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壮年黄忠
作者:十十    更新:2022-06-04 19:29
  张绣横枪立马,听了对方的回答之后,笑着对典韦说道:“孙坚不与我斗将,却要与我对阵。”
  “这是要以他之长,攻我之短,好算计。”
  “请将军点兵。”典韦只有这么硬邦邦的一句话。
  张绣斗将当然是强项,大兵掩杀也不差啊。不管是在凉州,还是与丁原并州兵对阵之中,张绣都不曾输过。
  但是张绣这一次却摇头笑道:“这一次,却不让孙坚如意了。”
  “既然孙坚不愿意斗将,那我便也不强求了。让他明天鼓噪攻城吧。”张绣抬起头来,对着孙坚军阵一声大笑,然后便勒马驰骋回到了洛阳城中。
  入城之后,张绣将大枪扔给了亲兵,然后上了城头见董卓。
  “董公。那孙坚不愿意斗将,让您与诸公(百官)白来了一趟。”张绣笑着躬身行礼道。
  “大郎说的什么话,那孙坚闭而不战,实在孬种。我们看了也是大涨士气,哪里是白来一趟。”
  董卓哈哈一笑,说道。
  随即,董卓便率领众人一起离开了城池,回去了城中。
  其实这一场,双方算是旗鼓相当。
  孙坚没有答应斗将,但是张绣也没有答应五千精兵对阵。
  但这很奇怪。
  若人生若卒,一路走来,谁曾见张绣后退半步?敢打敢杀,所向必然先登陷阵,虎步无敌。
  在场的公卿百官,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当然不知道,张绣已经让刘表、李肃南下了。张绣已经是胜券在握。
  若孙坚敢斗将,张绣有信心有几率将孙坚刺于枪下。
  若是出城鏖战,折损兵马算谁的?
  张绣麾下的一二万精兵,可也是耗费了精力整合起来了,白白损失在了与孙坚不必要的交锋之中,岂不是可惜?
  张绣与典韦回到了骠骑将军府之后,在前院卸甲。并让典韦下去休息,自己则进入了后宅见何太后、唐妃。
  “将军可回来了。”何太后听闻了消息之后,呼唤了一声唐妃,二女一起穿着华丽的衣裳出来迎接。
  张绣面上一紧,连忙上前抱住何太后,抚摸着她渐渐隆起的肚皮,说道:“小心着点,莫要伤了孩儿。”
  何太后吃吃一笑。
  一番温存之后,张绣让服侍的大妈去烧水,沐浴更衣了一番。这一次策马飞奔往返,当真是风尘仆仆。
  还是唐妃、何太后亲自服侍的张绣,三人有一番不可描述的情趣。
  待完事之后,又是一番温存。张绣问了一番何太后的情况,很是关怀备至。当然旁边的唐妃,少不得也关怀了一番。
  张绣对待亲近之人,向来宽厚,更别说是自己女人了。
  ..........
  南阳郡。
  乃是光武皇帝刘秀的故乡,因而被称为“帝乡”。历来受到了今汉皇帝的优容照顾。
  在鼎盛时期,光南阳一郡,便有一百多万户,数百万人口。当然,黄巾之乱后,南阳郡也破败了。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阳郡仍然是天下一等一人口富足的郡。
  孙坚北上讨伐董卓的时候,先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后来又杀了南阳郡守。目前整个荆州已经大乱。
  而袁术屯兵的鲁阳,也是属于南阳郡下属的一座大城。并且袁术已经派遣了官员,控制了各县,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南阳郡。
  袁术控制了南阳郡之后也没闲着,一边调度各县粮草,供应给孙坚、曹操使用。
  一边招募新兵,积极扩增势力。
  现在的袁术还没有历史上后来的袁术一般的嚣张跋扈,昏暗无能。他知道要成大事,需要人才。
  于是他坐镇南阳的时候,屡次下令,求取贤才。
  因为袁氏是四世三公的名声,倒也有很多人才投奔袁术,一时间袁术的名声可与袁绍争锋。
  这日下午。鲁阳城中袁术的府邸,书房内。
  袁术正在认真观看公文,这篇公文是详细的整理了一番南阳郡的黄金、白银、铜钱、布帛、粮食、人口、盐铁等等物资的,详细报表。
  “南阳。天下第一郡,果然名不虚传。我得南阳,与我那愚兄一比,却也占了先机。”
  袁术看了之后,内心一片火热。放下手中竹简,露出了一抹冷笑。
  他与袁绍一向疏远,如今天下大乱,袁绍生出了窃国之心,他当然也是一样。自然将袁绍视为竞争对手。
  “哒哒哒。”
  就在这时,袁术帐下主簿李书,从外走了进来,一脸喜色道:“主公,大喜啊。”
  “何喜之有?”袁术心情愉快,不由笑着问道。
  这李书乃是汝南人,与袁术是同乡。生的俊美,与袁术从小就认识,乃是袁术的心腹。
  袁术也知道李书贪财好色,但却十分优容李书。
  而这李书其实也有个优点,对袁术忠心耿耿。
  “主公不是在招兵买马吗?有个舞阴人叫黄忠字汉升的人来投奔。此人力能扛鼎,善于骑射,百步开外,能射中铜钱的中间方孔,真乃大将也。”
  李书一脸喜色道。
  “有这等事?”袁术既惊又喜的站起道。
  “嗯。”李书重重点头,喜上眉梢。
  袁术想了一下,立刻说道:“立刻将此人带来府中校场,我要亲自看看他的武艺。”
  “诺。”李书轰然应诺了一声,立刻转身下去了。不久后,袁术更换了一套衣服,来到了校场前的廊下跪坐下来。
  “主公,这位就是黄忠,黄汉升。”
  “汉升,这位就是我家主公,后将军袁公。”
  李书立在廊下,面对袁术,身边站着一位面若方石,五官犹如刀削一般坚硬的强壮男子。
  正是黄忠。
  “袁公。”黄忠躬身一礼,身如熊虎,声如洪钟。
  “好。真是好气势。”袁术也颇有阅历,一见黄忠便觉得此人不凡,不由愈发欣喜道。
  欣喜之后,袁术冷静了下来。对黄忠说道:“听闻汉升你,力能扛鼎。那边有一块五百斤重的大方石,你可能扛起来?”
  黄忠闻言看了一眼那块凹凸不平的方形石头,躬身一礼道:“能。”说罢了,黄忠便将衣襟往腰带里一塞,来到了这块巨大的方石面前,先是一阵呼吸运气,然后腰部一沉,双手用力抓住方形石头。
  他的呼吸不乱,但是面上却浮现出红光,而后一点点的先将方石抓起,再豁然举过头顶,顶了片刻之后,将方石一扔便也完事了。
  再看他面色,除了微红之外,呼吸丝毫不乱。
  “好,真是好壮士啊。”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袁术亲眼看见黄忠发威,仍然觉得惊喜。然后,袁术又让黄忠用大弓射箭,在百步开外悬挂一枚铜钱。
  黄忠眸如鹰眼,开弓搭箭,弓弦震荡之中,箭矢犹如闪电一般射出,正中铜钱钱眼。
  “好,好。真是壮士啊。”袁术又是抚掌一笑。然后想了一下之后,对黄忠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之色。说道:“汉升。你人才了得。我赐你五十斤,给你三千兵马,授予你校尉之职,你可愿意?”
  “多谢主公。”黄忠处变不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少许喜色,拜谢道。
  黄忠家也是世代寒门,空有绝世武艺,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三四十岁的人了,却还是一个白身(没官职)。
  今次天下诸侯讨伐董卓,袁术就屯兵在鲁阳。刚开始黄忠也不在意,后来听闻孙坚击败了吕布,杀入洛阳之后,他便也心动起来。
  他先打听了一番,得知主簿李书乃是袁术心腹,他便上门试试,没想到真的得了个门路。
  别说是做校尉,领兵三千,赏赐五十金了。
  便是不给赏赐,让他做一个别部司马,领兵一千人,他都欢喜的紧了。
  袁术也算有手段,在赏赐了黄忠之后,也对李书说道:“主簿。你举荐有功,赐你一百黄金。你领着汉升,去城中的府库、军营。挑选三千人马,拨给军需,粮秣。”
  “汉升,我再拨给你一百老卒,供给你使用。”最后,袁术抬头对黄忠和颜悦色道。
  “诺。”李书轰然应诺道,一脸喜色。他素来贪财,一百黄金已经很多了。
  “多谢主公。”黄忠也是拜谢道。
  这初一看,袁术真“雄主”也,黄忠觉得这一次投奔对了。
  之后,李书与黄忠一起下去,李书对黄忠的事情十分的上心,帮着忙前忙后,在天黑之前,将事情办妥。
  黄忠领了三千人马,去了城外安营扎寨。而且黄忠人活了三十四年,颇有眼色。
  他知道李书为人贪财,便也将自己得到的五十黄金,转送给了李书。
  这让李书大喜过望之余,对黄忠更是刮目相看。 二人交了个朋友。
  送走了黄忠之后,李书回到了鲁阳城中的府邸内,先小心将得到的黄金送去府库内收好,然后就着小酒用了晚膳,正准备去宠爱的小妾我房内扑腾。门外有仆役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大人。门外有自称是大人同族的人求见。”
  “我的同族?”
  李书心中一奇,汝南李氏不是高门大族,但却也是望族(人口多),他的族人多的他都记不清楚谁是谁。
  而且黄巾之乱的时候,李氏族人为了躲避战乱,四散而逃了,都已经有好多年了。
  “请进来。”李书整理了一下衣衫,说道。
  “诺。”
  仆役应诺了一声下去了。
  这个时代很重视同乡的,就算是同州人也需要礼敬。更何况是同族?
  李书需得好好款待这位同族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