据守城池投降,则显得从容不迫。还有明示大司马。他本来是可以去武威郡继续抵抗的,但却没有去。”
  蔡瑁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
  随即他看了看法正那张年轻的过分的脸,又转头看了看众人,对自己的智商,感觉到有些担心。
  在这里我是不是最蠢的那一个?
  马腾根本不用打,我却兴冲冲的请命去剿灭马腾.......
  张绣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马腾相对忠厚,没有这么多的思量、智力。多半是杨阜教他。而这个使臣,估摸着也是杨阜。诸位就在这里稍座,与我等他一等。”
  “诺。”
  众人齐齐应诺了一声。
  张绣等人的预料都没错。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在太阳即将下山,天色将要步入黑夜的时候。杨阜才姗姗来迟。
  书房内。
  张绣端坐在主座上,脸上带着少许笑容。谋臣们分别坐在两侧。一袭宽大白袍的杨阜,从容从外走了进来,对张绣躬身行礼道:“天水冀城人杨阜,见过大司马明公。”
  张绣大笑道:“凉州刺史,你可真是姗姗来迟了。”
  杨阜愕然。
  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