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五章 开挖!
作者:顾屈    更新:2022-11-04 03:22
  发现被盗的是夫人墓,而不是主墓,这自然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
  但是,随着社科院考古所负责对M1号主墓进行勘探后,情况却有些令人担忧了。
  陈翰在封土顶端,发现了多个盗洞。
  这些盗洞并非是现代留下的盗洞,而是古代的盗洞。
  光从外表上看,已经没有盗洞的痕迹了,早就被回填了起来。
  但是通过洛阳铲的土层勘探,就可以发现这些盗洞的填土和封土并非是同样的土层,也就是是回填的土。
  如此,就可以确定主墓曾经也已经受到过盗墓贼光顾,而且还不止一次。
  这似乎才是正常的情况。
  都说汉墓十室九空。
  为什么有这個说法?
  就是因为汉代的墓喜欢留很大的封土。
  封土这玩意,就是一个个的土丘。
  如果去陕西那边逛一圈,会发现到处都能看到一个个孤零零,或者两座两座的土丘,立在平原上。
  非常的醒目!
  而这些土丘,就是汉代贵族的封土。
  每一个土丘,都代表着下面至少埋着一位关内侯以上级别的汉代贵族。
  正是因为汉墓如此醒目的特点。
  盗墓贼都不需要什么罗盘,什么盗墓口诀、历史文献辅助。
  只需要专门找这些封土。
  每一个高大的封土,就代表一座汉墓。
  所以,汉墓才会留下十室九空这句话。
  这座墩墩山汉墓群,也同样如此。
  M2号墓被新盗了,甚至可能也不是第一次被盗。
  这座M2号主墓,更是在古代就遭受了多次盗墓。
  负责M2号墓勘探的南昌考古所,也很快在封土上,发现了多处盗洞的痕迹。
  这些盗洞的时间跨度,前后长达千年。
  也就是说,这两座墓在一千年间,多次被盗掘过。
  这让原本恢复了几分喜色的考古队,又再次郁闷了起来。
  汉墓十室九空的阴云,再次密布他们的头顶。
  但是,被盗了也没办法。
  而且还是千年前就被盗了,连盗墓团伙都没地方追究了。
  该干啥还是得继续干。
  既然确定M1号主墓也被盗了。
  那考古队当然是选择先抢救性发掘M1号墓,也就是海昏侯墓了。
  很简单的道理,这座墓更加重量级。
  而且M2号墓的主墓室大家已经进去过了,里头干干净净,重要文物已经被盗走了。
  所以还是M1号墓,更关键一些。
  连续开了好几场会议之后,三家考古所一致决定,正式开始对M1号主墓的发掘工作。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陈翰到达南昌半年后了。
  “M1号墓的封土高约七米,呈覆斗状,与M2共建于墩墩山顶,东西并列,属于同墓异穴合葬墓。”
  “封土下有方形大型夯土基座,一共两层,其中下层基座和M2墓共用。”
  “这说明两座墓是一起建造的。”
  “M1号墓坐北朝南,平面呈现出“甲”字型,是标准的汉代墓葬样式。”
  “目前墓室口已经确定了,南北长17.2米,东西宽约17.7米,深约8米。”
  “墓道也已经确定位置了,墓道南北长15.65-16.17米,东西宽5.92-7.22米。”
  “这座墓的实际墓内总面积,应该是在400平方米左右。”
  一系列通过考古勘探而得出的数据,在众人的手上传阅。
  不得不说,洛阳铲这玩意是确实好用。
  怪不得会成为考古与盗墓指定工具。
  哪怕在现代各种科技考古设备层出的情况下,洛阳铲依旧是考古学家人手必备,必须要学会的东西。
  只是用洛阳铲在墩墩山上打了一堆探洞,在不正式开挖的情况下,整座墓的内部大小、墓道等关键信息,就已经掌握的七七八八了。
  也难怪盗墓贼从古至今都这么猖獗呢。
  学会了怎么使用洛阳铲后,想要找墓葬位置,是真的不难,就是费点功夫的事情而已。
  “开挖开挖!”
  庄云鹏十分有活力的高举铲子,大声欢呼。
  在墩墩山打了半年探洞了,这回终于是可以正式开始挖墓道,进入墓室进行考古发掘了。
  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情绪都是比较振奋的。
  因为临近秋冬季节了,在正式开挖前,大家先花了两天的时间,给墓葬上方搭了个保护棚。
  之后,二十多位考古工作者,再加上一百多名从附近乡村请来的村民,便正式开始了墓道的发掘工作。
  这座大幕的墓道一点都不短,足足有16米,而且宽度都在五到七米。
  毫不客气的说,这是陈翰挖过的墓葬中,不能算是墓道最长的,但是绝对是最宽的。
  从墓道的宽度,也可以看得出来,这座墓绝对不简单。
  最宽处七米,最窄处也将近六米。
  这说明什么?
  说明也许有宽度超过五米以上的大件随葬品需要下葬,才会挖如此宽的墓!
  当然,稍微想一想,陈翰也就想到了是什么随葬品了。
  车马!
  而且是真正能够驾驶、使用的车马!
  也许就是海昏侯生前曾经常用的座驾!
  而且,不是以车马器零件的形式下葬的,而是直接将一整辆车“开”进墓室里,才会挖这么宽的墓道!
  当然,这只是陈翰的一个猜测而已。
  也许,墓道这么宽只是因为要运送墓主人的棺椁,没有其他原因也说不定。
  作为列侯,棺椁至少也是五重棺。
  五重棺,一般来说宽度都能有个五米左右的。
  南越王赵胡的棺椁是个特殊情况。
  像在中原发掘的诸侯王或者列侯墓,不管是那位鼎鼎大名的辛追夫人(她是列侯夫人),还是汉武帝的弟弟们。
  他们的棺椁,整个宽度都在五米以上,达到五米一、五米二左右。
  这样一幅棺椁,那肯定要挖一条宽度在六米左右的墓道,才可以将棺椁运进去。
  “不知道会不会有黄肠题凑啊。”正在挖掘墓道的林雅,有些期待的说道。
  “不太可能。”陈翰摇了摇头:“黄肠题凑在汉代是帝、后才能享用的丧葬规格。”
  “虽然说,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汉墓来看,汉朝的诸侯王普遍使用了黄肠题凑,就连因涉嫌谋逆自尽的广陵厉王刘胥及其王后也使用了。”
  “但是到列侯这一级别,那肯定就不能使用黄肠题凑了。”
  “就算这座墓的墓主人是初代海昏侯刘贺,就算他曾经是诸侯王,但是他去世时的身份,只是海昏侯,那就不可能使用黄肠题凑的。”
  “倒是可以期待一下,会不会有真车马陪葬坑!”
  “在长江以南的地域,还没有发掘过汉代的真·车马陪葬坑呢!”
  “以海昏侯曾经当过诸侯王,又短暂做过皇帝的人生经历来看,他是绝对有那个尊贵的地位,去陪葬真车马坑的。”
  “反正这在汉代陪葬车马坑没有硬性规定!”